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庆炳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ongqb 我的博客将登载一些随笔、散文和短论,也会刊登一些照片。

博文

莫高窟印象 精选

已有 10997 次阅读 2011-7-9 19:08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敦煌莫高窟印象

   

六月盛夏,我来到了神往已久的敦煌莫高窟。在沙漠的边沿上,终于目睹了那个巨大的千古断崖,那些美丽的雕像,那些色彩依然鲜艳的壁画,听到了那些在这里流传了多少年的故事。我进入莫高窟后,就把一切都忘却了,我远离喧嚣的尘世,似乎进入另一个圣洁的天地。

在敦煌莫高窟那面断崖上,后来的人们发现了700余个洞窟,佛教的雕塑和壁画不计其数,一个像我这样神往莫高窟的游人,在一天中,最多只能参观8个洞窟,所见者少,未见者多,在莫高窟这部大书面前,我只是小学一年级的小学生,虽然浏览了一天,但连皮毛也可能都未能摸到。所以当我写下“敦煌莫高窟印象”的题目的时候,我真的是战战兢兢,唯恐把莫高窟这中国的“卢浮宫”这圣洁的佛教艺术宫殿给“玷污”了。但我又想,我就是我,我有自己的眼光,自己的感受,自己的看法,为何不可以把自己的印象写下来呢?不是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吗?

 

     第一印象:历史久远,规模巨大

 

对于古代的佛教雕像或洞窟,我并不陌生。我以前两次参观过大同的云冈石窟和重庆大足石雕群。云冈石窟建造得早,所雕刻的佛像甚巨,十分雄伟,只可惜那里的砂岩风化得厉害,那些大的佛像虽有风化,大体轮廓依然清晰可见,但小的佛像中,有不少风化得非常厉害,有的连眼睛、耳朵、鼻子、嘴唇等都被时间剥落,连人像也不容易看清楚了。成都大足石雕遍及全县,规模大,由于那里的石质坚硬,气候湿润,保存十分完好,形象鲜明,世俗化明显,艺术魅力无穷,让人不能不流年往返,但它的缺陷是成像的年代晚,是宋元时期的作品。

莫高窟的雕塑和壁画开始于东晋后十六国时期的前秦秦坚建元2年,即公元366年。

敦煌是一个被沙漠包围的城市,与别的城市不同之处,鸣山沙东麓有座巨大的长约两里路的断崖巨壁。这断崖虽然也同大同云冈石窟那样的砂岩,但质地无比坚硬,就像如今的水泥墙一般,这就给人们开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据传,当年有位沙门乐尊到处游历,行至此处,见附近的鸣沙山有金光万道,状似千佛汇合,于是就在这鸣山沙东麓的断崖上凿下了火光四射的第一凿,后来来此地开凿的人不断,历经16国、北魏、西魏、隋、唐、五代、宋、西夏、元,遂累积成现在这么巨大的规模。所以莫高窟第一印象就是历史久远、规模巨大。

莫高窟的规模有多大呢?就在这个巨大的断崖上,开凿了735个洞穴,洞穴中充满了各种具有佛教意象的壁画,如何把这些壁画一字铺开,可以长达三十公里,这是世界上规模最为巨大的画廊。我曾参观过法国卢浮宫,其中也有许多宗教画,吸引人们的眼光,但就规模而言,那真是小巫见大巫了。莫高窟洞窟中还有泥质彩色雕塑2415尊,其中最高的如来佛雕像高33米,由于阿富汗的塔利巴毁掉了他们自己民族的占世界第二第三的大佛,敦煌莫高窟的如来佛和卧佛“晋升”为目前是世界第二第三大佛像。要是把这些雕塑也一字排开,让他们都站起来,我想也能延伸十里八里路程那么长。

 

第二印象:人物画异军突起

 

莫高窟壁画和雕像给人的第二个印象是陌生化。我们古代的绘画传统,给我的印象只是熟悉的山水画和花鸟画啊,似乎我们中国古人不善于画人物画。这次参观莫高窟让我改变了看法,原来我们的祖先早在16国时期就已经能画出非常精美的人物画了。在莫高窟那些洞窟中,充满了各种人物画,其中佛像、菩萨、金刚、乐伎、仙女、武士、马夫、农民等都有,虽然这些画往往是在叙述一个佛教故事,但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是人物的绘画。看得出来,佛教的世俗化生活化成为一种趋势,这一点在唐代以来的洞窟中表现得淋漓尽致。那位美丽的讲解员面对着在第259窟中面对着一个姿态生动微笑着的女画像说:这是“禅乐”菩萨,她与蒙娜丽莎一样在微笑,只是她在蒙娜丽莎之前1000多年前就站在这里了。我们看着这位“东方的蒙娜丽莎”,不禁也微笑起来。我还看到了249窟的勇士捕猎图:一个勇士骑着马,英姿飒爽,追赶着一群黄羊,一旁则是一个勇士骑在马上转过身来,拉开弓箭正射向一只猛扑过来的张开大口的老虎。线条之简洁、流畅,令人赞叹。第288窟,我们看到了一个马夫驯马的图画:同样是线条流畅有力,勾勒出马夫的认真、执着,和马的任性、倔强。画面上没有更多的东西,孤立起来看,这完全是现实生活的描写,这与佛教有什么关系呢?还有闻名的反弹琵琶像据说有7处,我看到的是第11窟的反弹琵琶乐伎。她裸露上身,黄绿色的飘带缠绕上下,面部生动,微微有点胖,在美丽的地毯上,光着脚,却背着琵琶在弹奏。据说,这是姿态去弹琵琶是完全不可能的,这完全是当时画家们的虚构和创造。

