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sqhopeiggcas 天马行空,寻求真谛

博文

汶川地震区7.0级强余震并非稀奇,有【兄弟们】相伴

已有 4944 次阅读 2013-4-24 06:06 |个人分类:热点关注|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汶川地震, 强余震

2013420,四川省芦山地震发生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和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相关科研人员,联合发布了4.20芦山地震震源破裂过程反演初步结果。结果表明该地震与汶川地震有密切关系,可视为汶川地震的强余震。

http://www.cas.cn/ky/kyjz/201304/t20130423_3825248.shtml

先看看网友们对上述报道的评论吧:

赢者无敌51170783|TA的微博

我认为争论是否是余震没有关系。这本来就是同一个断裂带造成的两次地震,肯定有一定关系,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破裂是早晚的事,只不过汶川地震后,对这一断裂有加速作用,其实,我不没明白:为什么专家在汶川地震后对南段的断裂可能性大为增加没有做过预警,是担心社会稳定?还是真不如民间机构?还是现在的赚钱的科学家其实都是政治家?我们在成都,芦山地震后跑下楼,大家第一反应是震级不小于7级,有的地方肯定很严重,甚至就直接觉得可能是龙门山南段断裂。我们只是汶川地震后学了点科普加想象,有些民间专业人士应该更厉害。我们希望专家们专于学术,大胆发表学术意见,只要不造谣,你的合理推论可能会挽救很多人的生命。地震风险高的区域可以提前几年改进住房结构,或者政府进行扶持或半扶持解决住房问题等等措施都可以解决。试想:如果芦山地震发生在晚上,或者再早2个小时,那将是多少人的生命可能遭到影响。

1239706181Q|TA的微博

研究点新的,能提前知道哪里要有地震,这才是真的,让老百姓少受点灾难,减少点损失 觉得 妹说的 不错 伽我 Q

http://news.sohu.com/20130423/n373736849.shtml

看得出来,咱中国的老百姓是很善良的,对专家的要求也并不算太高。扪心自问,甘当【马后炮】的专家们是否有愧呢?

俺也一直认为芦山7.0级地震是汶川地震区的强余震事件【1】,写这篇博文的目的是提供两个地震区的震例为上述说法提供佐证,证明一个地震区主震发生后,过N年后发生强余震事件并非汶川地震区的【专利】。

什么是余震?余震是一个地震区内主震事件发生后,一段时间内在该地震区内发生的地震。

地震学家们遇到的难题是没法划定地震区,有时对离主震震中位置较远的地震是何种事件,无法判断。

在对地震区无法划定及对强震孕育机理不甚明白的情况下,地震学家们无法判断发生在一个地震区的事件是preshock、foreshock、mainshock或afershock事件。

判断是否为余震事件,也需要有科学方法,靠拍脑袋不行。俺的观点是在一段时间内发生在同一个地震区内与主震有关的事件视为余震事件。对芦山7.0级地震而言,它发生在我们命名的汶川地震区,且离20088.0级主震事件不到5年时间,不是强余震事件,难道是UFO吗?

估计有人不服俺的说法,这没关系。可以用类比法看看芦山7.0级强余震事件是不是独一无二的?其它地震区有没有类似的事儿发生。只要有反例存在,谁也不能否认芦山7.0级地震是强余震事件。

1、古浪地震区【2

1927523日古浪8.0级地震发生后,又分别于1932年和1954年发生了两次7.67.25级地震(表1、图1),这两次地震是强余震事件,之后该地震区新一轮的孕震周期开始。

1 发生在古浪地震区Ms8.0级主震后的Ms $\geq$ 6.0级余震事件

日期

纬度

经度

深度

震级

震级

类型

1927/5/23

37.50

102.70

12.00

8.00

Ms

1927/5/23

37.70

102.20

12.00

6.00

Ms

1928/3/8

37.60

102.20

12.00

6.00

Ms

1930/7/14

38.10

98.20

13.00

6.50

Ms

1932/12/25

39.70

97.00

12.00

7.60

Ms

1941/4/19

39.10

97.00

13.00

6.00

Ms

1951/12/27

39.60

95.70

12.00

6.00

Ms

1954/2/11

38.90

101.20

12.00

7.25

Ms

1954/2/11

39.00

101.50

12.00

6.00

Ms


1古浪地震区 180-2010.6.6间累积Benioff应变与时间关系. 误差修正已被考虑

(为使图件清晰,1556年以前的应变值作为初值。横坐标对应的时间减去3000年为实际年份)

2台湾花莲台东地震区【3

在该地震区,1972424mB7.3级主震事件发生后,1972524日和1978723日分别发生了mB7.3级和Ms7.3级强余震事件(表22)。该地震区的余震于1981227日结束,新一轮的孕震周期开始。

备注:地震学界习惯称两次mB7.3级地震为双主震事件,这个没关系,但1978年的Ms7.3级地震肯定为余震事件,这个不会有争议。

2 发生在花莲-台东地震区mB7.3级主震后的

Ms 6.0级余震事件

日期

纬度

经度

深度

震级

震级

类型

1972/4/24

23.50

121.30

20.00

7.30

mB

1972/5/24

23.50

121.30

20.00

7.30

mB

1972/9/22

22.60

120.80

20.00

6.60

Ms

1972/10/22

22.60

120.80

20.00

6.60

Ms

1978/7/23

22.70

120.90


7.30

Ms


2 台湾花莲台东地震区1815~2010.5.23间累积Benioff应变与时间关系

(为使图件清晰,192335以前的应变值作为初值。横坐标对应的时间减去3000年为实际年份。误差修正已被考虑)

与这两个地震区类比,发生在汶川地震区的强余震事件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了。

将汶川地震区与哪个地震区类比靠谱呢?还是学狄仁杰采用排除法吧。先看看台湾花莲台东地震区所处的位置。台湾地区位于欧亚大陆和菲律宾板块交界处,属于全球地震活动最强烈的环太平洋地震带,构造活动异常强烈,断层运动速率较高,余震活动性衰减速率较快。而汶川和古浪地震区,同属于板内地震区,断层运动速率缓慢,相应的余震活动性衰减速率也慢,即余震持续活动时间较长。因此,可采用类比方法,根据古浪地震区的强余震活动规律估计汶川地震区强余震的发展趋势。

如此,预计在汶川地震区沿龙门山断裂带的中段-西南段间,未来20年左右Ms 6.0级的强余震会经常【闹事儿】,其上限不超过Ms7.5级。至于判断是否正确,等待时间检验吧。

在此,俺向有关部门友情提示:灾后重建及防震减灾须考虑多次强余震事件的长期影响。

学术研究,科学探索。敬请不要复制、转载与外传该博文,违者必究!

参考

1秦四清,雅安7.0级地震是汶川地震余震?!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75926&do=blog&id=682394

2秦四清,薛雷,黄鑫,. 青海、甘肃与宁夏地区未来大地震预测分析[J]. 地球物理学进展,2010,254:1168-1174.

3秦四清,薛雷,黄鑫,等.新疆与其边境地区、内蒙古地区及华东、华南与台湾部分地区未来强震预测[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1,26(1):21-31.




4.20雅安地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683399.html

上一篇:癌症预防与强震预测
下一篇:内蒙古通辽地震区,以后有无发生强震的可能?
收藏 IP: 59.108.89.*| 热度|

4 王媛媛 赵宇 刘洪 刘少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4: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