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oHaife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aoHaifei

博文

瑕疵与建议--不能放过这个字 精选

已有 5819 次阅读 2012-10-17 12:59 |个人分类:随想|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office, xml

瑕疵与建议--不能放过这个字

鲍海飞 2012-10-17

 

近日偶读女儿的小学语文辅助教科书(和教材一起发下来的属于课外书),发现了一个小问题。该书的前半部分里面选了不少孔子、孟子的语录,后半部分选了不少唐诗。这本书的一个好处是每段话都有解释,每个字都有注音。我就翻看了唐诗部分,收录的唐诗大概有百十余首吧。其中有这样几首诗,列于下:

 

(1)菊花 唐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2)寒食 唐 韩(音:轰)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3)雨过山村 唐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春里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先看中庭栀子花。

 

(4)夜月 唐 刘方平

更深夜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5)乌衣巷 唐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6)山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如果大家注意的话,就会发现这几首诗的一个共同特点,均是‘a,啊’音结尾押韵。但偏偏的是,也可能是编录者喜爱的缘故,每首诗里面都有这个‘斜’字,有这个‘斜’字也不奇怪,怪的是其每个字都给了拼音标注,而且每个‘斜’都注明了是‘xié’(音:邪)。这样,问题就出来了,我记得这个字除了了我们熟知的‘xié’音之外,还应该发‘xia,(音:霞)’的音。于是,我又翻看了一本1992年(90年第7版),以及2009年第十版的《新华字典》,结果发现《新华字典》里面也只标了一个‘xié’音。于是,收索了一下网络,结果发现这个字在现代汉语中的确为‘xié’,在古汉语中它还有几个特殊读音,除了xiá之外,还有 yé(终南山山谷名),qiá(古语现在苏北方言)和chá(人名)等。

由于中国古典诗词,讲究就是韵律和意境,而诗歌中缺少了朗朗上口的部分就显得不是那样的让人满意。而且会让学生产生误解,原来唐诗也有(可以)不押韵啊!而且这么多的诗都是这样,这岂不成了笑话。

因此,有两个建议:

第一:在《新华字典》中应该加入该字的古汉语拼音,因为该字还是比较常用的;

第二,在语文教辅书中,要标注出该字的古音读法。就该‘斜’字来说,大部分人是知道它有‘xiá’这个读音的。那么在唐诗中就标注出‘啊’音好了。  

 

既然是汉语、而且年代也不算太远的汉语,作为语文编辑,这个问题还是应该仔细考虑的。

原来的题目是《瑕疵与建议--小学语文教辅书的一个问题》,但还是觉得《瑕疵与建议--不能放过这个字》更好一些。

或许这只是个瑕疵、疏漏,或者我小题大做了,但觉得还是很有必要把它写出来,作为提醒。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8905-623493.html

上一篇:写实与画境
下一篇:矛盾—能简单为何就不简单?
收藏 IP: 202.127.23.*| 热度|

34 陈小润 武夷山 武京治 马丽丹 闵应骅 柏舟 钟炳 杨月琴 戴德昌 陈学雷 李本先 刘艳红 马磊 吕洪波 曹裕波 丛远新 黎夏 张启峰 李楠 吴明火 刘庆丰 赵凤光 牛丕业 李泳 赵建民 何宏 庄世宇 王桂颖 杨秀海 魏东平 徐建良 陈湘明 朱晓刚 fans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20: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