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天堂-Saraca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araca 靠近植物,贴近大自然,心情故事,点滴记录!

博文

通情达理话尊重

已有 3695 次阅读 2012-3-28 13:22 |个人分类:生活浪花|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科研, 孩子, 理解, 尊重, 通情达理

                                    孩子的解释-通情达理
      上周,孩子放学回来骄傲地说:“妈妈,你知道吗?今天老师让解释“通情达理”这个成语,我得了2个红勾勾!周围的同学都没答对,大家围着我的答案看。”
     “哦,真厉害!那说给妈妈听听,你是怎么解释的?”我很好奇,老师对一个成语解释怎么会连用两个勾呢?
     “能够理解别人的意思,尊重他人的意见。”小女一字一板认真地说。
     “哦,怪不得会得到两个勾!你的理解非常准确而简洁!一是理解,二是尊重,怪不得会让老师欣赏呢!要我的话,肯定没有你这样的总结能力。”听后觉得孩子对词语的把握与理解都非常到位,不由地赞叹道,小女也一脸的快乐和得意。
      接着,我又问:“小聪明,妈妈想知道你是怎么得来的解释啊?”
      “这还不简单?这个词对于我来说,太熟悉了。妈妈不是经常夸奖我通情达理吗?所以我就写下来了。”
      这一席话让我回想到对孩子的教育。大约从孩子1、2岁起,我就开始用“通情达理”这个词语对孩子进行鼓励和表扬,尤其是在向孩子摆事实,讲道理,说话算话时,孩子一般都听从大人的意见,不再哭闹。那时,我最喜欢的动作就是抱起孩子,亲一下她的小脸蛋,笑着说:“小兜兜真棒,小小年纪居然能如此通情达理,太棒了!”
      也许从小耳濡目染,亲身体会,8年过去了,小女对这个词的揣摩与理解也就日趋成熟,并有些力透纸背。我辈只能自叹佛如,若让我写它的解释,哪会有这般简洁与准确的表述?
     “你太厉害了,是不是一下子哗哗地就写出来了?”一激动,又开始问了。
     “哪有哇!人家可是想了15分钟才写出来的。”小女很认真地纠正道。
     “哦,原来如此。所以,写文章时,构思就很重要了。”
     “小兜兜,这件事情说明,我们的学习其实是从生活中来的,只要有心,生活里处处有学问。是不是?”我顺势启发道。
     “嗯,是啊。妈妈成天说我通情达理,我就慢慢理解了。”她也很赞同。
 
 
                                               也谈尊重
 
      翻了词典,通情达理是指说话和做事很讲道理。然而,孩子的解释换了一个说法,一是理解别人的意思,二是能尊重他人。我觉得这两点与词典解释的意思一样,与他人交往,语言上要能沟通,行动上要给与理性的支持,这就是尊重。其中,最难能可贵的就是“尊重”一词。想想看,当今社会,能做到尊重师长,尊重朋友,乃至尊重陌生人的有几个?反之,能以不同身份,得到不同的尊重之人又有几人?想来可悲,虽然身处传统礼仪文化之邦,然而短期内的飞速发展,几乎颠覆了千百年的文化沉淀。长辈、师辈、领导、父母等不能以身作则,又如何能赢来他人的尊重呢?也许,在大家的经济基础都厚实之后,又会开始回归心灵文明建设。   
      任何人,能得到别人的尊重,总是很高兴的。朋友在米国做了一年的访问学者,在实验室辛苦忙碌,早出晚归,尽显中国人的勤奋和执着,深得实验室米国老板的喜爱和尊重。老板也属勤奋型,常加班到深夜,每当离开办公室,路过朋友的实验室,总会走过来,真诚地说:谢谢你!朋友很感动,能感觉到老外的真诚和谢意,能感觉到理解和尊重,常常觉得温暖而有力。当朋友要回国,做完一年以来的实验工作总结,老板力肯朋友取得的成绩,真诚地说,朋友是上帝送给实验室的一个礼物!朋友说,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真诚的赞美!在国外实验室待一年,深刻地体会到做科研的快乐,解决科学问题的乐趣,这些都是在得到老板的支持和鼓励下的一种体验!
     朋友的话语间,传达的比较透彻的就是尊重,由于尊重自己,珍惜访问学者的机会,得到了国外老板的尊重!这在中国的科研体系和社会氛围里,是很难体会得到的!
     尊重,简单的一个词,蕴含着很多人生意义。自问:你尊重自己吗?你会尊重别人吗?尊重,真诚,友善,这些词语,离我们本不太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4526-552591.html

上一篇:味蕾上的春天 —— 早春野菜
下一篇:莲花池畔的爱情--因为爱情
收藏 IP: 182.242.232.*| 热度|

8 陈湘明 张伟 杨月琴 张玉秀 刘光银 杨正瓴 wgq3867 zengfeng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22: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