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liug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coliugy

博文

《汉武大帝》观后感,兼谈黄河流域生态文明的衰落

已有 6617 次阅读 2013-5-21 11:53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汉武大帝, 黄河流域生态, 匈奴


代匈奴图:横跨亚州的匈奴至今竟然没了踪迹,历史无情呐

偶然听到一曲蒙语歌曲《遥远的妈妈》,虽然听不懂歌词里唱的是什么,但歌曲情意绵绵,委婉动人,让人感受到独自一人立于天地之间的渺小与伟大。蒙语歌曲真是了不起,竟如此优美。蒙古草原能产生动人的音乐,不禁让我想起在那遥远的地方上的历史故事来。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好像越来越不喜欢外出旅行。有人说旅行是修行的过程,但我实在不愿看到世人的尔虞我诈,更不愿见证文化的丧失,古建筑的坍塌,环境的恶化。我没去过内蒙,没见过真正的大草原,也没有读过优美的蒙古族史书,甚至没见过蒙古美女长啥样。最接近草原的经历也只是曾经去过河北与内蒙交界处的坝上草原,总算是对草原有了一点点感性的认识。不过出于对民族文化和环境变迁的浓厚兴趣,我试图去了解发生在中亚大草原上的故事,理解草原文化的精彩故事。

前几天看了电视剧《汉武大帝》,剧中讲述了英明神武的汉武帝刘彻苦心经营六十载,与匈奴火拼,并最终拖垮了匈奴帝国。在观看这部荡气回肠的电视剧的同时,我们还顺带学习了汉代与匈奴间的地理关系。对照着《汉代匈奴图》,详细查看了电视剧中战争发生的地理位置等许多历史地理人文知识。对于我们年轻一代来说,中国的历史教育真真是愚民教育。早先一二十年的学习生涯中,只学会了死记硬背那些无聊的“历史知识”,竟然不会将心比心,用人文的思想去看待历史事件、人物和行为。等到成人之后,无奈精力和时间有限,只能通过电视剧来了解历史。在电视的虚构和现实之间,通过有限的眼界来构建自己的历史观。于我们这些早已熟悉美剧的青年人来说,《汉武大帝》拍的实在不咋地,除了对刘彻的塑造颇具特色外,其它历史人物基本上都是失败的。但与百家讲坛里对汉武帝的介绍来看,电视剧还是大体能传达出西汉早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从电视剧中大致可以了解一些西汉的轮廓,如汉代的政策、科技和社会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以及汉代与匈奴间的战争,最后如何影响到草原文明和中华民族等等。

从社会经济或学术上讲,汉朝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在“千古一帝”刘彻的带领下,取得了无以伦比的历史地位,不仅重创宿敌匈奴,还诞生了诸多显赫的历史人物,如外交官和科技孵化者张骞,最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极具创新意识的将军霍去病,以及细菌战的发明者中行悦,独尊儒术的董仲舒等等。在中国历史上,这些人都太了不起了。乃至到了今天,司马迁的记录、张骞引入的农作物、董仲舒的思想变革依然影响着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很多细节还很值得学术界去搞清楚。如汉学家李约瑟提出的“为什么汉代中国没有产生科学”的问题就是当今中国急需知道答案的重要课题。

汉武帝知人善任,能识人、能容人、能用人,从百家中吸收人才,不拘一格,建立了郡县制,却最终却独尊儒术,葬送了中国人的创新意识,并错过了科学的诞生。与汉代社会相比,当下中国社会逊色得多。不仅没有大思想家,艺术家,而且体制臃肿,手续繁琐,效率低下,但有一点与汉武帝作风十分相似。汉武帝个人虽然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精神,但其好大喜功的作风,某种程度上将自己(汉代)与对手(匈奴)的前途都给毁了。 

地理上看,黄河流域在汉代是两大文明的中心,鄂尔多斯和河西走廊是匈奴水草肥沃之地。黄河下游则是中华民族发源之地。汉匈之间的土地变化是农耕和游牧两种生产方式的对抗。黄河流域的生态变化,影响了两大文明兴衰与更迭。

 

历史上黄河数次改道,汉代之后水旱灾害频发,中下游人民之苦可见一斑

经历了六十多年的战争,匈奴和汉朝的经济都已经十分凋敝,而武帝为了巩固新夺取的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河西走廊和鄂尔多斯高原),大量移民戍边,开垦草原种植作物,最终导致黄河下游水旱频繁,整个黄河流域生态愈发恶化,拖垮了汉王朝。从地图上看,以蒙古人为主导的匈奴国土面积远超过汉王朝,包括现在的东北、内蒙,新疆,甘肃,宁夏等地,横跨欧亚,是个十分强大的帝国。历史人口考据,匈奴帝国拥有人口近200万(武帝时期汉朝人口约3400万,有人估计因战争死了1500万)。这样广袤的草原帝国匈奴,最终被彻底的瓦解,泯灭于历史的长河之中。 


