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论文抄袭检测系统能遏制论文抄袭吗? 精选

已有 8459 次阅读 2009-12-17 08:27 |个人分类:教育改革思考(07-11)|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论文抄袭检测系统, 遏制论文抄袭

论文抄袭检测系统能遏制论文抄袭吗?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091217日发布

 

如果学术论文不端盛行,管教失职,惩罚不力,那么再怎么引入论文抄袭检测系统,只能威慑于一时,但恐难刹住论文抄袭风。

 

首先,学校和导师需要检查自己的管教有无失职之处,对于学生有进行足够有效地的学风和学术规范教育与引导。

 

其次,导师对于学生的论文撰写各个阶段有没有进行严格的指导和监督,尤其对于学生的引文出处进行必要的核对,如果导师连学生的论文的初稿和定稿都没有认真审读,这不等于为某些学术不端行为敞开大门吗?

 

第三,论文答辩委员会的组成必需防止“人情”保驾,以至明明发现问题也不指出,造成不端学术论文出炉。

 

第四,对于已经出现并有人公开揭露的学术不端论文如果处理不力,更易于助长论文抄袭风,前教育部长周济的“3·15”讲话言犹在耳,但究竟多少论文不端行为遭到严肃处理的?在职学位论文中的质量问题和论文抄袭甚至捉刀者为数不少,我们认真查了吗?我们敢查吗?

 

现在说说论文抄袭检测系统本身。检测系统是由人来设置的,如果这个系统本身的设置存在弊端或者检测数据库内储存的文献资料内容不全,则其效果也会打折扣的。其实如果论文引用的是文献,那么并不存在是否“复制的问题,因为论文引用文献并注明出处是正常的,引用了文献而出处不明,论文质量会受到影响,转引引用文献而未注明转自出处属于学术规范问题。

 

所谓“复制”往往说的是抄袭了已经发表过的论文而不加说明,但是问题在于:

第一,现在所谓发表过的论文全部都已经进入数据库了吗?以美国历史领域来说,显然远远没有,不仅近20年来的论文没有,而且新中国成立以来和新中国成立前的也没有,至于外文的更没有了。那么抄袭者将这些论文变为自己的研究数据和观点有你能够发现吗?

 

第二, 所谓“复制”说的是已经公开发表的论著,但是许多未定稿、未公开发表的论文稿,撰写论文的人采用了,而未注明出处,同样是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这个我估计论文抄袭检测系统是没有把这些包含在内的。

 

第三,还有这种情况,一篇正待完善和发表的论文被涉嫌抄袭的撰写者偷偷引用,率先发布,这种恶劣行径这个论文抄袭检测系统恐怕也难以发现。

 

附报道:

*****************************

武汉高校引入论文抄袭检测系统

20091125 02:16汉网-长江日报

  本报讯(记者万建辉)武汉科技大学2007级硕士生万航,本月16日将自己2.7万字的学位论文送交学校检测;4天后检测结果出来,其中500字与库内储存的文献资料内容有重复,好在复制率不到1%,论文检测顺利通过。

  万航昨日告诉记者,学校11月初通知,全校研究生学位论文申请答辩前必须提交研究生处学位办检测。

  今年4月起,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工程大学也引进了这一检测系统。

  万航回忆说,当时着实有些紧张,提交前反复修改了几次。她所在的文法与经济学院同年入学的两年制硕士生纷纷庆幸:他们上半年已完成学位论文答辩。

  和她一起参加检测的十几名硕士生,除她和另外一人复制率低于1%外,其他在3%至百分之十几不等。

  负责论文检测工作的武科大研究生处学位办郝春艳老师介绍,学校600多名2010届毕业研究生中,已有100多名硕士生和5名博士生提交了学位论文供检测,检测系统生成的检测报告返还了学生所在的学院和导师,由学院和导师作相应处理,学位办也备案1份,但报告中的“复制率”信息不便透露。

  武大从4月份开始检测2009届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该校研究生院学位处负责人说,已有1000多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接受检测,检测结果涉及学校和学生个人隐私,不对外公开。

  华中科大研究生院负责人冯征介绍,从面上来说,该校研究生学位论文全方位接受这套检测系统检测。对于已检测的论文平均复制率和学校对复制率高的论文作者处理办法,这位负责人未作正面回答。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200911/1125_17_1449397.shtml



学术不端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279223.html

上一篇:美国对气体排放的历史责任和资助绿色经济发展的义务
下一篇:希拉里《美国正全力以赴》文章传递什么信息?
收藏 IP: .*| 热度|

5 赵星 章成志 陈儒军 郑秀娟 吕喆

发表评论 评论 (1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4 15: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