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文化开的老文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oSoliton contact me: scwen@hnu.edu.cn

博文

学术论文:作者太多创作者太少 精选

已有 29124 次阅读 2012-4-23 11:42 |个人分类:管点闲事|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论文, 署名

一篇学术论文,谁该署名谁不该署名?署名作者的次序应该如何排?这些问题貌似都有说法,但在学术圈子其实并没有明确规定。这就导致一篇学术论文如果可能会让更多人获益,那么这篇论文就可能有太多的共同作者,尽管实质上这篇论文的创作者并没有那么多。

美国Physics Today杂志最近发表一篇评论文章“Too many authors, too few creators”,通过考查8份有代表性的学术刊物在过去半个世纪发表论文的作者署名情况,指出学术论文的作者署名已呈现出一个趋势:作者越来越多,而创作者越来越少。另外,科研人员追求论文数量和引用率,论文署名抢首位、搭顺风车等现象也日趋普遍。

文章指出,近年来,科研人员的论文清单越来越长,有些家伙的论文激增到300多篇,个别家伙甚至接近800篇!每篇论文的作者数也在与日俱增,独立作者的论文已很难看到。难道爱因斯坦、费米、费因曼以及其他伟大的科学家仅仅是因为很幸运发现了简单的问题,从而只需要一个脑袋就可理解并发表论文?或者是技术创造正变得如此艰难以致必须要大团队的科学家才能认识并发展它?

毫无疑问,团队方式从事科学研究是造成学术论文作者太多创作者太少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教授们通常至少建立研究生团队,他们的主要工作通常是专注于发表研究结果,这类论文的作者常常扩大到包括团队的所有成员,尽管有些人并没有实质性科学贡献或其贡献可忽略不计,而从前这些人充其量只在致谢部分提及。对科研团队的评价也促使一篇论文要尽量带上整个团队成员的名字,因为团队成员有共同发表的成果是表明团队是自然形成并有长期合作的最有力证据,而这一点对我国的各级各类所谓创新团队评审是至关重要的。有时,科研团队为了和谐和发展,难免把学术成果福利化,也有可能把不该署名者的名字带上,典型的例子是那些仅仅在实验室从事设备管理、维护和测试工作的技术人员,统统被列为所谓的原创共同作者,这样,实际上是一位或两位作者的创造变成了许多人的工作,如果这篇论文被证明是重要的,那么所有作者都可以把它突显在自己的简介中,皆大欢喜。

学术论文署名太多有时也是为了争取科学资助或完成受资助项目的需要。Physics Today文章指出,寻找资助的学术机构发表论文和被引用的需求日趋强烈,特别是在联邦资助削减期间;申请政府资助时,一个申请团队有许多被引用的论文,对于证明其申请课题值得持续支持是非常重要的;于是一个邪恶的循环开始了。过去几年,一些非学术机构,特别是生命和制药行业,其研发主任经常把他们的名字放在从他们实验室出去的每一篇论文上,一个甚至与某个项目只有些微关系的人也可能被加为一个作者。另外,如果一个教授的科研合同或基金支持了某篇论文的工作,那么这篇论文一般都载有这位教授的名字,尽管这位教授对这篇论文的科学贡献也许是零。偶而甚至会出现更离谱的情况,例如,作者名单中有可能包括项目头头的一个朋友或同事、一个非直接资助者、或一个合同方的技术代表。

导师指导研究生发表论文,导师该不该署名?如果署名,导师的名字应摆在什么位置?这些问题也没有明确规定,做法也因人而异。如,物理学家费米(Enrico Fermi)一向鼓励个人创造和创新,他要求他的博士生完全以他们的个人名义选题、解题和发表论文。费米也清楚一篇有名人署名的多作者论文有可能不需要经过严格细致的审稿而立马被录用,很多博士生也因此更愿意与他们的导师合作发表论文。当然,绝大多数导师都是在研究生的论文上署名的,这不仅是一份利益,更是一份责任,前提自然必须是对论文有实质性的科学贡献。即使如此,导师的署名位置应尽量以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为考量,一般情况下应摆在最后,尽管那篇文章的想法可能都是导师的。理由是,“The graduate student should always have top billing so that his career can be advanced.”“从前,一位博士生在读博期间只准备一篇完全基于其本人工作的论文,今天的趋势是他/她带着一堆论文离去,因为有一堆论文被认为是找工作或做博后的基础。”

