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JINGYI201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JINGYI2018

博文

论“经络”的物理存在(7)-小结篇

已有 1984 次阅读 2018-5-14 06:42 |个人分类:中医理论基本问题|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从上文的“经筋”、“经脉”的对比分析我有如下几点体会:

 

1)      这个研究工作和文章内容来源于最真实、最丰富、最直接的实践,是汇集了大量第一手现场医学观察、实践、实验记录和随后的“|经、络”理论分析推导的完美结合。这个实验过程深刻体现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全部流程。可以想象它是中国古人从最初的沿着“筋”进行“推拿、按跷”,排病解痛,不断总结提高,找到规律,在“筋”与“骨”,关节和各种联结韧带、筋膜之间寻找最佳的解除病痛关键点下手,慢慢“悟”到了“经”的存在。

2)      在不用刀,不损坏皮肤、肌体结构的情况下,创造出了中华医学文明的奇迹“针刺术”。彻底实现了既可以在活体人身上以最小损伤进行医学探测治疗的方法,又可以在无知觉的尸体上进行“解剖”,并将得到的经验有机结合起来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对照现代医学“筋”的解剖图可以清晰的看到整个“经筋”的描述过程与人体实际的筋的分布是完全一致的。因为时代虽然变了,解剖具体方法、用词术语变了,但是人类的身体结构并没有变。

3)      在分析“筋经”走向和治病解痛功能的基础上,反其道而行之,结合针灸探测的手法和病人在实际临床中的感官反应推导出了“经脉的位置和走向”。这是典型的“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科学研究方法。如果有人认为拿近代的“科学”一词来说有些牵强和不舒服,那么就直接干脆用“老子”借用的“道”“和“德”两个字来描述也行。就是说:古人先贤采用了一种结合“道(目标的本源和方向)与德(向目标前进的过程)”的研究方法,其实就是“各种分科之学(科学)在人类客观认识世界、主动改造世界中对应的知识体系的集合”。

4)      中国古人经常说做人要有“道德”,做中医大夫更要有“道德”。这里所说的“道德”在祖国传统医学领域,就是指“知道疾病产生的本源(道),懂得如何应用正确治疗的方法和过程(德)”。就是:追寻影响人体健康发展本质核心的研究方法,发现在筋和筋膜“延伸部位”也可以找到相近或更佳的治疗效果。再进一步根据筋膜体系的延伸部分和脏器的交界部位推导摸索出了“经、络”的走向和功能。

5)      通读和仔细推导“经筋”的全文,就可以完全明白了中国传统医学最初的“经筋“的解剖实践同1500多年后的西方医学出现的“筋”的解剖实践都是一样的,术语和词汇有所不同,但描述的位置完全一样,因为都是从最基础的“人体解剖”开始的。但是同西方医学人体解剖不同的是,受中国传统哲学和社会风俗的影响,人体发肤不应有丝毫损坏,所以中国的人体解剖是“从小处入手”,“从外向内的”,我把它想象成是“哆哆嗦嗦、战战兢兢,从四肢或者五官的筋的末梢开始的”。而不是象西方医学那样,“刀叉并举,分心便刺,上下驰骋,左切右割”。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个顺序,正是因为这个解剖顺序的差异,使中华医学可以建立在针灸“活人”的基础上,而西方医学则只能建立在解剖“死人”的基础上了。因为《黄帝内经》有言在先,五脏决定人的生死,“邪入五脏,半生半死;伤及五脏,各脏传遍,主死”。所以一个中国传统的良医的标准就是:病痛能够通过皮毛解决的(如叩击、拍打、刮痧等),就不动筋;能够通过推拿舒筋解决的,就不动针刺或灸;能够应用针刺或灸通过经、络、脉解决的,就不动刀;能够动刀通过皮、分肉、经、络、脉、腑的手术解决的,就绝不动脏。总而言之,正确的治疗顺序就是先按跷(推拿)、针刺、灸,再内服汤药或外敷膏散,最后才是手术。中医也会手术? 有没搞错?中学学过庄子的《庖丁解牛》吗?2200多年前的丁大厨手持一把19年不换的钢刀,上下翻飞、“奏刀豁然”,犹入无牛之境,解牛如此,何况解人乎?!只是不方便过分宣传罢了。司马迁在《史记》中描述的那个医学高手更是能够“重新安放、理顺、洗涤内脏”,令人难以置信。没有抗生素和消毒液,不怕感染乎?

6)      在“筋经”的全文叙述中,三阴三阳筋经的解剖工作都是从手、足的指端开始的。然后逐步顺着发现的经筋的走向延着四肢往身体的躯干和脏腑深入。其中三阴的筋经最后深入扩散到“五脏”而消失,而三阳的经筋则终结于六腑对应的“体表开窍处”。这个过程完全合乎实际客观操作的逻辑。因为要完整、准确地完成解剖实验工作包括我们现在要做的任何科研工作,最好的方式就是“由外到内、由表及里、由近及远、由简单到复杂”。这样才便于记录、分析和总结。最重要的是“经筋”的解剖工作可以在死人和尸体上进行,因为“筋”和“筋膜”总是依附于人体骨架生长并且连续延伸、显而易见的。这样对于解剖探索者来说,中国传统文化造成的心理压力就会比较小。

 

