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dh 谈生物、聊教育、记录生活

博文

先知道什么是创新,然后才能创新

已有 13790 次阅读 2013-9-29 13:22 |个人分类:个人观点|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创新, 原创

先知道什么是创新,然后才能创新

(王德华)

 

创新,是国家的号召。

现在感觉有点滥了,什么都喊创新。

创新了吗?说有,那一定是不多。说没有,在某些领域,也不为过。

文章数量第一第二,是新闻媒体的兴趣点,是领导的兴趣点。学界不能天天想这个。商界要是天天“山寨”,GDP再高,也是泡沫。领导的近视与商界的近视,结局都是一样的。

口号式的运动,会把原本很有意义的事情变味道了。

 

先推荐一篇文章:铁基超导,中国离Nobel奖有多远?

我觉得这篇文章科学网编辑是应该给以置顶的。

应该让大家知道,什么才是创新,什么才是原创。原创,第一,这才是科学需要追求的。了解学术前沿,赶上国际前沿,所谓的跟进和追风,在一定时期是必须的或是应该的,但科学可不能总跟在人家的屁股后面跑,花费人力物力财力总是为他人的理论锦上添花,为他人作嫁衣裳,这划不来。

这篇文章中的例子很有代表性,值得学术界反思和醒悟。

 

想起前两天与一位初学者朋友的对话:

 

朋友:

现在你这个年龄段,各方面的压力应该不是很大了,应该考虑做些真正探索性的工作,即原创性的工作。也就是说,别人没有做过,或者没有想到过。可以是idea的,可以是方法的。这类工作的标志就是参考文献很少。这种工作,一般年轻的研究者们很难去实现。

这类工作好像国内都很少有人去做。说句您可能不爱听的话,你们组之前就很少有探索性的工作。

国内有些工作,看起来很先进、很前沿,前景无限,其实是跟在人家后面做的,不是第一,这样的问题一般没有很大的难度,很大的方面是经费、仪器设备和人力的问题。有了足够的学生,有了充足的经费,有先进的设备,文章就会有的。

原创性的工作,可以是完全原创的,可以是部分原创的。追求原创,不是追求点数。实际上,这种文章,点数一般也不会很低。就算低,也会在若干年后被后人重新发现和重视起来,那也就无所谓低不低了。

 

我:

基本同意你的判断。

我们以前的工作,原创性差或者没有,我是很清楚的。有历史的原因,有个人的原因,有体制的原因,有内外环境的原因。不去追究这些,但不可否认的是国内的形势和环境,要做原创性研究很难,这需要一种坚持,需要一种氛围,需要静心思考。心力不足,很难。

不谦虚说,我也曾有过原创的潜力,也有过很多现在看起来也很不错的想法,但都是过去的了。如果一直坚持原创,我的家人就要跟着我喝西北风了。我申请不到经费,没有成果,学术界也不认可你,在单位里也活不下去。

生存和追求,是很矛盾的事情。作为一个进入学术圈又喜欢科学的学者,愿意在这个行当里继续做下去,首先要生存下来,不要在同行中落伍,尽量做得优秀些,然后等条件成熟了再去考虑原创的事情。能够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包括读书,以自己的方式生活,本身就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了。

做点喜欢的和重要的工作很不容易,中国缺少这样的环境,不是一年两年了。

我很同意,没有参考文献的工作,就是原创的。所以,很难。浮躁,不可以。唯利,不可以。要做到不浮躁,不唯利,真的很难很难。

 

朋友:

这就是当今中国学术界的病根之一了。

做了很少原创性工作的很多学者,都成了我国优秀科学家了,获得了学界的认可,也获得了地位和生活条件。也有坚持原创的,可能改行,或逃离学界了。

现在我国从事科学研究的队伍很大,但真正懂科学的人却不是很多。真正在海外受到科学严格训练的学者也不多。民国时期曾有很好的科学,首先当时的政府很重视科学,再者,很多优秀的科学家都有在海外受过严格科学训练的经历。

 

我:

现在中国的教授与美国的教授,在学术水平上不是一个数量级。

现在我国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科学家和研究生数量都严重过剩了。很多学科,根本不需要这么庞大的教授队伍,也不需要这么庞大的研究生队伍。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很大的资源浪费。由于存在数量不少的所谓“不合格”的教授、“不合格”的博导和“不合格”的研究生,又进一步加剧了资源的浪费。当今学界不断曝光的一些教授名人的经济问题、腐败问题、学术不端问题等等,都是在这种环境下产生的。地位越高,影响越坏。

没有是非的社会,没有诚信的社会,利益至上的时候,物欲横流的时候,可想而知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科学研究,需要训练有素的学者,需要热爱科学、追求科学的学者。有追求的学者,应该有体面的生活和尊严的生活。这些是需要国家努力做到的,现在是完全有条件可以做到的。做与不做,如何做,不是很难决定的事情。但在没有职业操守的时代,要做好一件事情,还真不容易。

 

瞎说,闲聊。个人观点。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757-728801.html

上一篇:问题讨论:“动物园”是否应该取消?
下一篇:小与大的转化
收藏 IP: 159.226.67.*| 热度|

78 曹聪 李宁 陈楷翰 唐凌峰 张海霞 徐晓 徐磊 杨华磊 王启云 戴德昌 喻海良 杨正瓴 李土荣 肖建华 罗教明 李学宽 罗德海 郭保华 李世春 赵斌 孙平 蒋永华 朱教君 蒋国华 张鹏举 魏国 肖振亚 徐绍辉 赵序茅 刘建兴 王磊 王春艳 张雪峰 张能立 田云川 陈冬生 黄顺谋 苏盛 张凌 孙静宇 贾伟 韦玉程 金拓 孟津 徐耀 曹裕波 刘全生 孙壮 吴云鹏 李宇斌 焦飞 赫荣乔 秦逸人 郑永军 王晓文 赵立平 吴明火 张德元 陈远川 翟远征 ljxm zhouguanghui lbjman chenhuansheng xuexiyanjiu xy461000 zgg louiexp 者仁王 retiree lcy371463420 htli hjuy13 xqhuang trtr3939 zdlh mbnl laoyipiao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8: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