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你一起的神经外科远帆医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远帆 一路走来,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

博文

我和施一公教授接触的二三事 精选

已有 33488 次阅读 2009-1-27 15:46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施一公, 清华, 生物系, 协和

    今天因为学籍归属问题再起争议,清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搬往协和医学院未能按计划执行,我在宿舍守着大大小小零乱的纸箱百无聊赖。忽然进门的同学不慎碰倒一个箱子,收藏已久的一卷报纸《荷风》滚落出来,那期头版正是我拍摄的一张施一公教授给本科生作报告的照片。还记得那一晚,风雨交加,三教的大教室依然坐满了热切的同学们,在谈话中分享他对事业的执着,感动于他坚韧不拔的意志。虽然没有直接上过他的课,但这两年多几次机缘巧合的接触,都让我对他叹服。他不一定记得我的名字,但一公教授对我影响很深,让我坚持自己想走的路。
 
 
 
 
 
 
 
 
 
 
 
    外人看施一公教授,看到的是作为“杰出生物学家”,“某某学者”,“获Ivring Sigal青年奖”的他,而在我这个在清华上学的学生眼中,他就是我们系“很牛的大师兄”。还记得今年夏天和几个同学从生物系走出来,看到施一公和颜宁学姐/教授(清华的同学也不清楚叫学姐好还是叫教授好,只听他们实验室的同学说大家叫她“小师傅”)两人从学生食堂走出来,一人捧着一个甜筒冰淇凌边舔边走回医学楼。我们几个同学站得老远以“注目礼”的方式目送他们,后来一同学恍然大悟:“原来施一公也啃甜筒冰淇淋啊!”大家笑了,是啊,做Researcher只不过是他的职业罢了,业余时间他也就和我们每个普通人一样,是老师,是家庭的支柱,是一个参加小学生家长会的家长。而可贵的是,他在研究之余,在清华为学生做了不少事,我有幸见证其中二三,让我钦佩,让我感动。
 
 
 
 
 
    说来挺巧,我还清晰记得考进清华大学之后听的第一次报告是就施教授的学术报告。那是正式开学上课前一天的晚上,偶然看到宿舍楼贴的学术讲座海报上说报告人是清华生物系毕业生,我很感兴趣20年前的毕业生在做些什么便兴冲冲地去了。至于通知上讲的“普林斯顿教授”——这学校名我听过——但究竟代表什么,刚从高中走出的我并不知晓。时隔两年半,学术报告的内容除了一个Smac蛋白的名字之外我已记不清楚,但每每让我回想起来是都激动一番的是,报告结束后我“初生牛犊不怕虎”,第一个用英文向他提问,大意说:“一公教授,我是刚毕业的高中生,您说的科学研究我一丁点儿也没听懂(他笑了),但您刚才在讲座最后直陈了国内大学生教育和科研体制的很多弊端。而我是临床医学8年制的学生,还得长期面对国内的环境,该怎样克服呢?”他回答说的确国内的学术环境不能令人满意,一方面要向好的老师学习,与优秀的清华同学相互鼓励;另一方面每个人都有一份小小的力量来改善环境,需要的时候一定挺身而出,连自己都不肯站出来说抱怨别人是没有意义的。事实上,尽自己所能改变环境带来新风气正是他回国之后践行的,而我也一直记着他这句话,并尽己所能。
 
 
 
 
 
    第二次和他的近距离接触是大二和马丁同学一同作为清华生物系系刊《荷风》主编期间,大约在2008年春我们发邮件给刚刚回国工作的施教授想请他接受我们采访,和生物系的同学谈谈自己的经历并与同学们交流。他很快回复我们:“I’ll be more than happy to meet you!”只是那段时间临近期中考试,保持对考试过于重视的清华“传统毛病”的我们把采访日期约在了两周以后。可就在原定日期的几天前,我们看到科学网上面登出了专业记者对他采访记录,大家心里没底,他工作那么忙还会再接受一次我们这种小打小闹的系级学生报纸采访么?
 
