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答问二则》【《红楼梦会心录》1992】

已有 1303 次阅读 2019-11-4 07:44 |个人分类:个人藏书书目|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答问二则》【《红楼梦会心录》1992

【吕启祥纸媒论著(吕启祥论著作目录编号GL151)】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9年11月4日发布(第22926篇)

2019年1月6日-10月25日笔者通过博客先后发布,个人收藏图书的英文图书书目和个人在纸媒发表的论著、译、评、介学术资料等。完整保存这些学术资料,符合笔者践行学术报国的心愿和学术为公、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资源共享的宗旨,也一个普通教育和学术工作者的学术探索历程。对于笔者和家乡主管单位达成全部无偿捐赠的承诺,也是提供了一个完整目录检索。

   26日起,陆续发布吕启祥在纸媒图书报刊上发表的论著等目录。这些也将无偿捐赠给我的家乡主管单位。

 

吕启祥文《答问二则》,写于1990年元、三月,载吕启祥著《红楼梦会心录》第347-352页,台北贯雅文化事业公司,19924月版。并载吕启祥著《红楼梦会心录》第131-134页,商务印书馆201512月增订版。

 

照片8张拍自《答问二则》

1

 DSCN9376.JPG

2

 DSCN9378.JPG

3

 DSCN9379.JPG

4

 DSCN9380.JPG

5

 DSCN9381.JPG

6DSCN9382.JPG

 

7DSCN9383.JPG

 

8,DSCN9384.JPG

 

红楼答问二则

 

 

问题之一:

《红楼梦》中第四回,门子在谈到护官符时曾说贾、史、王、薛“这四家皆连络有亲……”。从荣国府这边看确实如此。而宁国府这边却恰恰相反,姻亲中史、王、薛三家没有一个。而且与宁国府结亲的如贾珍之妻尤氏的出身门第,虽然书中未曾明写,但从尤老娘“素日全亏贾珍周济”,及贾珍、贾蓉父子对尤氏二姐妹的侮辱等情况看,尤家门第是不高的。至于贾珍的儿媳秦可卿,书中明指是营缮郎秦业抱养之女,这不仅与四大家族皆连络有亲不相符,且与封建社会门当户对的婚姻关系甚不相合。伟大作家曹雪芹为何如此安排,应做何理解。

                                               孙韵萼

                                                1989.12.14

 

 

    您的问题很有意思,我似乎从来没有往这方面想过。这里谈谈我对此的一点理解,作为您进一步思考的参照系。

    文学作品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不同于社会学的统计,也不同于历史学的考据。艺术典型的意义不在于数量上的代表性,而在于它的概括力、亦即对一定社会生活的透视力。

    《红楼梦》对“护官符”的艺术描写新颖深刻,其中所谓贾、史、王、薛四家皆连络有亲、扶持遮饰、俱有照应,是对当时上层社会的关系网的点睛之笔。荣国府中史太君、王夫人、王熙凤这三代的联姻就都是此种社会关系的典型表现。但这井不意味着贾府—--包括荣宁二府的所有姻亲关系都局限在这一圈子内,社会生活本来就是纷纭复杂的,刻板呆滞更是创作的大忌。

    同荣国府相比,宁国府贾珍、贾蓉等的联姻对象确实门第不高,甚至出身贫寒。贾珍的妻子尤氏和贾蓉的妻子秦氏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小说中的人物没有一个与之有血缘关系,上无亲生父母,下无己出子息。尤老娘是尤氏的后母,秦业是收养可卿的养父,他们的家境都很寒素拮据,不同程度地依附和仰仗贾府。从有关尤氏和秦氏的故事可以看出,单凭美貌或才德等条件,而没有娘家的财产权势作为靠山,就不但难以制约丈夫,在家族中也没有真正的地位。

    二尤(指尤二姐尤三姐)的悲剧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尤氏的悲剧。虽则尤氏与她们异父异母,并无同胞手足之情,但名分上二尤是贾珍的姨妹。从尤二姐进入贾府到最后吞金自逝,尤氏并非全不知情和全不关切,然而她开始只能承顺贾珍贾琏贾蓉的意志,听凭摆布,最终又受尽了凤姐的奚落责骂,任其作践。尤氏作为“珍大嫂子”,也够窝囊的了。“二尤”的悲剧,从根本上说因为她们是平民的女儿,而尤氏虽在宁府当家却没有庇护她们的能力。可见并非门当户对的婚姻所埋下的悲剧的因子。