从原文“经筋”的部分伴随的治疗效果的来看,最早的治疗工作一般由“导引”和“按跷”开始,对于不同的百姓来讲就是“哪里疼或不舒服,就揉揉、按按哪里”。这也可以说明为什么在民间有大量的“推筋按摩、复位正骨”的治疗手法,行之有效。实际上它们都是“经、络、脉”治疗的一个方面和组成部分。

 

现在来讨论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是古人是如何从“筋”的探索递推到“经”的。仔细分析原文各段,筋的走向无论三阴三阳,其叙述方式都是“由四肢指向五脏六腑的中心深处”,而“12正经”的描述则是:在上半身的“手三阴经”,行走方向与“手三阴筋”的描述“相反”,即:由“上焦的内脏”向外直至对应的“手指尖”,即“由内向外”;而在下半身的“足三阴经”则是由“足指端”向内指向“中下焦的内脏”方向,即“由外向内”,行走方向与“足三阳筋”的走向相同。这是为什么???这个问题十分有趣和重要,需要在后文专题讨论。

 

手、足三阳经在身外的指尖与对应的三阴经交接,随后六条阳经在头顶汇聚,顺流而下,实现全身闭环,通过“经别”在体内实现与“五脏六腑”的沟通,实现“阴经”、“阳经”无缝循环的走势。

这就更加明确地说明,“筋”的走势来源于“解剖实践”,是“客观实践”的纯粹反映。而“经的走向”则含有强烈的“主观分析推理”的成分。《黄帝内经-灵枢》作者在写作时“经脉”在前,而“经筋”在后,二者在描述上既有重合的部分,又有较大的差别。但作者并未有意调整“筋”的走向来迎合“经”的走向,说明古人思想品质的纯洁和研究方法符合真实客观的逻辑。另外从行文用词和描述的手法来看,写作资料的来源肯定不止一人,但是从格局上看对应的“经筋”与“经脉”的走向是基本一致的。位置的描述几乎相同,但是在手三阴经中,“经”与“筋”的走向顺序刚好相反。”

 

仔细对比引述的全文,三阴、阳“经”和三阴、阳“筋”所用到的描述语言和物理位置有很大不同,如果不同人物在描述同一件事物,方式不同但结论相似,则更能说明求实和科学的态度。说明古人并没有把“筋”简单化地看成“经”,也就是说“经”来源于“筋“,却高于“筋”

所以“经”具备了一种极其可贵的“艺术”的品质,它结合了古人高度的想象、推理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如果把“经”单纯理解为“筋”,那么古人最多也就停留在现代西方医学解剖层次,不可能更上一层楼,在思维层面接近人体科学的顶峰,而是自己套住了自己,就像当今“经络有无”课题的研究者,如同“盲人摸象” 一般。这一部分其实就接近“经络有无物理实质”的核心问题了。

 

从这一点上看,用现在的科研标准,古人是头脑清晰、客观准确、不妄下定论的严谨之人。

 

现在我根据以上的推论作如下的进一步分析:

 

“筋”不是“经、络”概念中的“经”。但是“经”就在“筋”的旁边,它的物理结构“是且只能是”一种,即:主要由人体筋和筋膜延伸组织部分和临近的器官固定自身位置所依靠的各种隔膜结缔组织相互交织覆盖形成的复合的结缔组织结构,其中已经包含了“神经系统”的网络。需要指出的是,古人没有特意地强调“神经组织”的功能并单独为此写一章来讨论。但是独创的“经”的概念其实已经包含了现代医学明确“神经系统”的功能和内涵。这也是有的经络研究者发现它们十分类似,直接片面地将“经络”的物理结构等同于现代医学的“神经系统”的原因。

其实“神经”这个词就可以很好地解释古人的看法:“通神的经与络”。有人说古人不知道有神经系统,那是西方医学才发现和提出的,其实是不明白古人把它包含在了“经”的概念里,也就是把它看成是复合在“经膜”系统中的一种“能够更完整、更强烈地表达某些特殊功能和神采的肌体功能的经”。由此看来,把“神经”一词让西医无偿占用真是可惜的很,因为西医的单词“nerves”只能表达“紧张或相关信号的传递”,缺少了中医思想里最深邃的“通神”的内涵。

所以“经、络”也就是连接人体的大块肌肉即所谓“分肉”、“筋”、“骨”、“皮”、“神经”之间的结缔组织的“末梢”延伸出来的松散的多层次筋膜的复合体系。它对应于自然形成的五脏六腑 (或六脏六腑) 之间的12 个最主要的内脏器官外表的“分界面”和自然形成的“路径”就是“经”。对应于其它次要组织之间的分界面和“路径”的就是“络”。

 

在这里还需要重点讨论一个问题:为什么《内经-灵枢》的作者在之前分章节论述了“经脉”、“经水”、“经筋|”、“脉度”、“骨度”以及“经别”,却没有在“经神”(我临时自定义的)这个问题上深入下去讨论“神经系统”与“经、络”的关系,或者给后人一个明确的定论?是他们都高度近视没有看到人体存在一套明显的身上的“神经系统”吗?当然不是,因为虽然神经网络遍布全身,有时细微用肉眼观察较为困难,但是人体通过脊柱两旁分支的主干神经网以及通往大腿的坐骨神经是十分明显的,古人在解剖时一定是注意到了,而且明白了这是一种非常“敏感”的“经”,不可触碰,它在人体全身及四肢运动中的发挥着的决定性作用。

 

(未完待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84912-1113852.html

上一篇:论“经络”的物理存在(6)
下一篇:论“经络”的物理存在(8)-小结篇
收藏 IP: 70.30.77.*|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6: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