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ouy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bouyang

博文

小议名词(术语)的翻译

已有 3562 次阅读 2011-2-27 19:13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文化, 学习效率, 外来名词翻译, 外来术语翻译, 文字规范

    目前,名词(术语)的翻译显得有些混乱,有些直接用音译,有些采用意译,但却显得别扭,有些甚至直接写上字母文字.好的科学名词(术语)可以让人们一看就懂,一看就容易接受,也会影响到人们的学习和工作效率.最典型的例子,"激光"这个术语是钱学森提出来的,在此之前有翻译成"镭射"的,显而易见,一看"激光"这个词就会让人想起它是指一种新的光,在学习过程中,又会发现这种新的光的产生机制是建立在受激辐射和放大的基础上的,因此就理解了"激"字的来源,这样将这种新的光叫作"激光"是非常巧妙,非常合乎情理,非常科学的.相反,一般人看到"镭射"就不一定想到它是指一种新的光,说不定还会以为它是一个动词呢,会感到云里雾里,非得经过看资料学习才能知道"镭射"是什么.在学习记忆时,"激光"这个词是通过理解来记忆的,而"镭射"这个词需要死记硬背,很显然,采用"激光"这个术语有利于提供学习效率.再看一个例子,有些人将激光技术中的"pump"翻译为"泵浦",有些人将它翻译为"抽运",这都属于意译,但前者兼具音译和意译的效果.从激光原理知道,pump的作用是将原子/电子从低能级态提升到高能级态,基于此,用"泵浦"来翻译"pump"是比较恰当的,就好象用水泵将水从低处泵到高处那样,意味着将原子/电子从低能级态泵到高能级态.而"抽"可以表示从低处抽到高处,也可以表示从高处抽到低处,另外也可以表示从左边抽到右边(二者无高低之分),也可以表示从高压处抽到低压处,还可以表示从低压处抽到高压处。很显然,在表达激光技术中的"pump"方面,"抽"字没有"泵"字那么准确.但是,奇怪的是,现在国家标准却采用了"抽运"这个术语,而没有采用"泵浦"这个词.比这更遭的是,大量的科学名字采用单纯的音译,会消耗人们很多精力和时间在学习这些名词上,从而增加人们的学习负担,降低人们学习的兴趣,使得人们在发挥创造性方面的精力和时间受到损失,不利于我华夏子孙后代的创新思维的开展,要尽量改变这种采用纯音译的局面!

    对于日常生活中的术语的翻译也是如此.例如,将"Coco Cola"翻译成"可口可乐"就非常好,是采用音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方法加以翻译的,形象,易于记忆,易于理解。但是,有些超市将"cherry"翻译成"车栗子",搞得不明真相的顾客以为是一种新的水果,实际是大家都知道的樱桃而已.显然,对于已经有中文名字的洋名词,就不能采用英译或意译,只能采用对照的方法来翻译.

    比音译更糟的是,在口头和文字交流中直接使用字母文字,而字母文字完全是另一套文字体系,毫无疑问地,字母文字与汉字的混合使用增加了人们学习和工作的负担。比如,现在的电视节目中很时兴"PK"这个词语,第一次接触到这个"PK"就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势必要花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它,而且,汉字和字母混用会降低人们的交流(需要浪费脑力在大脑的不同区域之间转来转去)和打字输入速度(需要浪费时间不断切换输入法)。实际上,PK就是比赛、争锋、对决、比谁更好、比谁更美丽、比谁更优秀、打擂台的意思。基本上来说,"PK"这个词可以用"擂台"这个词来代替,比如"钢琴独奏擂台(赛)","民歌擂台(赛)","京剧亮嗓擂台(赛)", "特技擂台(赛)","超女擂台(赛)","超男擂台(赛)","超级模特擂台(赛)"等。

    总而言之,外来名词的翻译,要以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学习效率,提高人民的学习兴趣,降低人们的精力消耗为目的。此事事关亿万民众的学习和工作,事关我华夏子孙千秋万代的学习效率和创新力的发挥,必须引起大家,特别是各行业高层的重视。

    建议:各个学科领域的学术组织负起纠正不良翻译词的责任,负起审定新的翻译词汇的规范的责任。例如,物理学科的中国物理学会要负责起物理领域的学术词汇的不合理旧词纠正和新词的审定工作,光学学科的中国光学学会要负责起光学领域的学术词汇的不合理旧词纠正和新词的审定工作,中国化学学会要负起化学领域的不合理旧词纠正和新词的审定工作,中国医学学会要负责起医学领域的不合理旧词的纠正和新词的审定等。为此,国家需要给各学会拨一定的经费,设立研究课题,专门研究各种翻译词汇的优化翻译问题。另外,国家级和省市级媒体负有相关的不可推卸的责任,要研究、推广使用优秀的翻译词汇,淘汰不科学的翻译词汇。作为每一个公民,也有责任和义务使用好的翻译词汇,抵制不好的翻译词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192-417103.html

上一篇:小议个人财富与国家财富
下一篇:小议化解海啸灾难的主动措施
收藏 IP: 58.60.63.*| 热度|

3 王晓峰 王鹰 Baur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9 10: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