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午看到赵明教授的博文——“我是教授,我不和你们打,我们去公安局评理,法律是公正的”【1】,得知有一位中年教授不幸在一次不大不小的纠纷中被人殴打,然后在还没完成笔录的情况下就悲惨地死在了派出所里。尽管从该博文很抒情的文字以及此前科学网的报道中,尚不能得知此案件更多的具体细节,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一位年富力强、成果丰硕的教授就这样撒手人寰了,而他在临走之前,口中还跟对他行凶的人说过:“我是教授。。。”;大人者却说:“打得就是你!”照这么看,各位教授还是低调一点儿,别把自己是教授挂在嘴边儿。之所以俺认为不宜把“是教授”这样的话挂在嘴边儿,有若干理由:
首先,教授是个曾经很被人尊敬,时下却越来越不被尊敬的头衔儿。赵明老师的博文中已经说了,教授们这几年已经在一轮又一轮的抹黑中被集体“毁容”,以至于身为教授居然也算一个“罪状”,并成了打人者施暴很堂而皇之的理由。如果人家属于那种听到“教授”的称呼就联想到“叫兽”的浑人,然后就气不打一处来,然后声称“打的就是教授”开始连环攻击,再自称“教授”简直无异于高呼“向我开炮!”在陈教授所处的这种以一对二、除了他自己并无旁人需要保护的情况下如此高调亮明身份,镇得住对方的可能性不大,反而可能因为激起了对方的“斗志”(那对“凶徒”和“教授”之间到底有啥恩怨情仇目前尚不得而知)而带来无谓的牺牲。
其次,声明自己是“教授”,即使不挨打,也可能挨宰。俺同事,某老教授在装修房子的时候去买瓷砖,很高调地说自己是XX大的教授,结果价钱无论如何也讲不下来了,同行的另一位老教授事后说,就是他这个自称坏了事儿。在现在的大中城市中,大学教授虽不是大款,但收入尚可,整天躲在象牙塔中钻研学问的教授们一旦出了校门,多半会成为商家眼中最好“宰”的羔羊。在老百姓眼中,教授们基本“不差钱”,而且还好点儿“面子”,通常既经不住几句好话忽悠,更受不住几句噎人的话挤兑,所以一旦亮明了身份,就只剩下宰多少的问题了。
第三,教授的种类很多,不说明白自己是那种,隐患多多。“教授”是个统称,一般老百姓分不大清楚正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合约教授、兼职教授、客座教授、讲席教授……这些名目,社会媒体甚至会把大学教师统称为教授。记得10多年前,我母校的某位教师在长白山迷路了2天,当地报纸就大幅标题——“X大教授在长白山失踪”,当地政府组织了几百人拉网式地搜索,所幸最后他自己走了出来。知道内情的人都说,这位老师的评职之路非常坎坷,讲师做了N多年,才很艰难地晋升到副教授,结果经此一事,就被媒体破格提拔为“正教授”了。事实上,如果一个副教授或者助理教授啥的如果高调地自称“教授”,是有风险的,当时即使不被“打架”,过后也可能要被“打假”,还不如低调一点儿,老实说自己是个普通教师或者科研工作者安全。
最后,“教授”的头衔既不是护身符,也做不了通行证。人与人之间打交道,最好把对方看成平等的人,而不宜把对方看得太低或者估计得太高。如果看成了平等的人,就会按照正常人的逻辑来思考问题、按照社会通行的做法来处理纠纷,这种情况下纠纷可能反而好讲道理,纠纷没准也变得容易解决。相反,如果在纠纷乍起是就先进行了一下“阶级分析”,并毫无保留地吧“阶级分析”的结果作为一个很高权重因子的因素亮在明处,希望能赢得一种先声夺人的气势,则势必会让对手寻求其他渠道的助力以谋求平等的抗争,结果可能是本来只打算拌几句嘴拉倒的忽然改主意决定要动手,动拳头的项目升级为踢腿,本来计划徒手格斗解决的抄起了家伙......这种不注意控制局面,反而让纠纷不断升级的后果,就是惨重的伤亡。
“教授”们(含其他可能被称为教授的老师)遇事低调一点儿,能沟通尽量沟通,有理讲理,有力也别急着斗力,对纠纷双方都没有坏处。毕竟,在戾气日重、而多数教授却不会武术谁都能挡得住的时代里,与“我是教授”这种声明相比,生命更加重要。
参考:
【1】 赵明:我是教授,我不和你们打,我们去公安局评理,法律是公正的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0615&do=blog&id=495599
【2】 曹广福:当教授遇到流氓—学会保护自己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0247&do=blog&id=495693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21: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