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老祖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aozu

博文

艺术与性 精选

已有 11094 次阅读 2008-11-10 10:53 |个人分类:漫话|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艺术, 审美

如果没有女人的乳房我就不画画了

                         ——印象派画家雷偌阿

造物主造了万物,要问什么最美,应该说是人体了。均衡、协调、节奏和韵律都能在人体的动与静中体现出来。如果在人体的中间划上一条垂直的直线,在一边看到的任何一点都能在另一边相应的位置上找到。人体太完美了,用任何语言来赞美它都不为过,它也因此成了造型艺术中一个永恒的表现主题。

不用讳言,人体和性有关。当一个裸体的人站在你面前时你可能首先想到的是性。这很正常,反之也许就不正常了。那么,如何看待性?又如何看人体中的美?进一步说,在艺术作品中两者之间又是什么样的关系?这是下面要讨论的话题。

先说性。性很干净,也很纯粹。字典上的解释是男女或雌雄的特质。性之所以变的复杂是因为它所在的不同语境。比如说:性格、性子、性情;人性、兽性、党性;性交、性爱、性感,等等。在不同的语境下性就有了不同含义。造型艺术所营造的是一个特殊的语境,所依赖的是视觉形象语言,而视觉形象语言在某种程度上和客观现实就具有了某种共性。因此,在人体艺术中所表现出来的性更接近自然。性很伟大,先有性而后有命,因此有性命一说。

再说人体中的美。画一条曲线,你可能对它没什么感觉,如果它表现的是女人的乳房你可能就会对它产生冲动,是性使然。因此,人体中的美是和性有直接关系的。人体在坐、卧、站、行等状态下,诠释的是人体自身的均衡、协调等自然之美,它同时也是一种性的暗示。在欣赏人体之美时不可否认也有对性的需求。你也许会问,在人体艺术中为什么表现女人体的多而表现男人体的少?很简单,女人体的性符号更丰富,柔美的曲线更能体现美的内涵。这里没有性别歧视,女人体中所蕴含的性与美值得我们永远讴歌和赞美。

那么,在欣赏人体艺术时,性和美孰重孰轻呢?别叫真儿!艺术作品只是艺术家的个人感悟,他不能替代任何人。换句话说,你能看到什么或得到什么就是什么。如果仅得到了性的愉悦有什么不好呢?性就是美的,你能说爽过之后的快感不美吗?当然,艺术作品是用来欣赏的,这里面就有了对美的追求。但是,美并不抽象,就人体艺术来说,如果你抛开性大谈女人臀部的曲线如何的美,那你就会显得很虚伪。不过要说明的是仅得到性的快感还比较低级,对于由此得到的美感需要领悟,这也就是所谓的欣赏能力,而提高欣赏能力不在于画而在于人。因人而异,欣赏的角度会有所不同,欣赏性没错,欣赏美也没错。性中有美,美中有性,性和美融为一体时是艺术。

严重声明一点:性不是黄色,黄色是对性的亵渎。

现在充斥在网络间的艳照门事件,洗浴门事件等等,遮遮掩掩那才是真正的黄色;把女人体的乳房和阴户用马赛克虚掉可以说黄到了极致。我们允许黄色却不敢面对性,是性观念的严重扭曲。其实,当你直面性时你会觉得很坦然。许多艺术家到了晚年都直接用性符号进行创作,你会觉得他们很率真。达达画派的杜尚西去之时也没忘了和世人开个玩笑。人们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他在房门上留了一个小洞,透过小洞人们看到他画的一个大大的女性生殖器。哪里来哪里去,临走又达达了一回。

两只野牛为得到交配权会拼的你死我活,人也一样。不可否认,我们的创作和发明都含有性动力。高高竖起的火箭就是一个雄壮的男性生殖器,点火、发射、升空、带着激情冲向蓝天,是真正意义上的天地之合。神七的成功,我们也可以面带得意地说一声:美国!我可以操你了!

                                                                     

图例:

-1《泉》安格尔(法国)

安格尔是新古典主义的旗手,他的画是唯美的,带有明显的古典主义神韵。

-2 《玫瑰色的裸妇》莫迪格利阿尼(意大利)

   莫迪格利阿尼是巴黎画派的代表人物,他画中的“扁平”风格和变形的处理手法曾广泛影响了我国的美术教育。

他是一个“悲情王子”,因病和酗酒36岁就撒手人寰,在他死后的第二天,他的女友在身怀有孕的情况下跳楼身亡,随他而去。

-3  《裸女与帽子》雷诺阿(法国)

雷诺阿是印象派画家,他画的女人体丰满圆润,画面气氛悠闲而华丽,充满了性的诱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061-46135.html

上一篇:再谈审美
下一篇:媒体的力量
收藏 IP: 183.173.116.*| 热度|

19 杨正瓴 周可真 武夷山 杨玲 刘全慧 廖永岩 鲍得海 刘玉平 郑融 刘进平 陈绥阳 曹广福 王安邦 王德华 何士刚 杨秀海 刘立 吉宗祥 yingl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22: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