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JINGYI201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JINGYI2018

博文

论“经络”的物理存在(8)-小结篇

已有 2301 次阅读 2018-5-28 05:42 |个人分类:中医理论基本问题|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所以目前认真学习过《黄帝内经》且具有一定针灸基础的中医针刺亲身实践者都能体会到并明白一个原则,即:针刺的最佳位置应该在“筋间、骨缝间、分肉之间、脉(血管)之间、神经之间”,就是因为尽量不要伤及到它们而给病家造成痛苦,特别是尽量不要伤到“分肉、伤到“筋”,更不要伤到“神经”!因为老百姓都知道“伤筋动骨100天”,伤到“主干神经、中枢神经系统”则有可能危及正常的生理活动乃至生命。

而经、络自然呈现的连续“沟壑和分界面”所在的位置刚好符合、满足这个要求。所以站在古人的角度可以设想,他们认为“经、络”这个概念与“分肉”、“筋”、“骨”、“皮”以及 “筋经的某一部分(神经)”都有直接的关系,它们是连结人体的“固体”组成部分,也是“阳”所表达的功能所依据的物理基础的总和。而相对应的“液体”成分,即脉(血管)和淋巴管、各种组织纤维中的 “血液和精、津等体液”则是 “阴”。二者之和即 “经(络)、脉”与各自对应的“五(六)脏六腑则构成了完整的人体器官、组织结构并最终能够实现《黄帝内经》所阐述的“决生死、处百病”的功能。还有一个中间产物是“气体”,需要随后重点及进行讨论。

 

再回到核心问题,古人为什么淡化了“神经”的作用而将它归并入了经筋和筋膜?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古人虽然感受到了或领悟了“筋经”之中复合的“神经”具有一种“通神”的功能,但是却无法解释为什么它会具有这样的功能。因为中国古人崇尚“天人合一”的境界并且因此创造了纵贯天、人、地的“申”字和带有祈祷、祭天意味的“神”字,并早已感知到了“电”或者“雷电”的自然存在和强大力量以及它与人类的生存十分密切的关系,明白了“通神”与“来电”之间具有一种奇妙的关联,但又不能完全等同,所以在造字时把“申”的脚给“弯”过来变成“电”表明他们还没有“转过这个弯”、彻底“想通”这件事(我自己的想象)。这是完全合理而且合乎逻辑的,因为人类真正懂得“电”的本质和“生物电”、“脑电波”等等概念是在《黄帝内经》诞生1800多年后的近代科学诞生的年代了。这也是将“歧伯“困惑住了的根本原因,使他老人家在“黄帝”的不断追问下,不得不顾左右而言它,将整个《灵枢》后面的部分向纯针、灸使用技巧和经验的总结方面展开和推进。

 

我们应该能够理解这是《黄帝内经》的作者在背后用主动、隐含的手法铺展全文,有意地引出问题并讨论问题,以表达如下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要树立中华医学智慧的代表“歧伯”的光辉旗帜与至尊的形象,要给若干年或者千年以后那些相信中国传统医学的医家和中医爱好者以及各阶层的反对中医理论人士表达出这样一种观点,就是:“经、络通神与来电的问题我们已经考虑到了,虽然解释的不够圆满,但是基于我们当前的认识水平所包括的“理”和“法”已经足够指导诸位的具体实践了。 所以对于各位后世医家来说今后最重要的是在“歧伯”已经明确的理论、方法的指导下,发展出各自最有效的“方”和“药”,尽可能为你们当时的病家解难,不要拘泥于个别词句,理解精神,治病救人为第一要务,灵活创造各自面对的病症的解决方法;另一方面,如暂时不能解释这个核心理论问题,不要随心所欲、胡乱逞强,就留给有足够智慧的后人去解决吧”。

 

通过现代医学人体解剖的成果,我们可以明白人体的任何动作都是由:大脑高级神经系统和脊髓低级中枢神经系统二者共同通过“主、副交感神经系统网”传递到“筋和筋膜”,再通过各种层次的“筋膜”传递到肌肉的各种层次的“肌肉纤维组织(各级层次的分肉)”,最后通过“筋”和“肌肉”的收缩带动“骨”的运动来完成的。所以“神经”是一种更加细小或粗大的、高强度的、具有更高导电(通神)效率并能够快速传递电脉冲信号的“筋”的组织结构之一,针刺时要尽量避开,不可损伤。所以古人并没有重点强调“神经”,只是把它归于“经、络”这个大范围的概念。因为在“经、络”上是要完成大量的“针刺”任务,所以人体主要的“神经”网络是必须要尽量避开的,对比中医人体经络穴位图和现代医学神经解剖图可以看到二者十分类似、相近但仍然存在有明显的不同,而这也是区别“上医”和“粗工”的一个十分明确的标准。

因此将中国传统医学“经、络”用现代医学已经明确的“结缔组织、神经系统”的公认成熟理论来“标定”,就可以得到明确的概念:“经络”这个中国传统医学原创的“路径和分界面”概念的物理存在实际上就是:神经网络、筋膜结缔组织和相邻肌肉组织纤维的延伸组织部分的复合体,为了便于后面的继续讨论,我将这个复合体借用《黄帝内经》中出现过的“经膜”一词来定义,实际在前文中我已经提前使用过多次了。

(未完待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84912-1116036.html

上一篇:论“经络”的物理存在(7)-小结篇
下一篇:论“经络”的物理存在(9)-小结篇
收藏 IP: 70.30.77.*| 热度|

1 范振英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22: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