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sqhopeiggcas 天马行空,寻求真谛

博文

新进展【4】:乌鲁木齐一带应采取何种防震减灾措施?

已有 4304 次阅读 2015-12-13 10:36 |个人分类:强震预测|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乌鲁木齐, 防震减灾, 石河子地震区

我们已重命名哈密-阿勒泰-斋桑地震区(图1)为石河子地震区。秦四清等(2014a曾分析了该区未来震情,目前对该区主震事件判识有了新认识。依据我们对板内地震区强震孕育模式的理解(秦四清,2015bc),修订了CEDC给出的该区某些大(巨)震震级参数(表1)。

 


1 科什阿加赤与哈密-阿勒泰-斋桑地震区地震构造图

1 石河子地震区MS≥7.0级地震事件

编号

日期

纬度,经度(°)

深度(km)

CEDC

ISC

NEIC

顾功叙等(1983

修订值

1

1842-06-11

43.50,93.10

11.0

Ms7.0

 

 

 

——

2

1906-12-23

43.90,85.47

11.0

Ms7.7

Ms7.8

MW7.8

M8.0

Ms8.0

3

1914-08-05

43.30,93.10

11.0

Ms7.5

Ms7.4

MW7.3

M7.5

——

4

1931-08-11

46.80,89.90

11.0

Ms8.0

Ms7.9

MW7.9

M8.0

——

5

1931-08-18

47.20,90.00

11.0

Ms7.25

Ms7.2

MW7.1

M7.25

Ms7.2

6

1974-07-04

45.00,94.20

33.0

Ms7.1

Ms6.9(MOS)

Ms6.7

M7.1

Ms6.9

7

1990-06-14

47.90,85.09

57.0

Ms7.2

Ms6.9

MW6.6

 

Ms6.9

2示出了该地震区当前周期经误差修正后标志性地震事件之间的力学联系,可看出19061223日沙湾西南MS8.0级地震与1931811日富蕴MS8.0级地震,分别是第1锁固段在膨胀点和峰值强度点的标志性事件。根据秦四清等(2014b提出的主震事件判识原则,判断该区当前孕育周期存在第2锁固段,当其被加载至峰值强度点时,应有更大地震发生。需指出的是,191485日巴里坤MS7.5级地震,是1931年富蕴巨震前的1次显著preshock事件;1931818日富蕴MS7.2级地震,是该区第2锁固段向峰值强度点演化过程中的1次显著preshock事件。

截止到20151121日,该地震区CBS监测值约为1.06E+09J1/2,已接近临界值1.09E+09J1/2。对该地震区未来震情预测结果如下:震级:MS8.0~8.5震中位置:北纬43.7°,东经86.0°;震源深度:5~20km;发震时间窗口:中长期。预计向临界状态演化过程中,该区有可能发生MS6.6级左右的foreshock事件。我们将跟踪该地震区地震活动性动态,期望对震中位置和发震时间窗口有更准确的判断。


2 石河子地震区1737.12.28-2015.11.21之间CBS值与时间关系

(数据分析时选取MS≥6.0级地震事件;横坐标对应的时间减去3000年为实际年份;误差修正已被考虑)

乌鲁木齐、吐鲁番、哈密、石河子、克拉玛依、昌吉等市县位于该区,这些市县面临着临近巨震的威胁。这些地区的防震减灾应面对巨震做好准备工作,且已刻不容缓!

本文是地震预测学术研究结果,仅为学术交流之用,不作为地震预报的依据。任何人和单位不得复制、转载与外传该文,违者必究!

 

扩展阅读:

强震预测研究新进展【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935343.html

强震预测研究新进展【2】:楚雄地震区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75926&do=blog&id=941715

强震预测研究新进展【3】:盈江一带的强震只差“临门一脚”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75926&do=blog&id=941827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943048.html

上一篇:强震预测研究新进展【3】:盈江一带的强震只差“临门一脚”
下一篇:新进展【5】:普洱地震区孕育周期界定
收藏 IP: 159.226.119.*| 热度|

1 王少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6: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