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秀齐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errylu1960 科普创作与出版为主线,兼谈时事、生活,愿与有识之士广泛交流

博文

从《流浪地球》谈起,议论一下关于科幻那点事儿

已有 3430 次阅读 2019-2-19 13:33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流浪地球, 观后感, 科幻评论

正月十五,夜里刚下过一场小雪,早上京城的天显得阴沉沉的,不知道能不能见到十五的太阳,还有那超级大月亮。不免心情有些压抑。还好,临近中午,天空放晴,心中便又充满了希望。

庆幸生活在太阳时代。地球正常转动,太阳不会发飙,我们能感受到日出日落的动人节律,当然,我也喜欢生活在四季分明的地方,能感受花开花落的美好。

一切的美好,都是大自然的馈赠。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未来,也许是非常遥远的未来,这一切都将被打破,没有永恒存在的事物。

地球早晚会被毁灭,人类也将面临灭绝,至于届时人类将如何应对,不是我等现在想考虑的事情。


但在科幻人的笔下,摄影机下,我们这个星球不知道已经被“毁灭”多少次了,人类的对策也是五花八门。

有关宇宙有关地球的科幻灾难片,一向比较吸引人的眼球,所谓负面的东西比那些歌颂美好的东西更能打动人,理由也许是,人们需要忧患意识。

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受到宗教的影响,也受到生活环境的熏陶。如果是我,宁愿平静接受随地球一起毁灭,成为宇宙中的一颗尘埃,也不愿意生活在暗无天日的地下,一生跟随地球在宇宙中流浪,有生之年看不到任何希望。我所接受的价值观,应该是敬畏自然,尊重宇宙运行的固有规律,不要轻易打破宇宙的平衡。

但俺也晓得,人类的求生存本能也是不会轻易湮灭的。

这大概是我在年初三的时候,在苏北看了《流浪地球》之后的第一感受。在被影片的特技制作,展现的超级宏大场面所震撼的同时,也为影片中所展现的悲惨地球以及地球人地狱般的生存场面所触动。

其实,在大刘的原著中并不是这样的。电影的改编力度相当大啊。

刘慈欣的中篇科幻小说《流浪地球》,只有两万多字,昨晚花了几十分钟在微信读书上看了,很喜欢,小说的描述没那么令人压抑,那时的地球人也没有那么惨。作者以主人公生存的年代为时间轴,描述了地球人为了躲避太阳爆发带来的毁灭性灾难,采用行星发动机等手段,带着地球远离太阳,飞向新的、适于围绕其生存的恒星——比邻星的几个阶段:刹车阶段,逃逸阶段,流浪阶段。原著一共四个章节,大刘在第三章特意加了“叛乱”这一章,揭示了制造“流浪地球”这一切“阴谋“的“地球派”们被唾弃,被判死刑的场面。然而,一切已经无可挽回......


满目疮痍,惨不忍睹的地球还值得人类留恋吗?

看了电影,也看了原著都是好作品。影片所获得的几十亿的票房也说明了问题。

我不想, 也没有能力对其中涉及科学性的东西做任何评价,专家们对其中违反科学规律的批评相信都是对的, 国外的哪个科幻大片不是充满了BUG和胡言乱语?

这部影片掀起的围绕一些科学知识点的讨论, 对科学传播本身是有积极意义的。 但是,作为科幻作品,也许并不需要对科学性负责,这会附加很多的限制,很难出吸引公众眼球的作品。

科学永远是小众的,公众看电影首先是满足娱乐,很少有人琢磨其中的科学合理性,太累了。就像大刘自己说的“公众更想看到冒险、爱情、正义、正义、感情”这些东西。“不该把科幻这个概念定得太死板,科幻就是要跳出条条框框”。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科幻这个东西。

在科普的圈子混了几十年,难免不关注科幻这个也带“科”字的东西。关于科幻到底姓“科”还是姓“文”,也一直在争论中,不会有结论。我的认识其实也一直也在变化。

上世纪90年代,科普热,也带动了科幻热,我们出版社也出了不少科幻作品,起先最深刻的感受是鱼龙混杂。曾经对其不削一顾。到现在还保留着20多年前出版的杜渐的《基因再造计划》《女娲王国探秘》,还有星河、杨鹏的科幻作品等,其实很多是没什么科学内容,只是以某个杜撰的“科学事件”为大背景,类似侦探、悬疑小说的性质。中国科幻刚起步时,其实很多也是类似舶来品。

许多写科幻的并不是理工科出身,像杜渐、杨鹏都是学中文的,文笔没的说,作品也很好。你如何要求文学家对科幻作品中的科学性负责任?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创作出有人看的“科幻作品”。这些作者想象力丰富,能写出我们这些写科普的一辈子也憋不出的科幻小说。其实我是很佩服他们的。

当然,写科幻的也有不小理工科出身的,如星河、刘慈欣。大科学家也写科幻,如两院院士潘家铮(见过一次),晚年还在进行科幻创作。在我们出版社出过名为《偷脑的贼》的短篇系列,我很喜欢,跟宋公子借了,看完了原想赖着不还,留作纪念,结果还是被要了回去,后来再想找也费点劲,作罢。

潘院士的作品算是比较硬的科幻,如通过大胆想象,预测人类破环环境等的严重后果。当然,从涉及的科学点来说,远远超出了他的专业范围,因此,也难免有人对其说三道四,对其作品中的科学性BUG进行针砭。大人物嘛,总是更多人关注,也必然要承受更多反面的批评。如今,潘院士已离开我们,但他作为科学家对中国科幻事业的贡献,我们不应忘记。

至于国外的科幻电影,也是看了无数,说他们是披着科幻外衣的灾难片也好,悬幻片、魔幻片也好,都不那么重要。反正定义是人下的,人和人的看法不同,喜好不同,还是要让市场说话。不过多涉及政治的评论也是自由的。

如果一部“科幻作品”能打动我们的心,改变我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引发我们哲学思考,它就是成功的。

我喜欢科幻,一直在关注中。崇拜阿西莫夫等科幻大家,大刘的《三体》等作品我都有,也读过一些。关于科幻,不只是这点事,有很多事,有我知道的,也有不知道的,相关的理论研究也不少,但不管怎样,我们对于科幻这样一个东西,应该抱有更宽容的态度。

祝贺《流浪地球》科幻大片的成功,也期待中国能有更多引发人们思考、更加震撼人心的科幻佳作。

技术不是问题,发挥无边的想象力才是关键。








 




科幻里的科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8991-1163036.html

上一篇:这个冬天,京城第一次下了一场正经的雪
下一篇:蜡梅花开了,迎春花也开了,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收藏 IP: 123.122.59.*| 热度|

4 蔡宁 武夷山 刘勇 罗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4: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