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在城市里养蜂

已有 10143 次阅读 2018-9-8 05:49 |个人分类:他山之石|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在城市里养蜂

 

■武夷山

【他有一个反直觉的认识:在美国的城区,蜜蜂的日子比在乡村更好过。】

笔者在2005年发表的《学会算暗账》一文中,举了蜜蜂的生态贡献的典型例子。

“自然生态系统一直在为人类提供着服务,其实大自然是最终的服务经济。例如,蜜蜂对植物的天然授粉本来是不需要人来安排的。由于现代农业大大改变了生态系统的面貌,情况开始发生改变。在美国,果园主必须请蜂农带着蜂群来给果树授粉。20世纪90年代时,一个拥有约2500只蜜蜂的蜂农,给一个杏树园提供授粉服务,要收40至50美元的租金。现在,美国农民每年在这一类授粉服务上要花费1亿美元以上。这1亿美元只是生态系统价值的一个小小缩影。据美国马里兰大学生态经济学家1997年的估计,全球人造产品和人类服务的价值每年约180万亿美元,全球生态系统的价值则高达每年330万亿美元。”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昆虫学会传粉昆虫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科学网博主朱朝东2017年在接受采访时曾说,种植有花植物和提供蜂巢是欧美目前普遍施行的保护传粉蜜蜂的方法,但在中国还处于科学研究阶段。

下面,我来简介一下美国出现的一个新现象:在城市环境里提供蜂巢。

美国城市土地学会网站2018年8月27日发表Rachel Kaufman(蕾切尔·考夫曼)的文章,Helping Pollinators Thrive in a Greener Urban Ecosystem(《帮助传粉昆虫在更绿色的城市生态系统里生存繁荣》)。

美国波士顿的Best Bees Company(最佳蜜蜂公司)是2010年创办的,其业务是很多人根本想不到的——在城市里寻找适合养蜂的场所,比如绿化屋顶、行道树木和其他城市绿地。

该公司的创始人叫Noah Wilson-Rich(诺亚·威尔逊-里奇),是一名行为生态学家,他的博士论文做的是蜜蜂与黄蜂的抗病性。他有一个反直觉的认识:在美国的城区,蜜蜂的日子比在乡村更好过。

美国的乡村地区,尤其是农田地带,杀虫剂的使用量比城市大得多,因此给蜜蜂造成很大的威胁。另外,美国常常是大片耕地种植一个单一的品种,这不是蜜蜂喜欢的生活环境。而在城市里,野生和人工栽培的花卉、乔木和灌木的品种更多,蜜蜂在这里反而如鱼得水。

最佳蜜蜂公司所做的,就是为城市住宅拥有者提供和维护蜜蜂蜂巢及适合传粉昆虫繁衍的生境。目前,该公司在美国18个州开展了业务,在包括居民住宅、写字楼和宾馆在内的各种建筑物的平台、草坪和屋顶上维护着1000个蜜蜂蜂巢。威尔逊-里奇指出,蜜蜂最喜欢屋顶的环境。“屋顶是利用不足的资产。”他说。

比如,在著名的波士顿芬威棒球场一个露天看台背后有一处原先未加利用的屋顶平台,现在是最佳蜜蜂公司的养蜂场所。另外,该公司还在附近经营了一个农场,年产2700公斤的蔬菜。威尔逊-里奇说,“现在,在芬威球场的任何地方都能买到甘蓝了”。

该公司提供的是“交钥匙”解决方案,也就是说,房产拥有者不必亲自劳作,就能享用与蜜蜂相关的好处。这个“好处”,不仅仅是房产拥有者的良好感觉:我为营造良好生态环境作出了贡献。要知道,现在千禧一代的很多年轻人环保意识很强,屋顶蜂巢事实上能够成为住宅楼或写字楼的有力促销工具。波士顿有一家房地产信托投资机构叫Beacon Capital Partners(灯塔资产伙伴公司),专做写字楼生意。它请最佳蜂蜜公司为其灌制一些作为礼品的蜂蜜,他们在拜访写字楼客户或潜在客户的时候,顺手送一瓶蜂蜜。他们的体会是,这是很好的公关手段,给对方留下的印象比只递送名片要深刻得多。

Boston Properties(波士顿地产公司)也在与最佳蜂蜜公司合作,在其管辖的大楼顶部安放蜂巢。该公司可持续发展事业部主任Ben Myers(本·迈尔斯)说:“商业建筑的房顶一般布置着一些维修管道的出口、排风扇、机械设备等,房顶空间的利用普遍不足。楼顶安放蜂巢后,提升了楼顶的商业利用价值,有利于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形象,我们还收获了最甜蜜的蜂蜜产品。”

同时,最佳蜂蜜公司的每一个蜂巢还具有微型科学实验室的作用。养蜂者随访每一处蜂巢的时候,就将蜂群健康状况的数据上传到一个全国性的数据库。他们还收集关于蜜蜂种群、蜂蜜生产和蜜蜂疾病情况的其他信息,并通过小样本的蜂蜜来分析蜜蜂是从哪些植物获取蜜源的。一份蜂蜜样本所含有的花蜜可能来自周遭400多个植物品种!

《中国科学报》 (2018-09-07 第7版 作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133545.html

上一篇:若干年前对两篇论文稿的评审意见(二)
下一篇:第一次体验拔火罐----日记摘抄668
收藏 IP: 106.39.189.*| 热度|

13 郑永军 陈楷翰 俞立平 晏成和 杨正瓴 吕秀齐 黄永义 周忠浩 史晓雷 张珑 ljxm shenlu ncepuztf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6: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