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desig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updesign

博文

砌体结构如何抗巨震

已有 2834 次阅读 2014-5-2 12:16 |个人分类:02地震|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砌体, 巨震, 避难单元

近期看到夏洪流老师课题组做的关于砌体抗震的一些研究成果,颇有感慨:

看来砌体抗巨震必须进行改造成混合结构才能有效的防震减灾。



基于数值模拟的砌体结构倒塌影响因素分析及抗倒塌措施初探

【作者】 李佳

【导师】 夏洪流;

【作者基本信息】 重庆大学, 土木工程, 2013, 硕士

【摘要】 砌体结构是典型的脆性结构,在地震作用下,表现出较差的抗震性能,特别是在巨震作用下,砌体结构极易发生倒塌。为了改善砌体结构在巨震作用下的倒塌行为,使地震发生时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有必要对影响砌体结构倒塌行为的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并应该提出合理有效的措施改善砌体结构在巨震下的倒塌行为,使之产生相对合理的倒塌模式。本文选取适用于分析砌体结构的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通过设计典型砌体结构算例,选取合理的材料参数及设定材料失效准则,实现了砌体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倒塌仿真模拟。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取得成果如下:①本文按照现行设计规范基于多种影响因素建立典型砌体结构模型,对其在小、中、大、巨震下的抗震性能进行研究分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按照现行规范合理设计的的砌体结构是基本满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要求的,按照规范合理设计的砌体结构必须保证足够的承载力且必须设置合理的抗震构造措施;算例结构在相应巨震下全部发生倒塌,说明现行规范不能控制结构在巨震作用下的抗震行为。②本文所涉及的形状规则、强度和刚度分布均匀的砌体结构算例在巨震作用下发生连续倒塌的破坏模式,其倒塌过程的仿真模拟结果表现为:破坏首先从从门窗洞口等应力集中处开始,随着地震作用的增大,底层破坏加剧直至丧失承载力,底层破坏以后,上部结构随之发生坠落和破坏。③通过对比分析各个影响因素变化的算例模型在巨震下倒塌行为的异同,得出结论:砂浆强度、开洞率、窗间墙与窗下墙刚度比、高宽比、横墙开洞等因素的变化可以影响砌体结构各部位倒塌的时间,构造柱的设置可以增大砌体结构的整体变形能力并延缓结构倒塌的时间,但是两者均不能很好的改善砌体结构易发生连续倒塌的破坏模式。④本文基于以上分析并综合关于砌体结构鲁棒性的研究,提出设置钢筋混凝土避难单元对砌体结构在巨震下的倒塌行为进行改善,并设计对比算例验证了其有效性。 还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58553-790613.html

上一篇:从117到中国尊 —姚攀峰工程实践及前沿研究
下一篇:老顽童-汪大绥大师
收藏 IP: 210.56.223.*| 热度|

1 王小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9 02: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