池 顺 良 的 博 客 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池顺良

博文

按标题搜索
小中见大--看应变固体潮汐强各向异性响应现象的发现
热度 5 2013-8-29 14:28
固体潮是固体地球在日、月引潮力作用下产生的周期形变现象。根据已知地球模型直接解算出理论固体潮值,同固体潮的观测值比较,可进一步阐明地球内部结构和物理性质。 地球科学家利用重力固体潮的精密观测数据,对地球的内部结构、滞弹性性质及其对地球在空间运动的影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可观测到的地球固体潮现象主 ...
个人分类: 钻孔应变仪地震前兆观测技术|10083 次阅读|13 个评论 热度 5
4月16-19日芦山地震应变异常是临震前兆而非施工干扰
热度 6 2013-7-15 22:31
芦山地震前,从4月16日到19日,离芦山最近的姑咱地震台的YRY-4型四分量钻孔应变仪,记录到 多 次幅度达到十倍固体潮幅的张性应变阶跃 异常变化。这是该台观测到汶川地震相关异常变化 以来,记录到的最大异常变化。异常结束15小时后,芦山地震爆发 。(图1) 姑咱台有正常应变变化背景 ...
个人分类: 钻孔应变仪地震前兆观测技术|11755 次阅读|9 个评论 热度 6
如果反氢原子向上落,“万有引力”就要更名了……
2013-5-31 11:38
物理学发现了支配物质世界的4种基本相互作用(引力作用、电磁作用、强作用和弱作用),爱因斯坦力图将4种作用统一,未能如愿。爱 因斯坦 逝世十多年后,弱-电统一实现了,格拉肖、温伯格、萨拉姆共享了197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人们相信强作用可用类似方法统一进来而得到“大统一理论”。但格拉肖并不这样看,他说 ...
个人分类: 宇宙学|5728 次阅读|没有评论
芦山强震的孕震及临震应变异常(下)
热度 2 2013-5-9 01:04
――芦山地震应变异常的特点 3 对姑咱台芦山地震应变异常性质的认识 3.1 姑咱台应变异常与芦山地震在空间与时间上相关 姑咱台距芦山地震震中约 70 千米。对位于同一断裂带上发生的汶川强震,姑咱台记录下了汶川强震孕育过程中的异常应变变化,能记录到更近的芦山强震的 ...
个人分类: 钻孔应变仪地震前兆观测技术|6236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2
芦山强震的孕震及临震应变异常(中)
2013-5-9 00:51
芦山地震比汶川地震距姑咱台更近,既记录到了地震发生 5 个月前, 3 个月的“潮汐畸变”异常,也记录到了震前 4 天中发生的幅度很大的临震应变异常。 汶川地震 4 年后的 2012 年,姑咱台的固体潮记录已逐渐恢复到光滑、规则的形态,但从 9 月开始,又不时出现 “ 脉冲异常 ” 和 “ 潮汐畸 ...
个人分类: 钻孔应变仪地震前兆观测技术|5502 次阅读|没有评论
芦山强震的孕震及临震应变异常(上)
热度 3 2013-5-9 00:34
姑咱台的钻孔应变观测资料回顾 钻孔应变(应力)观测技术是近十年才逐渐发展完善起来的地学观测技术。 2004 年,中国地震局确定在 “ 十五数字地震观测网络 ” 工程中列入分量钻孔应变仪前兆分项。 2007 年,全国布设的 40 套高分辨率 YRY 四分量钻孔应变仪投入地震监测工作。至今已积累了 ...
个人分类: 钻孔应变仪地震前兆观测技术|7489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3
对芦山地震前兆的补充说明
热度 5 2013-5-3 13:33
这篇是对【 汶川、芦山强震都有前兆,强震预报路在脚下】( 《科技导报》 “ 芦山地震特刊 ” ) 一文的 补充说明和几幅图片 (1) 姑咱台仪器是 2006 年 10 月 28 日安装的,离汶川地震仅 1 年 7 个月。强震孕育周期长达数百年,仪器安装时离强震发生已非常邻近。如果仪 ...
个人分类: 钻孔应变仪地震前兆观测技术|6135 次阅读|12 个评论 热度 5
对网友zxtgm001质疑的回复
热度 6 2013-1-6 18:19
很高兴看到你对 “引力以光速传播观测证据” 这项工作的质疑。你在你的博文“ 详解通过太阳固体潮测定引力传播速度方法中的错误”中详细谈了你的观点,这就为认真的讨论开启了窗口。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6aa6cba0101byhu.html 你的博文中的主要论点有两条:一是真位置和视位置在 ...
个人分类: 宇宙学|6779 次阅读|29 个评论 热度 6
对嵇少丞教授质疑的感谢及回复
热度 17 2012-12-29 14:48
中新社 12 月 26 日 报道, 经过 10 多年的持续探索,中国科学家在世界上成功获得 “ 引力场以光速传播 ” 的第一个观测证据以后, 嵇少丞教授立即在科学网上贴出了“引力场以光速传播?”博文 。 嵇少丞教授首先指出:“ 如果这 ...
个人分类: 宇宙学|8875 次阅读|28 个评论 热度 17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0 17: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