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ngli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onglie

博文

明月白露好个秋

已有 4827 次阅读 2011-9-9 08:35 |个人分类:诗歌|系统分类:诗词雅集

 

昨天是“白露”,就是那点滴的水珠,似乎成了中国文学传统的一个代言——可惜它代言的是“悲秋”。

 

秋天本来是收获的季节,应该洋溢丹枫遍野的热情和金谷满仓的喜悦——像Keats说的,Season of mists and mellow fruitfulness, Close bosom-friend of the maturing sun (Ode to Autumn)——不幸的是,在我们的第一部文人的诗集(《楚辞》)里,出现了一行响彻千年的诗句(宋玉《九辩》)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于是,文人落下了悲秋的病根儿。小宋还进一步解说:

 

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凛秋。白露既下降百草兮,奄离披此梧楸。去白日之昭昭兮,袭长夜之悠悠。离芳蔼之方壮兮,余委约而悲愁。秋既先戒以白露兮,冬又申之以严霜……

 

左思在《蜀都赋》里也堆积了白露时节的景象:若乃大火流,凉风厉。白露凝,微霜结。紫梨津润,樼栗罅发。蒲陶乱溃,若榴竞裂。甘至自零,芬芬酷烈。虽然果子熟了,感觉还是悲戚戚的。白露,就像滴在一片火红和金黄海洋里的一滴高浓度的碧血,立刻就扩散开来,生出深深浅浅的布鲁斯。

 

老杜的诗说“露从今夜白”,一个“从”字便孕育了那个蓝色的扩散;而“月是故乡明”似乎正是它的逆过程——深蓝的夜空凝聚起一团金黄,和月饼里的蛋黄一样;加一点家乡的口味,就更令人怀想了……

 

更早的时候,谢庄就在《月赋》里呈现了老杜心眼里的景象,不过他的字眼儿很阳光,似乎一点儿也不悲: 白露暧空,素月流天。可是,看他前几句,我们不免还是要陪着他悲一点儿的:绿苔生阁,芳尘凝榭。悄焉疚怀,不怡中夜。乃清兰路,肃桂苑。腾吹寒山,弭盖秋阪。临濬壑而怨遥,登崇岫而伤远对月不感怀一会儿,似乎就对不起嫦娥姐姐——就连歌德也染了这东方病:“你又把幽谷密林注满了雾光,你又把我的心灵再一次解放”(钱春绮译《对月》:Once more you flood copse and valley with your misty light, and at long last, set me free, warder of the night。不懂德文,只好抄英文了。显然,这两句就等于“临濬壑而怨遥”。)

 

明月白露的确是一对儿令人“黯然销魂”的搭档,每当这个时候,我们也许更容易想起那位“才尽的江郎”的《别赋》:

 

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至乃秋露如珠,秋月如珪。明月白露,光阴往来。与子之别,思心徘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992-484399.html

上一篇:求索的两条路
下一篇:印第安的夏天
收藏 IP: 210.75.233.*| 热度|

16 陈湘明 鲍海飞 施泽明 黄锦芳 鲍得海 柏舟 武夷山 卫军英 钟炳 张玉秀 梁进 徐耀 刘庆丰 雷栗 吉宗祥 luxiaobing12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6 19: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