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钟书先生生前读书无算。他是研究外国文学的,但是在他已经出版的著作中,却似乎没有多少直接研究外国文学的著作。这不能不说是他的一个遗憾。他身不由己,不是被借,就是被调,总干一些他不得不做的事情。但是,他一生中写了无数读书笔记,一万多页中文的,三万多页外文的。记得他写《管锥编》时,在干校时,全凭脑子的记忆。先是出版了三册本的,后来又补遗出五册本的。这些书稿,看上去不那么系统,不那么集中,但每一篇都是妙语连珠。他博闻强记,但并不光是因为他脑子里记忆力有多强,还是因为读的书多。读的书一多,就容易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钱先生有家学的熏陶,又有外文的训练,这样的机会,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遇到的。所以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每个时代的人也都有每个时代的人的机遇与幸运。这种机遇与幸运一旦错过,再也找不回来了。再怎么努力也没有用。遗憾就成为了必然。这肯定与文革中所造成的所有混乱都有关系,这样的事现在再怎么遗憾也解决不了。
钱先生读了一辈子的书,写了一辈子的笔记。虽然他有很多想做的事没有做成,但是这毕竟给我们留下来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其实对于这样的问题,有不少学者或者业内的人士都给出过许多答案。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其实,我更感觉,对于这个问题,即读书有什么用,跟人为什么要读书这个问题有点相似。再展开来想,这其实也跟人为什么活着这样的问题也有相似的地方。人为什么要活着,其实,这根本不是已经活着的人们自己能够解答的了的。因为人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并不是出于自己的主动和自愿,完全是不知不觉中就来到了这个世界上。所以为什么活着不是我们能回答的了的问题。我们所要回答的只能是我们能怎样活着这样一个问题。
读书有什么用这个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也不是我们自己能解答的了的。在我们读书之前,我们根本不知道读书有什么用,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读书。因为你如果不去读书,对这样的问题根本就没法回答。如果你还没有回答,就要先读书,那么就等于说,读书本身与是不是能回答这样的问题没有什么关系。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先把书本捧起来读上再说。或者说,我们根本无须回答读书有什么用,或者为什么读书,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直接去读就对了。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接下来的问题。读什么书和怎样读书。关于读什么书,其实也没有什么标准答案。但不读什么书,好像还有个一定的范围。但这样的范围似乎也不太能确定。比如,你说那些色情的书籍不能读。那么到底什么是色情的书,这些书为什么不能读?读了之后会有什么样的恶果?这些恶果真的会产生吗?《金瓶梅》算是色情的书吗?可是研究中国文学的特别是研究中国小说史的那就是非读不可的书籍。所以这种东西实在不那么容易确定。当然,那些完全赤裸裸的性描写,可能对于青少年来说有较大的毒害。这些书不光是不能读,根本就不应该允许出版。还有那些在网络上流行的教人自杀的东西,如果编辑成书,大约也是不能允许出版的,自然更不适宜人们阅读。
人们可以拿出很多说法,来说明那些东西不宜读,或者不宜多读,比如,有人就认为,那种快餐式的杂志,不宜读得太多。或许这些话也有道理。可是这种事实在不好勉强。你让年青人都一定要读《红楼梦》或者《约翰·克里斯朵夫》,那肯定有一大批年青人对这种书并没有多少兴趣。在没有兴趣的情况下,任何强制的结果都是适得其反。其实,那些所谓不宜阅读的书,其实在更多情况下,也不太能引起读者的兴趣。或者暂时有那么一点兴趣,时间一长,也就感觉乏味了。总是那么一套,没有什么新鲜劲儿,读着读着就肯定会扔到一边去了。
或许,我们可以对人们在阅读上给出一定的引导。但这种引导的效果如何,没人能说得清楚。我们来引导时的出发点固然都是好的。但是读者们会不会接受这样的引导,没有人能有更大的把握。读书的过程也像一个品尝菜肴的过程,吃得顺口的,会多吃几次。吃得不顺口的,尝一下就算了。当然,吃得再顺口,天天就是这些东西往嘴里塞,也有腻的时候。所以也需要换换口味。
只有读的书多了,自然就知道想读什么书,该读什么书,喜读什么书。也会摸索出怎样来读书。有的书,在读的时候,不由自主就想做一点笔记。而有的书,读了几下,就一翻而过。有的书,就会读很多遍。即使不做笔记,也喜欢读,即使对书里的内容也都比较熟悉了,仍然还是喜欢读。这其中有原因,也未必都能由读者说得清楚。
很多人,看到对某本书的介绍,就想找来读。或者借,或者买。可是一拿到手里,翻了一下,感觉似乎不是原来自己所感受到的那种渴望,于是就会兴趣索然。当然,也有的书刚读的时候,觉得没有多吸引人。但是读到一定的篇幅,会因为某些问题让自己有更深的感触,所以会引发更大的阅读兴趣,会一直把这本书读下去。
喜欢读书的人总会喜欢读书,不喜欢读书的人,是不是永远不会喜欢去读书呢?不知道,说不好。但是,只要有了读书的习惯,那么这样的人总是会继续喜欢读书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00: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