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谋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bseeker 图谋,为图书馆学情报学谋,为图书情报事业谋。

博文

储存图书馆,必须的? 精选

已有 7745 次阅读 2010-6-13 18:37 |个人分类:学海泛舟|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储存图书馆, 密集书库

    最近有几个发现,个人感觉很不安。
    发现之一,高校馆藏共同“富裕”。2009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出版了《建国60周年高校图书馆发展图册》。我特别留意了馆藏数据,发现大多数高校图书馆的纸质馆藏都超过100万册,很少有省属地方本科院校以上的级别的学校低于这个数字。据我了解,某省属地方本科院校,馆藏图书资料由2005年的55万册(印刷型)增加到2009年的128.79万册,生均藏书74册。像这样馆藏快速增长的学校,估计还有不少。
    发现之二,高校图书馆图书零借阅率比例甚高。据华中师范大学的统计,截至2009年年底有记录的馆藏文献量为198万余册,按当前有效读者37139人计算,每个读者拥有文献53.31册。2009年全年图书借出量超过53万册次。逐年统计法,运用公式:当年新进图书的零借阅(册书或种数)/当年新进馆图书总数(册数或种数)*100%,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主校区图书馆2005年-2008年每年进馆新书的零借阅种数分别为:2.68%;4.21%;11.4%;12.2%;零借阅率(册数)分别为:7.77%、11.1%、16.4%、36.4%。
    发现之三,储存图书馆(密集书库)建设的需求逾来逾迫切。国内储存图书馆典型:(1) 中科院成都文献中心储备书库;(2)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提存书库;(3)清华大学图书馆远程书库;(4)天津高等教育文献信息中心版本图书馆;(5)复旦大学江湾校区密集书库;(6)北京大学昌平储存图书馆(建于昌平校区,由原北大成教学院图书馆改建而成,使用面积约4000平方米,共有四个大的书库和三个面积各100平方米的报库组成,设计藏书量100多万册。)。中国矿业大学图书馆、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广东海洋大学图书馆、海南大学图书馆等高校图书馆近年建有密集书库。甚至有省属地方本科院校的图书馆新馆建设规划中设计有数千平方米的密集书库,据个人根据相关资料推算藏书量200万册绰绰有余。
    高校图书馆的藏书大大丰富了,馆藏空间越来越紧张了,文献剔除工作基本停止了,数字资源快速增长、数字图书馆迅速发展,即便是新馆建设空前活跃,似乎图书馆收藏空间的紧张状态也不见改善。近10年内有的高校图书馆经历了数次改建、扩建或者新建。
    储存图书馆或密集书库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储存图书馆或密集书库的建设成本不低(据悉,一般书库载重700公斤/平方米;密集书库载重1400公斤/平方米),储存图书馆还在馆舍、馆藏、排架、容量、管理、服务等方面具有特点。
    笔者以为,在当前的读者服务数字化网络化多元化的环境下,要协调好纸质文献与数字文献之间的关系,是该两条腿走路的时候。储存图书馆或密集书库的建设宜量力而行,不宜盲目跟风,比如由有保存使命的或有条件承担保存使命的图书馆去建。家家高校图书馆都来建,无此必要,倒是文献剔除工作应是图书馆的基础工作内容,不宜终止。
    以上浅见,姑妄言之,姑妄听之。不当之处,敬请海涵。如蒙教正,感谢之至!

相关资料
1 巩梅.储存图书馆的探索与尝试.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3):54-58
储存图书馆(Depository Library),又称贮存图书馆、储备图书馆、保存图书馆、寄存图书馆等,是指为了解决图书馆收藏空间的紧张状态,节省管理成本,提高图书馆空间和馆藏文献资源的利用率而设立的专门用于收藏利用率相对较低的文献资源,以备使用的图书馆。储存图书馆多采用密集货物储藏架(或者密集书架)和固定排架的方式,一般不直接对读者开放,只是在读者提出请求时才将文献运送到相关图书馆供读者阅览。
馆藏纸本文献资料的无线增长与馆舍空间的相对有限之间的矛盾在图书馆的发展中一直存在,即使是在数字资源无限增长、数字图书馆迅速发展的今天,图书馆借也在不断探索解决这一矛盾的途径。在实践中,世界各国的图书馆除了通过不段建设新馆来增加空间;通过文献剔除来缓解图书增长的速度;通过纸本文献数字化来保存文献、提供服务等途径外,也在通过不断建立储存图书馆来保存利用率相对较低的文献,并提供给读者使用。
国内储存图书馆典型:
(1) 中科院成都文献中心储备书库;(2)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提存书库;(3)清华大学图书馆远程书库;(4)天津高等教育文献信息中心版本图书馆;(5)复旦大学江湾校区密集书库;(6)北京大学昌平储存图书馆。建于昌平校区,由原北大成教学院图书馆改建而成,使用面积约4000平方米,共有四个大的书库和三个面积各100平方米的报库组成,设计藏书量100多万册。
2 章文浪.图书零借阅率的统计与分析——以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馆藏中文图书为例.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3):121-123
“据专家测算:中文文献的半衰期约为6年,外文文献的半衰期约为8年;基础学科文献的半衰期约为8-10年,医学文献的半衰期约为5年,工程技术约为3-5年,机械制造约为5年,金属学约为4年,等等。”
逐年统计法,运用公式:当年新进图书的零借阅(册书或种数)/当年新进馆图书总数(册数或种数)*100%。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主校区图书馆2005年-2008年每年进馆新书的零借阅种数分别为:2.68%;4.21%;11.4%;12.2%;零借阅率(册数)分别为:7.77%、11.1%、16.4%、36.4%。
3 密集书库资料辑.http://libseeker.bokee.com/viewdiary.49489220.html
4 第十五个世界读书日 图书馆发布2009年统计报告.
http://www.ccnu.edu.cn/xinxi/display.asp?id=8710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335154.html

上一篇:反对一稿多投不能仅靠作者自律
下一篇:高校图书馆印刷型馆藏利用情况调查与分析
收藏 IP: .*| 热度|

5 赵星 章成志 赵凤光 卜王辉 陈辉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2: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