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锦清的博客天地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angjinqin 写博客我是小学生,向网友学习,建设和谐友谊乐观豁达的博客天地

博文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参观中国实验快堆, 赞扬中国核能发展前景

已有 6001 次阅读 2009-11-13 19:26 |个人分类:信息交流|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比尔-盖茨, 中国实验快堆, 核能发展前景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参观中国实验快堆

赞扬中国核能发展前景

          方锦清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据我院新闻中心院网报道,我这里就个人观感,仅仅予以简要评述如下。

2009115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迎来了微软创始人、前总裁比尔•盖茨一行稀客来访,由中核集团公司核科技委副主任和我院主要领导热情接待了比尔•盖茨一行。陪同比尔•盖茨前来有高智发明总裁、前微软首席技术官内森•梅尔沃德,泰拉能源总裁季•约翰,厦门大学特聘教授、能源研究院院长、泰拉能源亚洲发展总裁李宁,高智发明中国总裁严圣等。

微软公司是中核集团公司信息化发展的一个战略伙伴,曾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比尔•盖茨先生此次来访预示着将来在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的研发方面还会有更加广阔的合作空间。鉴于我院是我国唯一的快堆设计研究、科研和工程实施的基地,泰拉能源亚洲发展对与我院的合作予以高度重视,先后于今年9月和10月两次来访并就合作事宜进行商议,在此基础上促成了比尔•盖茨对我院的访问。这对于我院是一个利好的征兆.

我认为,这次访问的主要收获,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1)比尔•盖茨对发展中国快堆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当他们一行参观即将达临界的中国实验快堆大厅和主控室,工程部总工程师徐銤向比尔·盖茨一行介绍了中国实验快堆,比尔•盖茨表现了浓厚的兴趣,他边听介绍,边仔细观看,边提出相关的技术问题进行讨论。参观之后,比尔•盖茨欣然提笔写下了:祝贺你们取得的巨大成绩,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Congratulations on your great achievement. I am very impressed)。这对中国实验快堆是一个鼓舞和促进

2)双方领导就行波快堆进行了技术交流,并在此前双方会谈所达成的纪要上完成了签字。说明今后将有实质性合作.比尔•盖茨于2000年创立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投资参与了内森•梅尔沃德创立并经营的高智发明公司,泰拉能源为高智发明的第一个衍生公司,其主要发展方向是开发经济可持续的核能系统。目前泰拉能源正在开发行波快堆,这是一种新型的钠冷快堆,可以使裂变核能成为可持续千年使用的清洁、安全、经济的能源。我院将可能在这方面作出贡献.

    3)比尔•盖茨先生在我院阶梯教室发表了主题演讲。在演讲中,“中国实验快堆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对未来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一开场,比尔·盖茨就高度赞扬了快堆取得成绩,并阐述了自己对于核能的认识,指出:“正是由于我们在软件方面所取得的巨大进步使我相信科技可以改变世界,现在我的基金会支持能源领域的调研,而且我也相信能源领域最有潜力的就是核能,我对中国的绿色能源充满信心。”比尔•盖茨还回答了青年科技工作者提出的问题::“您怎样看待核能在中国的发展?”、“微软是否有计划涉足反应堆控制软件?”……。他肯定回答:“中国发展核能将对环境产生巨大影响。”、“我对中国发展绿色能源布满信念。”、“希望世界上更多的人能分享到中国的繁荣。”……他对我国核能的赞扬给我院特别是年轻一代一种很大鼓舞.

    演讲结束之后,赵院长向比尔•盖茨赠送了精美的中国实验快堆燃料组件模型。比尔•盖茨再次在留言簿上提笔写下了:中国实验快堆是一个巨大的成就!感谢你们的盛情款待(CEFR is a great achievement! Thank you for hosting to here)这再次肯定了中国实验快堆及其核能的发展美好前景

    从上可见,微软创始人、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深信不疑:核能是一种安全、清洁、高效的能源,在能源领域中最有发展潜力。因此,他亲自带领名下的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就把目光瞄向了核能领域,仔细参观了我国原子能事业的发祥地和综合核科技基地,为今后开辟了新的合作空间。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6190-270806.html

上一篇:原子能领域网络提纲与前苏联核武试验场纪实图片
下一篇:为什么和怎么看待“世界末日预言”这一不正常现象?
收藏 IP: .*| 热度|

1 rosejump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1 07: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