最动人的就是中国飞天的形象了,她们不嫌辛苦,在各个窟顶上方飞着,她是实的,有美丽的脸庞,有飘动的衣带,有的似在唱歌,有的似在跳舞,但她又是虚的,她不像西方的天使,露出全部的身体,她们在空中,似乎身子、腿脚都在灵动的舞姿中被隐没了。艺术上的虚实结合,使她们变得那么轻盈。我们仰头看着,似乎自己的身子也随飞天一起飞上蓝天,飞入仙境……

画壁上这些人物画似乎比那些土塑的雕像更具有艺术价值,我不知道我的这种看法是不是正确?我开始理解,中国古代不仅仅只有山水画、花鸟画,也有精彩绝伦的人物画,而且人物画产生的历史很早。

 

第三印象:莫高窟基本保存完好

 

和云冈石窟大量剥落不同的是,莫高窟保存如果不是十分完好的话,也可以说是九分完好,八分完好,七分完好、六分完好。当然,我知道,莫高窟于清朝晚年以来,历经外国人的偷窃和破坏,被盗取的艺术品不计其数,至今我们仍然在一些洞窟中,看见壁画被胶布粘走,雕像被盗窃的痕迹,更不用说经卷、文书流落世界各地的情形。但我们目前所见的莫高窟,不能不说保存状况是基本完好的。最完好的时代可能是在唐代武则天时期,那时这里有洞窟千余个。

现在我们所能看见断崖上的那些错落有致的洞窟,有大有小,大的可达二百多米,小的仅几米或更小。一般都是两进的。进去的一间很小,但有一定的长度。据说,从第一个开拓者沙门乐尊开始,他们在这里凿洞窟,同时也在这里生活。换句话说,他们不需花钱买地皮,就在这里建造了他们的宗教空间和生活空间。外面小间是生活区,他们可能在这里住宿、做饭,而进去的开阔的那一间,即画满了壁画,供奉了释迦和他的随从那间,就是他们日夜诵经、朝拜的地方了。后来来的僧侣多了,又开了北区,主要是为修行道士们开辟了生活区。如此有层次的建筑结构,还有那些壁画历经千年,被破坏后仍然有现在的规模,这实在是菩萨保佑了。特别是那些壁画,似乎是刚刚画上去,颜色那么鲜艳,人物的衣褶似乎也清晰可见,更是令我感到惊奇。这是怎么做到的呢?当然,这和历朝历代维修有一定关系,但这不是答案的全部。

我个人的观察是,首先是跟这里山的断崖的坚硬不易破坏有关,所以基本上整体结构保存下来了;第二可能与这里的气候环境有关,那就是由于沙漠地区与水稀少、气候干燥有关,正因为干燥,那些涂上去的颜色能够保持鲜亮;“莫高窟”,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沙漠的高处”,沙漠的气候适合它的保存;第三可能与当时画画的颜料有关,这一定是特殊的颜料,不易剥落的颜料。这已经进入到科技的领域,或者已经有了很好的研究,我不便再推测下去了。

如今莫高窟已经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受到多方面的保护和维修,而敦煌这个沙漠边沿的城市也因莫高窟的存在而繁荣起来,那么我有理由相信,莫高窟会千万年的生存下去。我希望敦煌市的领导人在它的四周培育胡杨林,栽种红柳,用人力也用自然的力量去爱护她、维护她。

 

第四印象:王道士的功过

 

去过莫高窟的人,没有人不知道王道士王圆箓的故事。他是有罪的,他那么多北魏至元代的经卷、文书私自卖给外国人,给莫高窟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但他又是有功的,如果不是外国人先把这座艺术宫殿宣扬开来,又怎么会引起当时中国人的注意呢?现在,敦煌学成为世界性的一门学问,这与王道士的行为不无关系。我们可以说王道士是一个卖国贼,但同时也可以说他的“卖国”行为,客观上让世界知道了中国有这么一座艺术宫殿,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

不要一味责怪王道士。要责怪的清朝晚年那些官员,还有后来知道了莫高窟的慈禧太后,是他们无知无能造成莫高窟受损。据传,现在日本人说:敦煌在中国,但敦煌学在日本。他们这样得意洋洋令人厌恶。但中国的文化被外国人看重,形成了学问,还是世界性的显学,这又有什么不好呢?所以我最后要说一句:王道士是错的,王道士又是对的。

我已经回到北京,回到日常的琐屑的工作中。但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眼前就会出现莫高窟的种种情景。莫高窟,你这艺术的宫殿,你这无比富丽堂皇的画廊,你的吸引力是无穷的。是的,我真希望有一天再次走进你,我的莫高窟!

2011-7-9

卧佛(部分)

飞天

马夫驯马

另一洞窟的飞天

反弹琵琶

菩萨 阿难 天王

飞天情景

乐伎



游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7237-463327.html

上一篇:说真话有多难
下一篇:黄河美石
收藏 IP: 221.218.153.*| 热度|

26 陈安 曹聪 骆小红 罗帆 鲍得海 罗立桂 刘用生 陈奎孚 许培扬 魏强 苗元华 李学宽 武夷山 伍松林 茹永新 柯蓉 禹荣明 李泳 李志成 肖明华 张婷婷 王号 liguoshuai zzjtcm DXY1234 niming007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0: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