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MASS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ildlife331 空间,行走,阅读,书写

博文

另一种角度—再行青海

已有 3669 次阅读 2010-6-13 00:42 |个人分类:悠悠优游|系统分类:图片百科

第一次去青海约在三年前,小姑娘心情其实不好,懵懵懂懂地就闯了去:不过是想见见青海湖。一逗留就是一周,到处乱跑,从菜市场一直到产青稞酒的互助,从孟达天池到青海湖,还愣是在西宁狂走了两天。

这一次去之前更是不明所以:也不知道是老板好心放我和师姐去玩,直到见到老师一如既往地说他有事,才明白是我和师姐跟着一帮不会汉语的家伙,然后开始担心不会只有我们两个讲汉语。后来发现还行,最终是一半一半。

 

第一次坐飞机既不吓人也不难受,云海是有趣的,路上也晴朗,向下看到云彩和投在地面上的影子,让我明白仙剑三及以后的很多地图的灵感来自何处。飞机飞的可能是比较低,不仅能看到农田村庄,连高速公路上的车都能看到。

换了汽车后的路上时颇有些无趣的,比较靠近的公路处还称得上草原,而越往高处植被稀疏。景致远比不上从西宁到循化的那种斑斓与美丽,只有湟水河不时地出现,与这条路伴行着。直至后来能见到远处云雾下的雪山,大家才稍稍兴奋了些。青海湖是不声不响的出现的,不过是宁静到无波的水,让许多人失望了。

第一天吃了饭匆匆睡下,第二天起床是七点多,把厚重的窗帘拉开条缝,外面是一篇白光,明亮到无法分辨窗外的景物。

早餐简陋,是红黄色的花卷,鸡蛋和一些简单的小菜,唯独蛋黄我吃着十分香甜,据说是土鸡蛋。

 

天气晴好,第一站就去传说中的三块石,在码头换坐船,师姐神勇,抢到唯一能打开的窗口。可开了吹风看鸟。虽说船晃动的厉害,我和师姐还是被允许抓着东西上甲板晃悠了,水和天都蓝得彻底,中间是白而亮的雪山,据说是前日才下过雪。风奇大,感觉人要被吹走。但我们更热爱在甲板上吹风拍照。

最先出现在水面上的鸟是一对渔鸥,大而白,划破长空。然后就多起来了,黑色的鸬鹚,白色的渔鸥,单只,成对,或是排成一排。尤其是那种长队伍,动作错落有致,似有玄机。

鸟多了离三块石也就越来越近了,除了些棕头鸥和斑头雁外,三块石一边被渔鸥占据,另外一面是鸬鹚。游水的浮在水面上,随着水面来回晃动,就像一个个玩具。三块石是名副其实的石头,鸟儿主要以湟鱼为生。

船后来停在此岛旁边,所有人都到甲板上观鸟,聊天,吃零食。有只渔鸥绕着船转了N圈,不晓得有什么企图。

 

第二站是蛋岛,斑头雁的天下,也偶见漂亮的赤麻鸭和野生原鸽,挤得一塌糊涂。蛋岛只见蛋而看不幼鸟,说是一出壳就会飞去有草的地方觅食。另看到一只有巨肥的尾巴的狐狸,时而藏起来时而站起来向鸟群靠近,惊起了大批的鸟后又开始往回撤。工作人员说晚上等游客稀少就要把它解决了做标本。可怜的娃……

最后一站是鸬鹚岛的生态长廊。俄罗斯的什么什么松,据说不变形,不腐烂,反正花了六百多万。有意思的是传说中的鸬鹚岛:撒了芝麻的烧饼,爬了苍蝇的馒头,flies on bread。一只红色的赤麻鸭遗世独立地在湖边站着一动不动。意外收获一只奇呆的高原兔,个头小,灰色,据说可以抓着耳朵提起来。

而我和师姐吃完饭又出去小晃了一圈,我想要去看宾馆旁边的寺庙。阳光撒在草地上,金光闪闪,美妙而神秘。路上有骑着摩托车牧羊人,赶着一群羊儿从山上下来,沿路而走,一只小羊落在后面走错了路咩咩地叫着,可爱无比。但实在太冷……高原温差这个恐怖啊。

 

第二日五时出发,离开湖区的时候太阳还没有出来,只见东方的一片红光,依依不舍的,青海湖慢慢消失在我们眼前。

然后去的是塔尔寺,因为去过,不再有惊喜,商业化更浓。我还是喜欢第一次跟着藏族的同学来,拿着一袋子的哈达,新奇而宁静的感觉。而终于见到传说中的酥油花,太过华丽而失去吸引力。

 

PS:有几点我希望自己记得别人也知道。在草原上,狼毒花被认为是用于保护草原上的可爱花朵,可以防止过牧,而一旦过牧停止则自动衰退(学过兽医的会明白我为什么提它)。保护区的人感谢2005年的禽流感,如果没有当时的禽流感,没人会关注青海湖,关注可爱的鸟儿,关注湟鱼,而此刻的保护区肯定不会是现在的样子。青海湖的水位从2005年以来是在上升的,不时上升和下降,保护区认为这才是正常情况。

 

顺便宣传,由于玉树地震和世博会,今年青海旅游的人比较少,费用较低而质量高,有心的人抓紧时间去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8727-334903.html

上一篇:有关某圣战与其他
下一篇:唯一的二百五……
收藏 IP: .*| 热度|

4 梁进 张檀琴 唐常杰 秦川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5: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