   秦氏的悲剧则更为明显和直接。她的品貌堪与薛林媲美,而且得太婆婆贾母的宠爱、与当家奶奶凤婶子亲厚。但这一切似乎都不能使她避免厄运。无论作者删改前后,秦可卿的形象始终是一个悲剧的形象。她低微的出身和来到贾府被欺侮被凌辱的遭遇不能说没有某种必然的联系。即使如删改后的病重早夭,读者也可以从张太医“心性高强”、“忧虑伤脾”的诊断中悟出消息,年轻的蓉大奶奶“忧”什么“虑”什么呢,从寒素小户来到贵族之家,做人、尤其做女人,是多么难!何况一切都要独立支撑,娘家的老父弱弟,有谁能为她后援呢!何况还不是亲的。

    可见,有关宁府此类联姻关系的描写,同护官符揭明的模式虽则不“相符”,同生活倒是相符的。它同荣国府那些显赫的姻亲关系相映照,形成一种衬托,以至反差,从另一角度说明了只有在权贵豪富之家彼此间连络有亲,才能扶持遮饰、荣辱相共,而平民百姓、穷官小吏,是很难进入这种关系网的。就此而言,小说对宁国府这边姻亲关系的描写,同护官符所示不仅不矛盾,恰是一种补充和丰富。

    现象比本质丰富,生活比理念丰富。作家的创作不是从某种先验的模式出发,而是从他对生活的感受出发的。何况像曹雪芹这样的大家,怎么可能只有一付笔墨、一种套路呢!

                                                         一九九0年元月

************************

 

问题之二:

《红楼梦》第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探春与宝钗对话中提到的姬子是否真有此书?所引的几句话有无出处?这一段描写应当如何理解?(小羽 1990.6)

 

        :探春的话是在对答宝钗嘲她把朱子、孔子都看虚了的茬口上说的:“(指宝钗)这样一个通人,竟没看见子书?当日《姬子》有云:‘登利禄之场,处运筹之界者,窃尧舜之词,背孔孟之道。”宝钗笑道:“底下一句呢?”探春笑道:“如今只断章取意,念出底下一句,我自己骂我自己不成

        从行文看还真象有《姬子》那么一种子书,于是引起了读者的疑问。这本是一个老问题。当年俞平伯先生在《读红楼梦随笔》中专有姬子一节回答这个问题。俞先生指出:“这原来是一个笑话。上文宝钗先说朱子又说孔子,探春就说你这么一个通人,竟没看见姬子。拿姬子来抵制她,比朱子孔子再大,只好是姬子了。殆以周公姓姬,作为顽笑。至于这四句文章乃探春信口诌的,大意讲做官做买卖的便得违反尧舜孔孟之道,本无下文。俞先生并举出旁证说明实无此书,比方过去的评家太平闲人注《金玉缘》本曾云:“闲人穷,藏书少,实未见姬子书。从前人知道是作者杜撰的。再就中国书籍文字的常识看,诸子百家中决不可能有姬子这样的名目,所以造出这样的书名也不怕有人误会。加之后文明说这“只是取笑之谈”,若真是引用一部子书上的成句,那就变得一本正经,无风趣笑谈可言了。

        至于那几句讥嘲之辞,有的研究者认为与李贽著作中的某些议论颇相类似。如“口谈道德而心存高官、志在巨富;既已得高官巨富矣,仍讲道德说仁义自若。”(《焚书·又与焦弱侯书》)“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续焚书·三教归儒说》)作家借人物之口讥刺一下现实生活中的假道学、真禄蠹,也是完全可能的。

        况且探春的这几句话还带有一种自嘲的意味,真正的用意还在批驳宝钗说她把朱子、孔子都看虚浮了,因为世上假借朱孔之名营私谋利者正多。所以她认为圣贤训诫“不过是勉人自励,虚比浮词,那里都有的?”宝钗则不以为然:“朱子都有虚比浮词?那句句都是有的。”她认真地把学问同现实结合起来,“此刻于小事上用学问一提,那小事越发作高一层了。不拿学问提着,便都流入市俗去了。”宝钗是读书明理的正派人,竭力将义、利二者统一起来,颇具自信地按传统的规范来恢复和维持现存秩序。加之她不是贾府的人,可以超脱一些。探春这个贾府的三小姐,对家族的内耗、历来的弊端、末世的危机都早有预感。她的明敏就在于她比较实际、知所变通,看到义、利二者的矛盾,而不是亦步亦趋地依圣贤垂训和祖宗成例行事。在探春身上,可以看到某些改革者的素质。可见,同为理家,探春和宝钗的思路是不完全相同的。从这段对话中,可以见出两者思想性格的差异。

 

                          一九九0年八月

 

(原载《红楼梦学刊》1990年第2辑第188页,1990年第3辑第277-278页)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1204727.html

上一篇:《答〈红楼梦〉第四回护官符问题》【《红楼梦学刊》1990.2】
下一篇:《扬州〈红楼梦〉笔谈会发言》【《红楼梦学刊》1990.3】
收藏 IP: 1.202.19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13: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