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科學出發,何時能還家?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jinsong 科學,俺的名字叫科學!

博文

佛教究竟是不是自相矛盾?——菩薩們很執著嗎?

已有 4126 次阅读 2011-6-20 22:20 |个人分类:科學宗教|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佛教, 佛经, 菩提, 金刚经, 般若

 

許多朋友對佛教教理不太瞭解,往往把“不執著”理解為隨便、馬馬虎虎、差不多就行;所以,看到誰很努力很堅持,尤其是在堅持一種他們自己不太理解、不太認同、或者不容易做到的事情時,往往會批評說,不要執著嗎!
 
對此,我老人家曾經寫過一篇博文做了一點解釋:執著究竟是個什麽東東?
 
要是這些朋友們去讀佛經,或者看看佛門高僧大德的修行故事的話,他們往往會大吃一驚:
 
原來佛菩薩修行的時候很執著啊!
 
難道佛門高僧都是笨笨的很執著嗎?(參考:虛雲老和尚得見文殊菩薩化身的事蹟
 
那佛教教導人們破執著不是自相矛盾嗎?
 
錯了,這些朋友們誤把精進執著了。
 
所謂執著是沒有破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而精進正是努力修行破四相!
 
金剛經云: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句經文體現了精進與破除執著的完美統一。
 
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破執著,
 
修一切善法——精進不懈。
 

同樣的道理,佛在金剛經中,一開始就講得很清楚: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只看到了破四相,沒有看到“修一切善法”;只看到“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沒有看到“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都是片面理解了佛陀的教導!
 
這種誤解,就會把積極救世的佛教理解為消極厭世的逃避;會把踏實修行的佛教理解為耍嘴皮子的口頭禪,危害極大,必須要糾正破除。
 
下面轉帖一下網友總結的關於精進的經論表述:
 
 
 
 

 

 

 

勤精进者:
一、菩萨摩诃萨不作衣想,不作食想,不作卧具想,不作我想,不作我所想,不作法想,不作道想,不作菩提想,亦为菩提勤修精进。是名勤精进。
二、于一切时、一切国、一切心勤修精进,是亦名难。

 

三、不急不缓,处中而行,是名勤精进。

 
勤精进有二种因:一者、悲,二者、慧。

一切自精进者,有四种:一者、离恶法;二者、增长善法;三者、莹磨善法;四者、增长智能。
一、离恶法者,名菩萨摩诃萨勤修精进。未生恶法,勤作方便,令不生故。
二、增长善法者,已生善法,方便令增广故。
三、莹磨善法者,勤修身、口、意业因缘,至心系念,受持善法故。
四、增长智能者,若菩萨勤修精进,多闻、修定,增长智能故。是名一切自精进。

善人精进者:
一、菩萨为善法故,勤精进时,设烧身首,不以为热。
二、菩萨修善法时,勤行精进,尚自不觉地狱火热,况世间火!
三、菩萨精进不多不少,平等而行,增长精进,善调御故。所以者何?心清净故,不休不息心不悔故,得大利益不颠倒故,毕竟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名善人精进。
 
參考文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4810-457455.html

上一篇:動物權利手冊44. 从动物产品中我们可以得到很多的乐趣?
下一篇:金剛經破空論48
收藏 IP: 59.66.46.*| 热度|

2 骆小红 XY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6 16: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