 
 
 
 
    硬着头皮按约定的时间敲开房间门,施教授向我们一群“小记者”问好,又说:“哗,来了这么多同学啊,你们把编辑部都搬过来啦!”我们赶紧解释因为大家都想来亲自和施教授交流交流,打搅教授工作了。“没关系,对培养本科生我是有时间和耐心的,办公室坐不下我们去二楼大厅坐地下聊。”开头的第一个问题便是我们写好的采访海龟的常规话题“回国”,出人意料,施教授说,其实毕业出国时和那个年代的青年人一样没有想过还要回来,回国也没有什么特别“伟大”的动机,只是在美国做学生和工作时遇到的一次次小事冲击着内心最朴素的情感,最终慢慢形成了这个决定。讲起往事来话匣子打开了,发现原本准备的问题根本用不上,施教授和我们即兴讲了求学时的酸甜苦辣。聊他上大学时敬重的父亲因人为事故不幸过早离开对他的打击,也聊起美国求学时因为美国轰炸我驻南联盟大使馆而激起的热血争夺战,当然作为科学家他讲得更多是他对国内科学研究前景的看法和独到见解,以及对自己的师弟师妹们的建议和殷切希望。采访他的一个多小时里,我见到的并不是那个见诸报端的施一公教授,而是我们的施一公学长,他和我们每个人都一样,都困惑过,都抱怨过,都失望过,都曾经不想再干这一行了,甚至还差点接手管理餐馆,但他身上有股坚韧不拔的力量,当他最终下定决心在生命科学的路上走下去,他便以非凡的意志坚持下去。
 
 
 
 
 
清华生物系系刊《荷风》的小记者在采访施一公教授   
 
 
   
 
 
 
 
    后来我们编辑部文笔最好的小记者施文同学根据录音撰写了稿件,发表在系刊《荷风》的首页上。如果说他接受科学时报采访是与关心他的科学界和社会大众交流,那么和我们交谈的内容就是与自己师弟师妹毫无隔阂的亲切交谈。关于国内学术界一些不大令人满意的现象,我估计他只愿意和我们这些年轻人谈,因为将文章给施教授过目之后,大家看得出他把几句谈到科研软环境时带有锋芒的话改掉了。当然发行之后果不出所料,文章大受同学欢迎,又配上他给学生讲座的照片做封面,连系里老师们都赞赏有加。于是我们“得寸进尺”,邀请施一公教授作为系刊的顾问时常和生物系同学交流,他不仅答应了,在之后也做到了。
 
 
 
 
 
    科学家也同样需要社会责任感。那一次是几个月后的汶川大地震,举国哀悼。没过几天系里的老师就自发组织起来为地震灾区捐款,生物系公告栏上能看到老师同学捐款的情况,施一公捐出最多,不过让我吃惊是唯独他的捐款数额不是整十整百,而是小数点后面还带着一位数。钱多少没有关系,但是我猜得出他当时是把抽屉里能找到的钱都捐出去了,最后那几元几角也带着真情啊!前段时间有人说他回国还保留美国国籍是否谈得上爱国,这问题太深奥我想不清楚,毕竟自己有亲戚加入美籍时是被作为老革命的爷爷骂过“投敌叛国”的。但后来大地震时亲戚和当地华人一起通过中国驻美使馆捐给灾区,得到使馆赞扬,老革命爷爷听到也慢慢能够理解。我想,如果中国也像其他主要国家一样允许双重国籍,那么更多华人肯定愿意进入美国主流社会的同时保留自己的中国国籍。
 
 
 
 
 
    最后一次也是清华生物系几年来最让我感动的一次。生物系的本科教学计划多少年来一直存在问题,究竟如何改革,却存在不同意见。我们系刊《荷风》专门以接连两期专版的方式请毕业生和各年级同学参与讨论,引起关注和思考,最后我们想请顾问施一公教授给同学们写一点他的看法。没想到上门一谈,不谋而合,他说:“我一直希望对研究生教学作出改革,倒是你们本科生先找上门来,很好,但还不够!”让我兴奋的是,他说本科生教学改革需要得到全体老师的理解和支持,建议我们搞一次仿照国外大学的“系内教学师生研讨会”。一不做二不休,施教授马上给生物系主管教学的张荣庆老师打电话沟通此事,意见也得到了张老师的认可,于是两位老师负责联系全系教师,我们负责张贴海报联系学生代表参与讨论。
 
