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霁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mileyCat "If you love it enough, anything would talk with you." 爱世界,爱生活,爱自己

博文

没有两个人所认知的世界是完全一样的---关于倾听的态度

已有 14175 次阅读 2012-3-18 07:03 |个人分类:心灵成长|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社会心理学, 心态, 人际交流

      脑子走神儿时,我们会突然意识到自己刚才什么也没有听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便会很清醒地知道自己没有在听。而对于“带着过滤器”地只听自己想听的这种情况,当事人自己往往意识不到,反而会坚持说自己是在全神贯注地听说话人所讲的。

      心理学家们曾经设计过一个“流言试验”,让参与试验的人明白自己听的偏差会有多大。参加试验的人分成两组,先从每组里选出一人,在一个单独的房间里一起听主持人讲一个一共有八句话的故事。之后,这两个人分别同自己组里的第二个人单独复述这个故事,要求也用八句话。然后第二个人再向第三个人讲他听到的故事。这样依次复述,一直到每个组里的最后一个人也听到了这个故事,然后他们到黑板前写下自己听到的版本。同样的故事,经过这么一番传播后,会变得面目全非。每个参与传播的人,都会根据自己的记忆和理解对故事进行加工改变。

      我们大家都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可是我们每一个人因为自己出生和成长的环境,从小形成的习惯以及待人处世的方式,还有知识水平及认知能力上的差异等等因素,都会让我们对看到和经历的同样的事情产生不同的认知和理解。可以说,没有两个人所认知的世界是完全一样的。承认并尊重这种不同,是让我们达到能客观地认识和了解世界的第一步。

      在人际交流中,我们对说话的人的态度,往往决定了我们听的效果。比如,对我们所喜欢的人,不论他说什么都好象很有道理;而对那些我们讨厌的人,他说出来的什么又好像是胡说八道。对那些你很尊重敬佩的长辈或权威的意见,您往往会更加重视。而对那些后生晚辈,或者是些你看不上眼的人说得,即使听上去有几分道理,您大概也不会那么在乎。心理学上将人际交流的态度归纳成下面的 OK-OK 态度组合:

OK-OK Attitude:
I'm OK, you are OK (我好你也好)
I'm OK, you are not OK (全是你不对)
I'm not OK, you are OK (都是我的错)
I'm not OK, you are not OK (你我都挺无聊的)

      这四种态度中,只有第一种,我好你也好,能够使人平等客观地,不带偏见地完成交流。然而在生活中,我们常会发现自己或旁人在以其它三种态度交流。在这样的交流中,当事人的行为模式常可以用这几种角色来概括:“检察官”,“救援者”,和“受害者”。

      “检察官”:高高在上,盛气凌人。只有我是对的--当他听人讲话时,他的头脑往往是在忙着挑刺儿,寻找对方的逻辑漏洞和错误,而对对方讲得那部分自己并不了解的事实,他常常会有意无意地忽视掉。以“检察官”的态度交流的人潜意识中认为自己已经知道全部的事实,这种态度更使他忽略掉他不了解的那部分事实,无法从交流中获得新的知识。没有从交流中获得到新的知识,又反过来使他更认为自己已经是专家了--这样,他就陷进了井底之蛙的境况中而不自知。

      “救援者”:是以另一种形式表现出来的I'm OK, you are not OK的交流态度。在交流中,这种人在对事情作客观全面地了解之前就已经开始忙着为对方出谋划策。生活当中他们往往是热心肠的喜欢帮助别人的人,可是因为他没有了解到全部的事实,他出的主意往往出不到点子上,给人越帮越忙。

      当我们以一种崇拜的心态去聆听某位让我们敬畏的长者讲演,或是当我们以惴惴不安的心情听暗恋的心上人说话时,我们会陷入一种I'm not OK, you are OK的心态,无条件地认同对方讲的一切,失去理智和判断力。还有一种造成这种心态的情况是,一个人在童年和成长的经历中形成的自卑习惯,习惯了服从,没有勇气把自己放在跟别人平等的地位上,不卑不亢地做人。

      最后那种 I'm not OK, you are not OK 的交流心态,其实已经没有了交流。一个家庭,一个工作部门,或是一个社会到了这种状态,应该说是非常危险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人们互相抱怨,而不能去倾听和了解其他人的见解,跳出自己的思维的小圈子,去把眼光放得宽广一点,去寻找建设性地解决问题的方案。如果一个家庭处在这样的地步,大概离解体已经不远了。如果一个社会处在这种状态,这个社会已经失去了凝结力和向上的发展动力。

      一个缺少尊重和平等的等级森严,尊卑分明的家庭或社会,往往不利于一个人形成那种“我好你也好”的平等宽容,以尊重和理解对待自己和别人的心态。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人往往会因为心态的问题而产生各种各样的人际交流障碍。而人际交流的障碍在日常生活中造成的摩擦和矛盾又会给当事人增添更多的烦恼和怨恨,这种烦恼和怨恨反过来又使当事人已经偏离了健康常态的心态更加偏离,造成一种可悲的恶性循环。

      从这种意义上讲,学会倾听,学会以开放和宽容的态度为人处世,不光能让我们自己找到生活的幸福快乐,也是建设一个平等开放的社会的基础。

上一篇:倾听的艺术
下一篇:“硅谷将变成底特律?”---避免先入为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6123-548865.html

上一篇:倾听的艺术
下一篇:“硅谷将变成底特律?”---避免先入为主
收藏 IP: 76.247.181.*| 热度|

16 夏新宇 武夷山 李学宽 丛远新 闵应骅 张玉秀 曹聪 陈湘明 彭思龙 张骥 张开明 张伟 王桂颖 刘扬 陈筝 crossludo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3: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