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漫漫其修远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pd55 追求科学,勇于探索,苦海无涯,愿作小舟。

博文

桑格人才链中的师承“双”效应 精选

已有 11485 次阅读 2013-11-29 16:30 |个人分类:新观察|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诺贝尔奖, 桑格, 师承效应

桑格人才链中的师承“双”效应

诸平

名师出高徒的道理众所周知。纵观历史文明的长河,就会发现人才链和人才群的崛起,名师的指点起着不可忽视的主要作用。20世纪最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190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欧内斯特•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1871-1937Chemistry 1908除了放射性原子结构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被称为是近代原子核物理学之父之外,他以自己的渊博学识和人格魅力,培育和影响了年轻一代,可谓是“桃李满天下”。在卢瑟福的悉心培养下,他有多个学生和助手获得了诺贝尔奖(见表1)

1卢瑟福人才群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编号

获奖者

获奖时间及类别

与卢瑟福的关系

1

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1871-1937

Chemistry  1908

 

2

索迪Frederick  Soddy1877-1956

Chemistry  1921

助手

3

阿斯顿Francis  William Aston1877-1945

Chemistry  1922

学生

4

玻尔Niels  Henrik David Bohr1885-1962

Physics  1922

学生

5

威尔逊Charles  T. R. Wilson1869-1959

Physics  1927

助手

6

查德威克James  Chadwick1891-1974

Physics  1935

学生

7

布莱克特Patrick  M. S. Blackett1897-1974

Physics  1948

助手

8

科克拉夫特John  D. Cockcroft1897-1967

Physics  1951

学生

9

瓦耳顿Ernest  T. S. Walton1903-1995

Physics  1951

学生

10

卡皮茨Pyotr  L. Kapitsa1894-1984

 Physics  1978

学生

因此可见,人才的成长和崛起,名师的指点极为重要,科学史证明杰出的科学家不仅将知识才能、研究问题的思维方法传授给学生,而且他们的高尚品质、非凡气质以及科学魅力也会对学生产生深刻地影响。其实师徒型的人才群和人才链有两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纵向的名师楷模影响,使师承效应成为加速了人才的成长的正向催化剂。另一方面是横向影响,不同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的人聚集在一起,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互相切磋、互相砥砺、不断进取、共同提高。使人才的互补效应得到充分发挥,有利于加深和扩大人才的知识域。

英国生物化学家、两次诺贝尔化学奖得主(Chemistry1958 & Chemistry1980)、基因组学研究先驱弗雷德里克·桑格Frederick Sanger1918-2013)于20131119在英国剑桥逝世,享年95岁。许多媒体对此均有报道,如除了剑桥大学对外发布讣告之外,美国化学会《化学与工程新闻》(C&EN)周刊、《剑桥新闻》(CambridgeNews)、科学网等已有相关报道。伟人离开人世,他留给我们的究竟有哪些值得怀念和借鉴的经验教训,本文主要是以弗雷德里克·桑格为中心,对其导师和他培养的研究生入手进行简要归纳总结,谈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师承效应,供大家参考。


弗雷德里克·桑格Frederick Sanger1918-2013

1 两位诺奖得主点迷津,徒孙一人获双奖

2 桑格弟子双人获诺奖

3 徒子徒孙双人同时获诺奖

更多信息请浏览解密名师出高徒:桑格师徒五辈“连环”获诺奖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2210-745754.html

上一篇:Stephen F Altschul:BLAST算法的奠基者及其他
下一篇:MR2013年11月份数论最新文献题录(附件257条)
收藏 IP: 61.134.23.*| 热度|

18 张鹏举 曹聪 曹建军 罗帆 林涛 武夷山 姚远 苏光松 强涛 刘淼 李宇斌 陈冬生 徐传胜 邓泮 liangzx xuexiyanjiu yunmu clp286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4: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