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置顶 · 故乡的麦田
热度 3 2021-4-4 10:16
我的故乡在北方山东的乡村,与邻村中间有一大片麦田,麦田南北窄,东西宽,田垄交错在麦田中,种着小麦时,绿意盎然;即便是小麦收割完,似乎也还有着无限活力。 每次回故乡,我都喜欢到麦田里走走,欣赏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奶奶告诉我,这儿种的是冬小麦,10月份播种,来年5月份收割,要经历一个冬天漫长的休眠期,度 ...
2643 次阅读|7 个评论 热度 3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刘秀梅 2024-9-4 19:32
晚春时节的江南,正值梅雨期,空中阴云密布,颇有 “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公园中的小路斗折蛇行,消失在无边的绿色的海洋中,无影无踪。 16岁的我,茫然地走在公园小路上,我多么盼望“柳暗花明”,但现实却恰如这沉闷的空气压抑着我。我挺不了身子,因为刚想抖擞精神就被残酷的现实折磨得气喘吁吁,甚至奄奄一 ...
1131 次阅读|没有评论
庄周与孟轲
热度 4 刘秀梅 2024-8-30 17:40
中华优秀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千秋流传,经万世磨砺,仍然熠熠生辉。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自成一家,各抒己见,探做人之理,求治世之道,庄子和孟子便是两位代表人物。庄子主张清静无为,天性自由,学做真人。孟子讲求仁义礼智,王道保民,仁政济世。两位先贤独树一帜,思想成就独步一时。斯人已逝,然时至 ...
1174 次阅读|8 个评论 热度 4
秋桐,可怜又可恨
热度 5 刘秀梅 2024-8-27 17:04
秋桐在《红楼梦》中的描写并不多,却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读罢秋桐,令人又怜又恨。怜者,缺少见识,头脑简单,心胸狭窄,鼠目寸光;恨者,搬弄是非,嫉妒心强,尖酸刻薄,斤斤计较,因小失大,粗俗撒野,因此被王熙凤作了杀人工具,最终被贾琏嫌弃。 秋桐,原是贾赦房中的丫鬟,贾琏偷娶尤二姐后,出门为贾赦办事 ...
1471 次阅读|10 个评论 热度 5
水稻开花了
热度 3 刘秀梅 2024-8-22 11:47
三伏未尽,今日处暑,骄阳高照,衣衫湿透。 弯腰低头,神情专注,最美的背影。 稻花飘香,孕育希望。 可爱的育种人,逐梦前行!
1123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3
浅谈王熙凤的“管家品格”
刘秀梅 2024-8-21 21:49
王熙凤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红楼梦》中的重要人物,属“金陵十二钗”正册,其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读者或讨厌她刁钻狠毒,或鄙视她“唯利是图”,或怜惜她“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在复杂的争议背后,不能否认她是贾府忠实而能干的“大管家”,其在管理贾府方面体现的“管家品质”深深打动着每一位读者,我 ...
1099 次阅读|没有评论
桥梁设计---我的梦想
热度 5 刘秀梅 2024-8-20 17:05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是1956年,中国第一座自主设计、修建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落成后,毛主席慷慨激昂,挥毫拨墨书写的豪情。桥,连通的是“相望不相识”的大江两岸,幽壑深谷,却也连接着我与梦想的彼岸。 我想以桥梁设计为专业,源于好奇与痴迷。在我第一次来到赣江边,望赣江滚滚流淌时,我注意到远 ...
1057 次阅读|14 个评论 热度 5
夯“本手”之基,绘“妙手”之章
刘秀梅 2024-8-20 16:38
“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是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而“俗手”却是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透过围棋看人生,便能发现其中丰富的启示。 “本手”是基础,只有对“本手”足够重视,日积月累,反复练习,深刻理解后才可能出现“妙手”之创造;而一味求 ...
797 次阅读|没有评论
赓续红歌精神,凝聚信仰力量
刘秀梅 2024-8-20 16:17
五四青年节前夕,宽阔明亮的荷韵楼,以“红歌精神代代传,强国有我向未来”为主题的校园红歌比赛正在激昂澎湃的歌声中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莲一学子以昂扬的精神风貌,唱出了对革命烈士的敬仰,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歌颂伟大的祖国,展现出新时代中国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报效祖国、施展抱负的决心。 相较 ...
656 次阅读|没有评论
祥林嫂时代,一去不复返 -----读《祝福》有感
热度 1 刘秀梅 2024-8-20 15:22
血荐轩辕,刀笔锋槊,投之雾夜,虽彷徨仍奔走呐喊,唤醒沉睡世人。这便是一代民族脊梁——鲁迅,在他创作的诸多揭示社会黑暗、引人深思、发人觉醒的作品中,《祝福》是其中代表作,通过塑造祥林嫂这个悲剧形象,他使读者感到酸楚同情的同时,也使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暴露无遗。 祥林嫂,这个不幸的,处于封建社会底 ...
775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运河之心•戴村坝
刘秀梅 2024-8-19 17:05
戴村坝横卧在山东省东平县汶水河道,始建于永乐九年(1411年),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它是以“引汶济运”的奇思妙想,保证了大运河的畅通,堪称中国古代非常伟大的水利奇观。 据记载,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后,为了实现南粮北运,在元代京杭运河的基础上,对重要河段进行了疏浚改造。当时,京杭运河的“制高点”和“ ...
763 次阅读|没有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4 05: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