赞美和讨论草原文明如何伟大的文章多如牛毛,这类文章其实质无非是夸赞曾经的游牧生活方式十分适应草原的生态环境,其中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更是所向披靡,打败了所有的民族。但若从生态环境承载文化的角度看,如今的草原游牧文明实在是一个悲剧的文明,草原系统也几近到了崩溃瓦解的边缘。科学时报王中宇先生的评论文章<<面对走向消亡的游牧文化--成、住、坏、空>>对草原自然系统与社会间关系进行了精彩的论述。他认为,清朝对蒙古的政策是真正瓦解整个草原游牧文化的关键因素。清朝对蒙古实行的是众建崇释政策,一方面让蒙古人定居下来,放弃游牧生活习惯,另一方面让蒙古族改信信喇嘛教,花钱供养一些闲人,加剧了社会负担。另外大量移民戍边,开垦荒地,变游牧为农耕。这些原因都是瓦解草原文明的重要因素。然而从《汉武大帝》中能明显的感觉到,随着汉朝军队的北上,黄河中上游大量草原的收复,移民开垦,将游牧变为农耕,草原的生态环境的恶化就已经大规模开始了。草原环境的恶化和黄河流域的环境大规模恶化并非源于明清,而是汉代。


对此,我查阅了许多环境史方面的资料。中国环境史学家、农史学家和地理研究者对这些问题还是论著颇丰了,特别是对围绕着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和水旱灾害的资料挺丰富的,一些例子如毛乌素沙漠的形成原因更是经典中的经典。阅读之后,让人有种醍醐灌顶,相恨见晚之感。个人觉得应该有高人出来把这个案例理顺,将其写入环境或生态类书籍的教科书中,让大学生对中国文明与环境间的关系有所了解。


 

NASA检测到的黄河三角洲,89-09年三角洲变化明显(自NASA

至此,插两个我最感兴趣的故事。一是《汉代黄河流域麦作发展的环境因素与技术影响》一文中讲述了汉代冬小麦推广的故事。小麦的起源问题还不是十分明了,但轮廓还是较清晰。小麦起源于中东,4000年前就传入了中国,但一直未得到推广。主要在黄河流域下游(华北平原)地区种植,并未在关中得到推广,可能的原因是冬小麦灌浆期需大量水分,而关中水利条件不好。来自河北的董仲舒,家乡种植小麦很多,他掌权后,建议在关中和新夺取的草原地区大量推广冬小麦。这种农业政策与现代各种生态农业的科技政策一样,约摸也是拍脑袋决定的。结果是黄河中上游许多半干旱地区的草原被开垦成农地,生态急速恶化,最终导致黄河泥沙淤积,下游河水泛滥成灾(当然,后来通过水利和农耕技术改进,冬小麦得以在黄河流域推广,这另当别论)。汉代以后,黄河流域水旱灾害成了历朝历代最头疼的问题,伴随着水旱灾害的蝗灾也频频爆发,粮食危机最终往往是引发社会动荡的导火索。《看历史》杂志回顾1942河南大饥荒专刊中,甚至将民国政府的倒台也包括了进来,阐述了黄河水旱灾的恶劣后果。


另一个经典是毛乌素沙漠的形成与变迁。毛乌素沙漠(Mu Us Desert)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与中原多省相接,现为中国四大沙漠之一,其形成成因是学术界最为关心的问题。公认的观点是毛乌素沙漠的绝大部分地方,在古代曾经水草丰美,曾是匈奴民族的政治和经济中心。西汉大规模用兵后,夺取了鄂尔多斯高原,并开始垦殖。后经不合理开垦、气候变迁和战乱,大约自唐代开始有积沙,至明清时已形成茫茫大漠。 


通过《汉武大帝》,我开始喜欢上了汉朝的历史。围绕着农耕界线的北上和草原的退化,两个文化的相互影响。匈奴时期,草原生态得以保护,黄河下游水灾相对稳定,但时常发动南下的战争,侵扰骄傲的汉人,最终导致武帝大举北上,击垮了匈奴,同时也破坏了黄河流域的生态屏障,让下游人民受难,社会经济和政治最终形成循环,直到今日依然难以从不断崩溃的阴影中走出来。


汉武帝刘彻晚年突然意识到民生凋敝之深,罪孽之重,曾经的叱咤风云、呼风唤雨竟显得那么苍白,孤独的他终究明白了一个道理--“一切事物都不是一人之力就可以掌控的”。生态恶化是全球性的问题,至今依然是无解的社会问题,思想界和科学界都拿不出什么大招来应对。现如今,很多人推崇老庄思想,认为道家的理念是现代社会摆脱环境问题的最终出路。这不禁让人想起武帝少年之时与窦太后的斗争,早期的汉朝推崇“无为”的治国理念,最终被汉武帝摧毁,并开启了独尊儒术的历史传统。只可惜历史没有如果,不能重来,不过后人当以史为鉴,勿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汉朝的思想,政策、技术和环境问题对后世影响很深,当然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还真是值得细细品玩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0114-692023.html

上一篇:深夜杂谈(印度的高仿制药 中国的东亚病夫)
下一篇:科学家是如何看NBA的
收藏 IP: 159.226.249.*| 热度|

4 郑小康 戴小华 潘勃 chenhuanshe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5 00: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