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天在晚报的一个角落看到聂棋圣说围棋该叫“国棋”——他说,“琴棋书画”里的“棋”当然指围棋,而不会是象棋;因为象棋有“炮”,应该在火药发明之后,至少是宋代以后的东西了。这个理由和逻辑,好像不对呢。
象棋的起源一直有争议,中外的来源都有。凭这一点,它就没有“中国特色”。当然,它不是宋代以后才有的。《楚辞. 招魂》就说,“蓖蔽象棋,有六博些;分曹并进,遒相迫些;成枭而牟,呼五白些。”王逸注:“博,著也,行六棋,故曰六博。”《史记》说齐地的居民安居乐业,也爱“斗鸡走狗,六博蹋鞠。”可见象棋在那会儿就很流行了。
唐代牛僧孺《玄怪录》有一则聊斋式的故事:汝南岑顺一个人住在亲戚废气的山房里,做了一个梦——
夜半后,鼓角四发。先是东面壁下有鼠穴,化为城门,垒敌崔嵬,三奏金革,四门出兵,连旗万计,风驰云走,两皆列阵。其东壁下是天那军,西壁下金象军……
……两军俱有一马,斜去三尺,止。又鼓之,各有一步卒,横行一尺。又鼓之,车进。如是鼓渐急而各出,物包矢石乱交……
后来,家人在房间里挖出一个古墓。“墓有砖堂,其盟器悉多,甲胄数百,前有金床戏局,列马满枰,皆金铜成形,其干戈之事备矣。乃悟军师之词,乃象戏行马之势也……时宝应元年也。”
这个传说中的“宝应象戏”,显然有着今天象棋的影子。其中“矢石乱交”说的是飞石,古称“石马交”(合成一个字),亦作“砲”,这就是象棋里的“砲”,这个棋子现在也有,自然与火药无关。
白居易《和春深诗》也写过下棋的事儿,而且围棋象棋都写了:
何处春深好,春到博奕家。一先争破眼,六聚斗成花。
鼓应投壶子,兵冲象戏车。弹棋局上事,最妙是长斜。
虽然象棋和围棋一样源远流长,我也赞同聂大圣以“围棋”为“国棋”的号召——象棋国内外都有,当然不够“国粹”的资格。另外,围棋似乎更多变化,连洋人的大数学家Paul Erdös也喜欢围棋,用图钉做棋子儿。象棋越下越少,围棋越下越多;电脑能与象棋冠军打平手,却下不过普通的围棋爱好者——从数学来看,围棋比象棋复杂多了。
至于是否正式册封围棋为“国棋”,我看无所谓,只要发扬光大它就是了。倘若凡有代表性的都加“国”,那么还应该选一碗国菜,一口国茶,一块国砚,一坨国墨,一片国纸……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0: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