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诗海拾贝(十三):禅参窄道通真道
马昌凤 2009-3-20 11:33
前者,有李霞先生在我的博文《感事呈张志东教授》后面留言: 马兄的诗似乎情绪大了些, 磨剑十年持利剑,为山百仞立高山 一句中重复用字有两处,是马兄有意的? 日前又有本家妹子丽丹在博文《元遗山南乡子南歌子词十二首》后留评 :人日过三日,元宵便五宵&rsquo ...
个人分类: 诗海拾贝|8308 次阅读|15 个评论
诗海拾贝(九):阳春一曲和皆难
马昌凤 2009-2-20 12:00
前面说到诗人之间喜欢唱和,以至一唱数和。究其原因,可能一是某诗确是好诗,读者阅后有感于心,遂生唱和之念;二是诗本身并不咋滴,由于作者的名誉和地位或所述兹事体大而使人顿生仰慕攀附之意。比如,唐代有个贾至贾舍人(何许人也,在下不去追究,应该是皇帝身边的一个高官),写了一首七律 《早朝 ...
个人分类: 诗海拾贝|9327 次阅读|7 个评论
诗海拾贝(八):自古红颜皆薄命
热度 1 马昌凤 2009-2-19 14:01
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曾经出现过很多的才女,她们能诗能文能弹能唱。然而,似乎有不少才女命运多舛,或者遇人不淑,或者晚景凄凉。难道真如俗话所说的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李清照和朱淑真是众所周知的两大才女,前者饱受离乱之苦,丈夫去世后更是孤苦无依,以至晚年在 ...
个人分类: 诗海拾贝|9513 次阅读|11 个评论 热度 1
诗海拾贝(七):故国飘零事已非
马昌凤 2009-2-18 11:30
古代诗人往往因为自己的某首诗或某句诗被同时代人或者后人赋予雅号或别称。如唐代诗人郑谷以《鹧鸪诗》而闻名,被人称为郑鹧鸪。崔珏因赋《鸳鸯诗》别具一格,人称崔鸳鸯。杜牧曾写过《紫薇花》,咏物抒情,借花自誉,人称其为杜紫薇。王昌龄七绝写得深情幽怨、音旨微花,而 ...
个人分类: 诗海拾贝|9360 次阅读|5 个评论
诗海拾贝(六):似曾相识燕归来
马昌凤 2009-2-17 11:02
古代诗人往往很珍惜自己的得意之句。这里举两个例子。一是宋代大诗人苏轼,他写了一首七律《九日次韵王巩》: 我醉欲眠君罢休,已教从事到青州。 鬓霜饶我三千丈,诗律输君一百筹。 闻道郎君闭东阁,且容老子上南楼。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他对自己这首诗的最 ...
个人分类: 诗海拾贝|8749 次阅读|7 个评论
诗海拾贝(五):去年一滴相思泪
马昌凤 2009-2-16 23:02
稍稍留意一下就会发现,古代诗词中大量使用夸张这一修辞手法。这不?话说一日苏东坡看到自己的才女妹妹苏小妹又大又突出的前额,忍不住提笔逗乐一下乃妹: 头未出门三五步,额头已至画堂前。 小妹既然是才女,当然也不会示弱,当即提笔续道: 去年一滴相思泪,今日方流到口边。 ...
个人分类: 诗海拾贝|9491 次阅读|9 个评论
诗海拾贝(四):终无鱼腹藏伊妹
马昌凤 2009-2-16 08:05
旧体诗词发展到今天,其生命力已经日薄西山,可谓奄奄一息。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可能是大多数人基本上看不懂。看不懂的原因大概是不外有二:一是旧体诗词中大量存在用典现象,有些诗词甚至一诗数典。在博览全书(指文艺史地类)方面,今人恐怕难胜古人。所以在方家 ...
个人分类: 诗海拾贝|3780 次阅读|7 个评论
诗海拾贝(三):莫愁前路无知己
马昌凤 2009-2-15 20:02
古人对七绝或七律的句式其实也是很讲究的。每一联的出句和对句应尽量避免后三个字结构相同,这样读起来才会显得抑扬顿挫,错落有致。就好比打鼓一样,第一捶如果是以咚咚锵结束,那么第二捶应该以咚锵锵结束为宜。比如王维的《别董大》 千里黄云 | 白日 | 曛,北风吹雁 | ...
个人分类: 诗海拾贝|3454 次阅读|5 个评论
诗海拾贝(二):清明时节雨纷纷
马昌凤 2009-2-15 00:02
据说有两个朋友在一起品茗闲聊。朋友甲说:不知兄台注意到没有,古人有些诗太肥了,需要瘦瘦身。比如:杜牧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就太肥了。诗的题目是清明,那么首句的清明就显得多余,需要删 ...
个人分类: 诗海拾贝|4150 次阅读|6 个评论
诗海拾贝(一):仄仄平平仄仄平
马昌凤 2009-2-14 12:17
诗能给人一种美的感受,这可能是不争的事实。否则曹大侠最近怎么会诗兴大发呢?好的诗词不仅能愉悦别人,诗人自己更是醉心其中。以诗会友,此唱彼和,古往今来一直是文人雅士间乐此不疲的风流佳话。这不?最近曹大侠不仅发诗情,还发起春情来了,而且来势凶猛,锐不可当。 唐诗宋词被认为是两座不可逾 ...
个人分类: 诗海拾贝|6810 次阅读|1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0: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