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xca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oxcar 学了物理而没有搞物理 却自觉不自觉地用物理

博文

再谈高校师资“近亲繁殖”与“创新” 精选

已有 12734 次阅读 2011-9-27 08:39 |个人分类:教育|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创新, 高校, 意识, 近亲繁殖, 师资

昨天看到郑祺老师的新博文“高校师资的近亲繁殖是中国高校的一个大问题”【1】,认为“近亲繁殖导致大学缺乏新鲜血液”和“火星想法,缺少活力”;刚才又看到了博学的李小文老师的博文“近亲繁殖与‘五不搞’”【2】,给出了关于“近亲繁殖”的“合理化”的特例。其实大约2年前,我曾经写过一篇博文“创新靠什么?——也谈创新与近亲繁殖的关系”【3】,重点论述了不宜把没有实现“创新”的责任都推给“近亲繁殖”理由。今天旧事重提,再就此话题写篇短文,在我看来,“近亲繁殖”所以能够盛行,是因为有现实的“后顾之忧”,创新能否实现,则在于人们是否心存“前瞻之盼”。

“后顾之忧”,其实许多人都会有。不独正在写博士论文或博士后出站报告的博士们,或者正在办理留校手续青年教师会担心自己的前程而有后顾之忧,冠有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头衔的老板教授们也会有,甚至高高在上的校长、院长们也可以有,他们共同造就了高校的“近亲繁殖”现象。稍有不同的是,处于不同层次的人忧心的出发点可能完全不同。

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主要忧心自己个人以后的学术道路,如果去了一个全然陌生的环境,未来能否干得好心里面完全没底,则留校工作会是他们首要的选择。别管将来会怎样,先留下来再说,最起码上面有导师“罩着”呢,有原来的研究方向可以做下去。这种“保底”心理的作用下,年轻人们成了“被近亲繁殖”的主要对象。

对于学科学术带头人而言,他们不能不忧心自己辛苦多年开拓、建设的研究方向能否延续下去,也不能不在乎自己的学术和政治地位是否足够的稳固,这些无疑都要靠有后人的接续和支持。要做到这两点,外人似乎靠不住,最终还是要指望自己多年栽培、提携的学生才行。为此,他们豁出去被人扣一顶“近亲繁殖”的帽子了,也要竭力争取把自己的学生留下。

对于校长、院长们,或者说大学的管理者来说,将来有没有人上课和干活是必须考虑的现实问题。记得20年前上大学的时候,我们系当时主管教学的付副系主任(说着有点儿绕嘴,其实他后来果然“负负得正”,担任了系主任)曾经在一次和学生对话时提到当时教师队伍老龄化的问题,并断言当年我们那几届大学生会有很多人要留校工作(实际情况也如此),否则课都要没人上了。现下大家抨击的中国大学的“近亲繁殖”问题(其实早就已经在抨击了),其中一个不能忽视的历史背景就是长期存在的人才队伍的“收支不平衡”,在“来的”少于“去的”的情况下,能维持延续下去就是“王道”,“近亲繁殖”好歹是在“繁殖”,提供了起码的人力资源保障(有点儿类似李小文老师所举的例子)。

除此“生死存亡”的“后顾之忧”以外,本校毕业生留校的“近亲繁殖”也曾是一种比较经济的选择。如果把一个年轻的博士或者博士后留在了他原来所在的课题组,他们通常能够继续使用课题组原有的仪器设备和实验室,这样学校不用像引进其他单位毕业生那样额外提供新的资源,这样留人的难度当然比进人的难度小多了。不可否认这种“经济选择”实际是是一种以牺牲持久创新能力为代价的选择,大学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不得已做出这种选择尚可以理解,但在“不差钱”的情况下若还做这种选择,不给年轻人(无论是所谓“近亲繁殖”生出来的土鳖,还是引进而来的“天外飞仙”)提供尽量多的资源鼓励他们去开拓新方向和自主创新,则是比较短视的。

存在“后顾之忧”,似乎给了高校师资发生“近亲繁殖”一个理由,那么能否在“近亲繁殖”的历史和现实中去实现创新呢?我本人对此持乐观态度,至于靠什么去实现创新,可以归结为四个字——“前瞻之盼”。

其实,在建立了根据地、后方稳固以后,最需要考虑的是向什么方向发展、如何发展的问题,也就是要有前瞻意识和发展的眼光,要对未来有一个“盼头儿”,这就必须锐意进取和努力创新。刚刚留校工作的年轻人,不要只把思路局限在自己的博士、博士后阶段的研究方向和课题上,而应该在这个基础上给自己未来5-10年的研究工作作出规划,积极寻找新课题来做。已经完成了夙愿留下了自己得心应手的弟子的导师或老板们,不要限制手下的弟子的思想,而应该鼓励他们在科研上的“开疆拓土”,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人脉帮他们做新的东西,这样可以为课题组将来的发展打开更多更宽的通道。大学校长和院长们无论如何不要认为留下几个人承担必要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能维持现有局面就够了,在“研究型”大学之间竞争日趋激烈、“不进则退”的时代,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将意味着落后甚至出局。此时留下的年轻人应该是最有战斗力的生力军,他们是否积极创新关乎着大学未来的命运,领导们应该放眼未来,积极在资源上和政策上为他们的创新提供必要的保障。

有了前瞻之盼,即使是所谓“近亲繁殖”的学术队伍,一样有可能产生出原始创新和院士创新。相反,如果没有“前瞻之盼”,即使大学的所有教师全部都是从外单位引进的,资源充足、待遇优厚,也无法保证必然有创新,因为他们一样可以抱残守缺,靠炒过去的冷饭混日子。总之,创新应该是一种意识,更是一种行动,而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或者托辞。

 

 

参考:

【1】    郑祺:高校师资的近亲繁殖是中国高校的一个大问题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68557&do=blog&id=490736

【2】    李小文:近亲繁殖与五不搞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984&do=blog&id=490768

【3】    吕喆:创新靠什么?——也谈创新与近亲繁殖的关系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11635&do=blog&id=249851

 

本文的修改稿将在《科技日报》发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1635-490823.html

上一篇:话说积累
下一篇:“近亲繁殖”,是“棍子”?还是“绳子”?
收藏 IP: 221.212.176.*| 热度|

44 李学宽 丁甜 彭思龙 徐耀 张旭 刘全慧 余世锋 贺泽龙 刘洋 高建国 邵明飞 黄晓磊 肖重发 王涛 苏力宏 马军 樊晓英 逄焕东 孟雅婧 伍光良 张龙现 郭桅 秦四清 曹聪 王修慧 刘淼 吴锦宇 王华民 高莉 罗帆 苗元华 张骥 赵明 赵凤光 诸葛淑媛 徐耀粘 黎在珣 唐常杰 姚小鸥 xqhuang 者仁王 kaicn biaomiankeyan weilai0820

发表评论 评论 (9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1 03: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