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maoch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ongmaoch

博文

读《道德经》第五十七章:何谓“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已有 4857 次阅读 2020-12-15 12:45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读《道德经》第五十七章:何谓“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道德经》第五十七章原文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的含义是:常态、稳态;“”的含义是:突变、非常态。“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其含义是:治国是常态性作为,追求的稳定;“用兵”是不得已的非常态性作为,以非常态方式达成特定目标后,应恢复常态稳态。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的含义是:一个统治系统内,如果各种各样的要求繁多,那么民众就无所适从。

比照第十九章“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的论述,由此可见,本章“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的合理断句应为“人多伎巧、奇物滋起,(以致)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亦即,追求奇巧,是导致法令和盗贼滋生的根由。

    本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与第三十二章之“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宾”、第三十七章之“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所表达的含义基本相同。

我无为,而民自化”的含义是:统治者没有“教化民众”的作为的话,则民众自然而然地形成其秩序;“我好静,而民自正”的含义是:统治者偏好稳定收敛的社会系统的话,则民众的行为自然而然会选择倾向于稳态的行为;“我无事,而民自富”的含义是:统治者没有所谓的“国强民富”的追求的话,则民众自然而然会作出自己的合理选择;“我无欲,而民自朴”的含义是:统治者没有过多的欲求的话,则民众自然而然会倾向于简单的需求满足。“”在这里的含义相当于“收敛”;“”在这里的含义是“完备”;“”在这里是指倾向于满足“基本需求”的内在约束机制。

本章的哲学意涵:治国,当以常态、稳态为要,不可出“奇谋”以治国;用兵,则不得不用非常之策;统治,当以“无事”为常态,烽烟之事,只可用于不得已之时。如果统治者,总有各种各样的要求,那么被统治的民众则无所适从;如果民众不得不预备好出征的武器,那么意味着国家已经陷入昏乱境况;如果社会风气追求各种机巧之术,那么,就会出现各种闻所未闻的怪诞之事;如果法令过于苛刻严厉,那么将民不聊生而盗贼蜂起。统治者不生“教化民众”之念,则民众自然有序;如果统治者不滋无端之事,则民众可以常态生活;如果统治者不起“国强民富”之念,则民风自然淳朴。

转摘自《<道德经>新识及其生态文明启示》钟茂初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19年版https://item.jd.com/12623115.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51036-1262562.html

上一篇:读《道德经》第五十六章:何谓“玄同”?
下一篇:读《道德经》第五十八章:何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
收藏 IP: 111.163.121.*| 热度|

1 尤明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2: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