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可变系多线矢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演绎矢算研究高速运动且有相互作用的问题所不可缺少!

博文

科学论据具体揭示引力不可能产生任何“波”,所谓测到的根本不是引力波

已有 2263 次阅读 2019-8-2 15:04 |个人分类:物理|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科学论据具体揭示引力不可能产生任何“波”,所谓测到的根本不是引力波

             中国科学院  力学研究所  吴中祥

         

科学论据具体揭示:引力不可能产生任何“波 ”。

LIGO和VIRGO所测得的,既非引力波,又非2个黑洞或与中子星合并必然产生的,大量频率的光波,并经数十亿光年各自红移后形成的光谱。

关键词:相对论,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可变系时空多线矢物理学,各种波的特性,各种力矢量的实际作用

1.  LIGO宣称探测到引力波,被国内、外广泛认为,证实了爱因斯坦存在“引力波”的重要预言

2016年2月11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以及“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的研究人员,在华盛顿举行记者会宣布他们利用LIGO探测器于2015年9月14日探测到来自于13亿年前,两个黑洞合并而产生的“引力波”信号。

因而,被国内、外广泛认为是证实了爱因斯坦存在“引力波”的重要预言。

2.     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的导出和存在“引力波”的预言

实际上,由于非惯性(有相互作用力)牵引运动系,有时空弯曲特性,欧基里得平直时空的闵可夫斯基矢量已不适用于时空各点。就不得不放弃使用欧基里得平直时空的矢量。

爱因斯坦创建的广义相对论,采用曲线坐标直接表达时空各点的位置,并找到数学中已发展了的黎曼空间微分几何、张量运算作为工具,利用黎曼时空“度规张量”的各“元”作为参量,建立相应的运动方程,类比由库伦(Coulomb)静电定律转变到马克斯威尔(Maxwell)方程组的变换规律, 由牛顿 (Newton) 引力定律转变为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

用以处理一些对于这些与“波”无关的引力问题,例如:牛顿理论与实测结果显著偏离而长期未能解决的(例如;水星近日点的进动);或者分别按两种理论,其结果有显著差异,且可提出实测检验、比较的,精细天体运动引力问题 (例如;光子在引力作用下频率的红移和运动方向的偏折),经实测检验,都表明:即使计及狭义相对论的效应,如果不计及时空的弯曲特性,都不能正确求得大时空范围内非惯性牵引运动系的运动规律。

因而,以上3项实测检验就成为广义相对论的3大验证。

爱因斯坦也确曾由此 “引力场方程” 得出过“存在引力波”的预言。

但是,不久,于193661日,爱因斯坦就与内森·罗森(Nathan Rosen)投稿给美国物理学会主办的《物理评论》期刊的,题为“Do Gravitational Waves Exist?(引力波存在吗?)”的学术论文,更正指出:“…,引力波并不存在,尽管在初级近似下它们的存在曾被认为是确定无疑的。这表明非线性的广义相对论波动场方程可以告诉我们更多东西,或者更确切地说,对我们的限制远多于我们迄今为止所相信的。”。

时任《物理评论》期刊主编的约翰·泰特(John T. Tate)将这篇重要的学术论文,交由普林斯顿大学副教授霍华德·罗伯逊(Howard P. Robertson)匿名审稿提出批评意见,请予修改,而爱因斯坦则愤怒地用德文写道:“亲爱的先生,我们(罗森先生和我)投稿给您是为了发表,并没有授权您在论文发表之前让任何专家过目。我认为没必要回复您的匿名专家那些无论如何都是错误的意见。基于这种情况,我宁愿把论文发表在其它地方…”,而把该文投稿给了《富兰克林研究所学报》。 收到该文校样后,爱因斯坦发现原稿有错,而对原“场方程”采用圆柱坐标变换,给出了圆柱型引力波的解,并将原稿文题,改为语气上缓和、弱化了些的“关于引力波(On Gravitational Waves)”发表,但仍然保留着原文的观点。

但是,由于相对论存在未能区分各种力的不同多线矢的不同特性的严重缺陷,并未能正确分析到,原“场方程”是:放弃矢量,类比由库伦(Coulomb)静电定律转变到马克斯威尔(Maxwell)方程组的变换规律,而建立 “非线性的广义相对论波动场方程”时,混进了实为电磁波特性的“更多东西”,而在193610月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为爱因斯坦安排的一个学术报告会上,演示了他和罗森的证明的“无效性”后,结束演讲时,却无可奈何地总结道:“如果你们问我引力波是否存在,我必须回答:我不知道。但这是一个极为有趣的问题。”,既不能肯定,也并未否定,他“引力波并不存在”的观点。

因此,以致许多科学家,仍然以为引力波的存在是确定无疑的。

3.引力不可能形成和产生任何波

    国际流行的观点认为:因为引力太小,所以,难于测到“引力波”。

按本人创建的可变系多线矢,具体推导可知:

6维时空自旋力2线矢点乘粒子运动的4维时空微分位置1线矢积分做功为常量,其空间部分为运动能;时轴部分为离心能,能形成不同能级,大量电中性粒子各在其间跃迁,而集体形成振动波,并辐射出相应的声子,大量声子时空相宇的统计,就形成声波。

6维时空电磁力2线矢点乘粒子运动的4维时空微分位置1线矢积分做功为常量,其空间部分为电能;时轴部分为磁能,能形成不同能级,大量带电粒子各在其间跃迁,而集体形成电磁波,并辐射出相应的光子,大量光子时空相宇的统计,就形成光波。

在强力作用下形成的激发态新粒子,经一定的驰豫时间后,在弱力作用下,转变为非激发态,而放出光子,大量光子在时空相宇统计就表现为光波。

12维时空强力和弱力22,1线矢点乘粒子运动的4维时空微分位置1线矢积分做功为常量。它们不含时的分量的做功得到的动能=含时的3个分量减少的结合能(=静止质量乘c^2),能量总和守恒。

粒子演变前后,粒子结合能总和的差值=释放光子的动能。大量光子时空相宇的统计,就形成光波。

任何“时空多线矢力”,都是相互作用的粒子间距离的函数,当粒子间距离的变化不大,即相应的力不大时,除引力外的其它各种力,就都有,粒子间相互作用力与粒子间距离成正比的弹性力方程。它们各分量的解,都是其相应的谐振子,相应的粒子就都集体表现出波的特性。

所谓“波”,都只是大量粒子在不同能态跃迁的集体震荡,或时空统计的几率分布,的表现。

但是,引力只是3维空间的力,粒子的引力运动方程,却只是:a=km/r(3)^2,由其相应矢量方程的相应初始和边界矢量条件,v(3)0r(3)0,积分,就只能解得:其各维运动轨迹为:圆锥曲线(椭圆、双曲线的一支、抛物线),或其特例(圆、直线)。而不可能同时形成或产生不同的能态或能级。

因此,除引力外,所有的力都可以有前述的各种方式,形成或产生各相应的“波”,只有引力,不同于其它各力, 不可能形成不同的能态或能级,因而,不能形成和产生任何波。

4. LIGO和VIRGO所测得的,既非引力波,又非2个黑洞或与中子星合并必然产生的,大量频率的光波,并经数十亿光年各自红移后形成的光谱。

LIGO和VIRGO采用的激光干涉仪原理设计的,能测得大范围的微弱振动,的灵敏设备,和逐次消除较强杂音,的方法,想用于探测所谓“引力波”。确实迄今已接收到共4次大范围的微弱振动信号的波形,就宣称它们是双黑洞或双中子星合并减少的静止质量,能形成的引力波

LIGO及其合作者是根据,他们设想的各种可能模式(例如:2个黑洞、2个中子星、黑洞与中子星,合并,能产生引力波),按爱因斯坦的非线性“引力场方程”导出的所谓“引力波”波形(但也都未说明,他们的那些模式,为什么能形成“引力波”),建立波形数据库。

1次是发现仪器探测到,并经滤过其它已知干扰处理后的波形,有0.5毫秒(ms)的一段,很像他们所设想“已知13亿年前,的两个黑洞融合模型”,按“引力场方程”计算出来的波形,就宣称:那是13亿年前,两个黑洞合并而产生的引力波信号。

无论他们根据什么模型、模式设计,由爱因斯坦按非惯性牵引运动有时空弯曲特性,放弃矢量,导出的非线性的广义相对论场方程,计算出的所谓“引力波”,

就只能是爱因斯坦指出,但因没有各类“多线矢”的矢算,而不能具体证明的,“更多东西”。

两个黑洞主要是在引力作用下互相绕着转动,像地球绕着太阳、月亮绕着地球,转动一样,并不形成或产生什么“波”。

13亿年前的那两个分别为29倍太阳质量与36倍太阳质量的黑洞,碰撞,融合,释放了3个太阳质量的能量成为一个62倍太阳质量的黑洞,其中各带电粒子,6维时空电磁力2线矢点乘粒子运动的4维时空微分位置1线矢积分做功为常量,其空间部分为电能;时轴部分为磁能,能形成不同能级,大量带电粒子各在其间跃迁,而集体形成电磁波,并辐射出相应的光子,大量光子时空相宇的统计,就形成光波;其中各电中性粒子,6维时空自旋力2线矢点乘粒子运动的4维时空微分位置1线矢积分做功为常量,其空间部分为运动能;时轴部分为离心能,能形成不同能级,大量电中性粒子各在其间跃迁,而集体形成振动波,并辐射出相应的声子,大量声子时空相宇的统计,就形成声波。

而振动波与声波,不可能经近似真空传送到观测点,在观测点,是探测不到的。

那丢失的质量,按照相对论,它只能是:其中的各基本粒子相互作用反应、演变,前后,其静止质量乘c^2的差值,所释放的“光波”。

这就必须考虑到碰撞过程中各种基本粒子演变可能产生的各种光子的所有频率,怎么可能仅在0.5毫秒(ms)的一段波形?!怎么就能判定它是两个黑洞合并所形成的波形?!

