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乎?茶馆乎?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fcao 累时休整,烦时发泄, 闲时思考,乐时分享。

博文

我给博士生上数学史课 精选

已有 14310 次阅读 2013-3-14 13:03 |个人分类:数学常识|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博士生, 本科生, office

这学期的课有点乱,前几周从周二一直到周五都有课,好几门课都是若干老师分担着上,每人讲一部分,这样的课我一人就分别担任了本科、硕士、博士各一门,不乱才怪。这不,前两周的周四上午给硕士生共上了八节课,以为这周还得上,结果搞错了。应该是这周与下周星期四的下午给本科生上,好在记成了上午,不至于出教学事故。

博士生的课程名称叫《数学前沿问题》,可惜只给了我三节课的时间,仅仅三节课面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讲清楚前沿无异于天方夜谭,与其让学生听天书,不如现实一点,来个通俗点的讲座,尽可能赶到前沿。可惜的是当我兴味正浓地讲到实分析时,时间已经到了,我只好告诉学生:“我只带你们到门口转了转,还没来得及进去,以后有机会再说吧。”

按方法论分类,数学可分成罗素的逻辑主义、布劳威尔的直觉主义与希尔伯特的形式主义,我简单介绍了三大主义。按内容分,数学可以分为三大类:代数、几何、分析,我简单列举了这三大类所涵盖的分支。我按历史发展的主线将数学分成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古典数学,以欧氏几何为代表;第二阶段:近代数学,以微积分为里程碑;第三阶段:现代数学,以集合论为标志。其中古典数学主要倡导形式逻辑,微积分则倡导辩证逻辑,现代数学倡导的则是形式主义。当然,这是自己的主观认识,未见得准确。

相信所有人对代数与几何很清楚,但不是所有人都知道什么叫分析。实际上,分析学的产生远在代数与几何之后,代数与几何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欧几里德几何原本在公元前300年就出现了,而分析学只有几百年的历史。代数、几何、分析不是相互孤立的,勾股定理便是几何与代数的完美结合。那么什么叫分析学?简单地说,以微积方法为主要研究手段的数学理论就叫分析学,其典型的特征就是无穷小分析。分析学开始于微积分,早期以科学计算为主,所以英文叫“Calculus”。微积分对数学与自然科学的影响是深远的,其思想方法已经渗透到数学、自然科学乃至社会科学的每个角落。近代分析包括《复变函数》、《实变函数》、《微分方程》、《调和分析》等,我简单介绍了这些分支的起源与来龙去脉,特别是勒必格积分的出现给数学带来了又一次深刻的影响。遗憾的是,当我把勒必格积分的基本思想介绍完,还没来得及进入现代数学,已经到下课时间了。

课堂上花点时间闲侃是我的习惯,我们很多人读书比较呆板,缺少联想与直觉,看不到不同学科之间在思想或方法上的相通之处,也看不到理论与现实的内在关系,这与老师的教学不无关系。很多貌似无关的学科其实有着深刻的内在关联,例如,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之间就有着密切关系。我曾经在介绍《泛函分析》时讲到了博弈论,博弈论的核心概念“均衡点”其实就是泛函分析里讲的不动点,事实上,它就是用不动点定理来证明的。我再一次采用了发散式思维,在另一个班上向同学介绍了博弈论是如何来的,讲到了Von.Neumann向学生介绍博弈论时用到的“决斗”例子。指出为什么博弈论几乎成了现代宏观与微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我调侃式地将博弈论用到家庭关系中,关于这个问题我曾经专门写了一篇博文《数学无所不在--男人偷懒的最高境界》,博文链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0247-40151.html

这里就不多说了。

有时候形象化的类比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艰深的理论,又可以活跃气氛,可谓一举两得,但要注意两个问题:1、把握好度,不能让课堂成为不着边际的胡言乱语;2、现实中的例子有时与严格的数学理论不完全一致,虽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理论,但要同时注意它们之间的本质差别,以免对数学概念与理论产生误解。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247-670246.html

上一篇:不吝以小人之心揣度君子之腹
下一篇:芝诺悖论与量子理论有几毛钱关系?
收藏 IP: 202.192.44.*| 热度|

51 赵甫荣 李欣海 丛远新 田云川 杨正瓴 李宇斌 张玉秀 马磊 曹聪 吴飞鹏 钟炳 武夷山 李学宽 罗春元 鲍得海 唐常杰 徐大彬 袁圳伟 徐传胜 韦玉程 孙学军 郑小康 罗帆 刘桂秋 林涛 文克玲 刘立 王春艳 傅蕴德 刘世民 蒋永华 刘淼 葛素红 王国强 孟津 鲍海飞 张鑫 郭淼 JIANHUN wuhuike JINDUI crossludo mathlsp clp286 yxh3161 zhangling yunmu gxs2012 gongweibing xqhuang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0: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