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anxum

博文

由韩国海难逃生联想到对安全意识的理解

已有 5474 次阅读 2014-4-18 16:11 |个人分类:广义安全观|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安全意识, 韩国海难, 客轮沉没


由韩国海难逃生联想到什么是安全意识

140418 李健

韩国SSTV网站报道,韩国“岁月号”客轮海难唯一一名遇难船员、22岁的朴智英“比船长更像船长”(针对船长弃船逃生而言)。朴智英直到最后都在船内进行逃生指导,并告诉乘客们船体构造。。。。。。美国CNN报道,韩沉没轮船救生艇未发挥作用,或仅一只启用。根据视频显示,至少有12只救生艇仍被系在沉没客船上,而这些救生船上有救生衣。。。。。。韩国朝鲜日报报道,出事客轮高达数层,船内结构复杂,仓促间很难找到逃生通道。海难发生后,由于熟悉船的构造,船长和其他船员比很多乘客先下到救难艇。。。。。。


“岁月号”乘客被动应对,不熟悉逃生路线,12只救生艇未用上。。。

“岁月号”从早上8点58分发生浸水并发出第一声求救信号,2小时后沉入大海,这2小时期间,理论上完全有逃生反应时间,但475名乘客为什么还有近300人失踪?从以上报道推测,乘客上船后,船员或许没有象飞机一样给乘客做详细的逃生说明和演练,或至少说明不详细。大多乘客对逃生路线不熟悉,只是被动地听从船上或是错误的广播“指挥”。

乘客听从船上广播指挥(换我也可能会),这完全可以理解。但做个假设,假设上船时,即使船员对逃生说明不详细,乘客如“有意识”主动追问最基本的救生衣在哪,逃生路线如何走(甚至自己模拟演练一遍),应急时救生艇在哪、如何用等等问题,沉船失踪人员或许没那么多。当然这只是假设了,接下来,但愿能有更多的生命被拯救。。。。。。

 

由上面说的“岁月号”乘客被动逃生,联想到人的安全意识,这个似乎很空洞的话题。

“没人要我们穿救生衣”,但受伤的是自己

2012年4月4日发生在苏州太湖快艇事故,由于快艇与一艘货船拖曳的缆绳相撞,造成船上4名大学生落水身亡。后来遇难学生的同学说,“船上放着救生衣,但没人要我们穿上”(似乎在指责船主)。2013年9月9日江苏如东发生一起游艇倾覆事故,一家9口4人遇难,事后调查发现游客都未穿救生衣(也许理由也是“没人要我们穿”)。倒是,事故后处理,游客未穿救生衣肯定是船主违规肇事的一大罪状,游客并不会为此担责(理由是“没人要我们穿”)!

问题是,船主未提醒游客穿救生衣,游客就不穿吗?“是他的错,不是我的错吗”?所以俺不同意那位同学的说法。即使船主把船上救生衣当应付检查的摆设,缺乏安全意识,乘客也应要求穿上,上游艇穿救生衣是自己爱护自己生命的起码认识!自身的安全可不能全都让别人替你负责,万一别人不替你负责呢?!这是人潜在的安全意识问题。

乘车不系安全带,被甩出。。。

再联想到乘车系不系安全带,有多少交通事故本可以减少或避免伤亡,但由于乘客不系安全带,发生车祸时有很多人是被甩出车外身亡,这是车祸背后隐藏的二次伤害问题。这也是安全意识问题。

客房舒适·WIFI与逃生通道/永远的家庭应急包

再再联想到看过的中国安全生产报一篇文章(作者朱凯),是说日本人的安全意识问题。大多日本人入住酒店后第一件事,先查看酒店应急通道怎么走,而不只是关心客房舒不舒服、有没有WIFI。。。日本人家居备品里永远都有一个应急包,手摇发电收音机、瓶装水、饼干、泡面一个都不能少。。。


如果“岁月号”乘客上船后“主动”了解逃生路线,如果苏州太湖和江苏如东游客“主动”穿上救生衣,如果乘车“主动”系上安全带,如果象处于地震多发带的日本人一样有较强的危机意识。。。预想可能出现的问题,保持时刻小心,这就是安全意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03722-786221.html

上一篇:消防员英勇?鲁莽?
下一篇:有限空间事故频发,北京管理模式应在全国推广
收藏 IP: 60.19.140.*| 热度|

7 何伟 张媛媛 曹建军 张忆文 赵美娣 尤明庆 汪晓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7: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