特别是,13亿年前传来的各光波频率,都有显著的各自不同的红移变化,而且,现在所使用的判定它们牵引运动红移量,只是仅在传送的初始阶段,近似平缓的直线,实际是双曲线随后急剧上升的一支,按通常“都普勒公式”如何能正确解决其变化后的波形?

仅由这几点,就足以判定:

他们的观测结果,既根本不可能是引力波也不可能是13亿年前,两个黑洞合并,而必然产生的大量频率,并经红移变化后的光波。

    LIGO宣称3次两个黑洞合并产生的“引力波”,分别是:

  亿年前  黑洞1    黑洞2    合并后   转变成光

          (太阳质量) (太阳质量) (太阳质量) (太阳质量)

1     13     29        36        62        3

2     14     14         8        21        1

3     30    31.2       19.4       49       1.6

其中,LIGO的第3次,VIRGO也测到。

    同样的理由,也足以判定:

他们观测的另外2次结果,也是,既根本不可能是引力波,甚至,也不可能是14亿、30亿,年前,两个黑洞合并,而必然产生的大量频率,并经红移变化后的光波。

而且,第23次都没有给出它们的波形与理论计算的比对。

可见,LIGO已心虚他们根据模型、模式设计,由爱因斯坦按非惯性牵引运动有时空弯曲特性,放弃矢量,导出的非线性的广义相对论场方程,计算出的所谓“引力波 ”波形,判定所探测到的是引力波是完全错误的。

而按以上的具体分析,就可以判定:

LIGO这3次所探测到的都不可能是所谓“引力波”,也都不是:各自的两个黑洞合并产生的光波。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6-1058905.html

    还有美媒报道:引力波数据现奇怪噪音引争论

一群独立物理学家在详细分析这些数据后发现了本不应存在的奇怪关联。丹麦尼尔斯·玻尔研究所的物理学家安德鲁·杰克逊称,这些麻烦的信号可能足以使整个发现受到质疑。

2017-07-12 13:14:12 来源:参考消息网

他们发现的问题,就更加表明本博主以上的分析、判定,的正确、重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6-1066210.html

在2017年8月17日,所谓“各种方法都测到黑洞与中子星合并产生的,引力波”的那次事件中,中国、德国、英国和法国等国的,全球约70个地面及空间望远镜从红外、X射线、紫外和射电波等波段开展观测,确认来自距地球约1.3亿光年的长蛇座内NGC4993星系的信号,确可肯定的只能是:来自该星系的“光波”,没有任何根据说明它是“引力波”。

所有信号的速度都不可能超过所在介质中的光速,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捕捉到的那个信号却比美国费米太空望远镜观测到的伽马射线暴信号早到了2秒,怎么会来自同一来源?怎么是“引力波”?!

     因此,LIGO与VIRGO这次测得的,可能仍然只能是:来自地球内部的某种作用产生的结果,恰巧 比来自长蛇座内NGC4993星系的“光波”信号早到2秒,而被国际流行“引力波”专家们误解为得到了他们一直孜孜以求,而实际并不存在的“引力波”至宝。又闹的一次大笑话。

这几次闹剧却引起这种国际流行笑话至今仍不断上演。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6-107743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6-1079032.html 

5.建议将这种能探测大范围微弱振动的设备及可逐次消除附近较强杂音的方法用于:及时探测和经常监控地球深处巨大能量变化规律、及其大范围传到地面附近的发展规律,研究各相应地区的地震预报

这种能探测到微弱振动的探测设备,并有可逐次消除附近较强杂音的方法,只能探测到微弱的振动波和声波,而太空是近似真空的,这种设备,不可能探测到太空传来的任何信息,当然不可能探测到太空传来的所谓“引力波”。

同时,明确地指出:

这种设备,配以可消除附近较强杂音的方法,却是极有利于对地球深处巨大能量变化规律、及其大范围传到地面附近的发展规律,的及时探测和经常监控。

因此,同时建议:采用此法经常探测、监控,分析、研究、总结地球深处巨大能量变化规律、及其大范围传到地面附近的发展规律,研究各相应地区的地震预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6-1192168.html

上一篇:从物质发展出意识,从客观发展出主观,就,也才,有主观意识的反作用
下一篇:因你博文的“评论”已被“关闭”请看我博文欢迎交流、讨论
收藏 IP: 114.254.44.*| 热度|

2 张国宏 马德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7: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