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科苑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kysdc 地球科学苑-地学科普与地质灾害

博文

雨痕的不均匀分布及视觉错误——答张学文老师 精选

已有 11697 次阅读 2013-11-17 07:37 |个人分类:地学科普|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雨痕, 视觉错误

《“泥裂”的科普——兼解嵇少丞教授的一个疑惑》(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317-742043.html)的博文评论中,张学文老师问:(1)那篇博文图10中的小点,即苏教授的雨痕,为什么集中在泥列现象附近而波浪部分基本没有?(2)再就是这些圆点究竟是凸的圆帽还是瘪下去的圆坑?

张老师的问题无法在回复中简单解释,考虑到别的博友也大致表述了类似的疑问,故专门撰文解答。

(1)雨痕为什么集中在泥列现象附近而波浪部分基本没有?

上篇博文中,我解释了泥裂环境下雨痕分布不均匀的原因:泥裂环境(汇水盆地或凹坑)接收雨水然后蒸发时,因盆地的深度、不同粒度的沉积物的分布等不均匀,伴随水体蒸发形成的泥裂经常不是同时形成的。在下阵雨时,盆地周边干硬的部分和尚在水下的没有暴露地表的部分往往不易形成并保存雨痕,只有恰到好处的软泥上才能保留。

下图即是原文中的图10,是在张掖丹霞景区中一个小的阵发性流水的河床上拍的。形成波痕的地方,地势比形成干裂的地势高。河水断流后,处于高地势的波痕很快变干,特别是位于波峰处的砂泥变干的过程很快。而位于波谷处的砂泥因含水多、沉积物的粒度细,变干过程稍长,并形成了小的泥裂。从照片的颜色可以轻易判断右下方砾石周围的“泥巴”还没有干透。而阵雨发生于有些沉积物已经变干、有些仍处于湿泥状态下。因此,雨痕的分布就显得不均匀,并且主要分布在泥裂附近。应该说,这张照片可认为是呈现波痕、雨痕、泥裂之间各种复杂关系的典型照片。

上篇博文中的图10

 

(2)这些圆点究竟是凸的圆帽还是瘪下去的圆坑?

   现在的沉积物表面形成的雨痕100%是瘪下去的圆坑,不可能是凸的圆帽。

那么,为什么有些雨痕照片看起来像是凸的圆帽

这其实是视觉错误

关于视觉错误,网上有很多文章介绍和有趣的图片。

例如,下面这张图片来自新浪网“汉彬的八十岁眼睛看世界”。80多岁的汉彬先生写了一篇很不错的短文:“视觉的错误欺骗了你”(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320aa40100icvl.html)。

图片来自新浪网“汉彬的八十岁眼睛看世界” 

图一和图二都是同一张月球表面照片,只不过是两张照片颠倒放置。第一张你看到的是凹陷的环形殒石冲坑,第二张看到的确是凸起来的圆形山包。当你转动照片时,视觉形像也会产生凹凸的交替变换,每转-周变换两次。有时看到像殒石坑,有时又像山包,视觉在之间跳动,这都是幻觉。为什么会产生相反的视觉变化呢?原因是照片为二维图像(平面图像),没有立体感,不能判别出三维立体景物的真实形像,只能从心理上去猜测,你认为是什么,就会出现什么的视觉。只有用双目同时观察某一实体时,才有三维立体感觉[注]。这种视觉上的错误称为心理错觉或幻觉错差,通常,对景物的真实形像不太了解或印象不深时容易产生这种视觉错差。一般的照片,如人像和风境照片也是二维的,为什么不会产生相反的视觉差错呢?原因是你对这些景物的三维立体图像已根深缔固地印在你的脑海里,因而不会产生心理上或幻觉上的错差。我国嫦娥一号绕月卫星是利用立体摄影技术拍摄出月球表面三维图像,因而不产生视觉错差。”(此段文字来源于新浪网汉彬)。

对于我的博文中的雨痕照片,您要综合对比看,不要盯着一张图片看。否则就会凹凸不分,或者一会看是凹的,一会看是凸的。

谢谢张老师的提问!

 

PS:

对于地质专业人士,从卫星照片、航空照片或普通照片上判断识别地貌会经常遇到类似的问题。因此,这也是地质专业人员必备的技能。如果这点技能都不具备,说明问题很严重。

地质专业的同行们:撞击形成的凹坑怎么会变成了气泡?这不仅仅是视觉错误的问题,是胡搅蛮缠,是个笑话!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317-742384.html

上一篇:“泥裂”的科普——兼解嵇少丞教授的一个疑惑
下一篇:张掖丹霞在冰沟
收藏 IP: 111.199.63.*| 热度|

14 张雪峰 郑小康 吕洪波 孟庆仁 邹桂萍 刘旭霞 张珑 陈湘明 杜占池 郑秀娟 包德洲 bridgeneer yijinai2013 chaijf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6: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