 
 
 
 
    没想到的是请学生代表的事遇到不小困难,低年级同学特别积极踊跃,听说两位教授牵头联系了系里多数老师,都想和大教授们面对面聊聊自己的想法和困惑;高年级的同学们一路走来最有体会和感悟,却格外低调,说有点“怕”老师,很多人担心讲到课程的弊端会影响和老师的关系。这种在国外司空见惯的师生教学研讨会在国内却很少有先例,大家从小到大习惯被老师教育却不习惯给老师提建议,心里都没底,客观上大家对言论环境也没有十足的信心。而我想,召集老师肯定也会遇到同样的情况,我们系不乏备课认认真真上课兢兢业业的老师,但也有每两周飞回北京一次连上四堂课的老师,不乏年年更新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老师,但也有只用一纸90%考题来自陈年试卷的期末考试评价学生的老师。对老师高要求,就需要一些老师额外付出,必然影响到一些既得利益;而降低课程要求,又有点耽误清华的学生,调整课程设置更是牵扯一大堆,总之多方利益很难调节。施教授支持这件事完全是志愿的,他和张荣庆老师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清华生物系同学在系刊《荷风》上讨论本科生教学  
 
 
 
 
 
 
 
    到了研讨会当天,施一公教授来得非常早,看到我们布置的会场还是传统的——老师坐第一排讲,同学在后面听的形式,说“这样不好,我们要面对面对等交流。”说着就自己先动手搬桌子。我们见状赶紧帮忙一起把桌子摆成会谈式的两排,让老师们坐在左边一排学生在右边一排后面。那天我们谈了很多关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具体教学方法、老师的期望和学生之间的困惑,达成的共识也颇让人兴奋。后来这学期我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交换,发现国外学生的确更加积极踊跃参加这种活动,提建议也更自由开放,但是不管怎么说清华大学生物系的老师有这样的自信、魄力和诚恳的态度来面对学生,听取学生的意见建议,这在国内绝不是轻易办到的,肯定是开了国内的先河。而且我相信随着同学对这种面对面交流方式的认可和信任,会更加积极和更有建设性,以后的本科生也会因此受益。这一回,生物系的老师着实感动了我一把,让我对她的将来充满信心,这和施一公老师、张荣庆老师以及其他敢于吃螃蟹的老师和同学们十分不开的,也教我越来越信奉开学第一天前施教授答复我的话:
 
 
    每个人都有一份小小的力量来改善环境,我们不能总气定神闲坐在那里抱怨为什么没有别人站出来做点什么。
 
 
 
 
 
    作为协和学生在清华园的两年半的学习已经结束,清华园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精彩的课程,丰富的校园生活,更重要是名家大师对我们的熏陶。我们会不负清华老师们的厚望,在医学科学的路上稳稳前行,看施一公,他整整20年前入学时,不也就是清华园里和我们一样的孩子嘛!
 
 
 
 
 
                                                                                                     于北京至广州航班
 
 


 

附:清华生物系系刊(生命学院院刊)《荷风》关于课程改革的相关报道

 


 

生物系系刊《荷风》第25期_2008年5月(封面:施一公)resize.pdf

生物系系刊《荷风》第26期2008.6.pdf

生物系系刊《荷风》第27期_新生手册resize.pdf

生物系系刊《荷风》第28期resize.pdf


其他

 

生物系系刊《荷风》第23期(封面:孟安明院士)resize.pdf

生物系系刊《荷风》第24期2008.3(封面:水立方志愿者)缩小版.pdf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640-211835.html

上一篇:在纽约参观犹太学校的触动,值得学习。
下一篇:图说北美交流学习点滴
收藏 IP: 124.205.240.*| 热度|

24 张玉秀 汪梦雅 孙崇然 刘胜强 张士伟 武夷山 唐凌峰 王晓明 王桂颖 陈小斌 曹聪 寸玉鹏 赵美娣 李宁 唐小卿 王力 孔万东 蓝劲松 武京治 wjjwhu ligang168168 kongwd gzyang zjuyxw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5: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