Physics Today文章指出,论文作者署名的许多问题其实也出在杂志本身。尽管所有的杂志都有投稿指南,其中包括一些反对重复发表的警示,但只有极少数刊物要求联系作者确认论文的所有作者都对论文有贡献。有些杂志,例如ScienceCell,的确要求被录用论文的所有作者说明他们对该论文的贡献(state their contribution to the paper),但它们并没有给出实际作者署名的任何标准,也没有规定哪些特定的贡献者应该将其名字从作者名单中降级到致谢部分。

如上所述关于学术论文作者太多创作者太少,科研人员追求论文数量和引用率,论文署名抢首位、搭顺风车等现象的各种原因,其实归根结蒂是一条:学术功利化。越是功利化盛行的国度,这些现象就越明显、越严重。就研究人员个体来说,凭兴趣做研究者、淡泊名利者、甘为人梯者等,往往很少关注论文数量,论文署名不仅不抢首位、不搭顺风车,反而甘当甚至乐当幕后英雄。做任何事情都是要付出代价的,“花在发表论文上的时间通常是以牺牲对科学本身的更深刻认识为代价的。当最近一位物理学博士说二原子分子由氦组成时,我知道我们的麻烦大了。”

最后转述Physics Today文章提出的一个Fermi-inspired问题:今天大学里的终生教职人员有多少从来没有写过独立作者论文?

本文登载于《湖南大学报》201264总第1294


 
Philip J. Wyatt, Commentary: Too many authors, too few creators. Phys. Today, 2012, 65(4): 9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2323-562634.html

上一篇:博士毕业三四年了为何写不出一篇论文?
下一篇:评教授如买房子,出手要早要快
收藏 IP: 222.247.53.*| 热度|

128 许培扬 鲍海飞 郭超 马峥 张昭 马钰 师应龙 梁建华 于锋 李志俊 解海卿 陈钢 郭胜锋 田莫千 林涛 翟远征 吕喆 张玉建 陈列尊 王振亭 肖红伟 于雪涛 郭保华 相启森 刘军胜 刘晓松 邵志成 朱志敏 杜建 刘洋 仇文利 化振红 徐耀 邸领军 秧茂盛 何学锋 武夷山 赵云雪 张毅 潘好帅 雍高产 李宇斌 李晓东 刘艳红 温世正 张宇宁 李海源 马仁锋 王志杰 高清松 曹敏 方跃文 张文卓 马红孺 方琳浩 李世春 吴信 仇欣 王孝养 陈奕涛 李双双 刘全慧 刘让华 朱鸿鹄 严少华 吴辉 余海燕 王康建 任胜利 陶凯 褚海亮 陈凯敏 王启云 曹聪 丁魁礼 杨洋 张骥 吴锦宇 胡方云 罗晓敏 黄寿光 李恒德 彭雷 韩文志 唐旭 雷德明 邵明飞 唐常杰 屈宝强 王福章 何士刚 杨海涛 周建华 杨连新 周春雷 徐索文 刘世民 何联毅 罗晓清 高信芬 姚晓 梁爽 李明阳 肖振亚 刘凡丰 司廷 邢志忠 吴跃华 jlx1969 jsz007 kexuegzz neilchau sci789789789 liangfeng 宋逸人 zhouguanghui qianxun1991gmai Araneae11ZX spider wuzhenyuhn ddsers briskcreek xindaxiang2 GuaNan crossludo 博雅 ljweng2008 bernal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7: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