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科學出發,何時能還家?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jinsong 科學,俺的名字叫科學!

博文

滿腔熱血方念佛,誦經何曾不丈夫?

已有 4080 次阅读 2011-6-18 07:46 |个人分类:科學宗教|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积极, 佛教, 正义, 热血青春, 救世

有匿名網友感到奇怪:
 
其实感觉您有时挺正义的,真是旗帜鲜明,热血青春的样子,可大多时又天天贴那个金钢经+吃素,天天念,像个唐僧。真搞不明白,您是在为唐太宗取经啊,还是在为自己取经?
 
蔣科學答曰:
 
這兩者之間存在衝突嗎?完全一致啊!

佛教主張救度一切眾生,正是熱血青春得很呢!
 
許多人誤解了佛教,以為佛教是消極厭世的,其實大謬不然。
 
佛陀當年捨弃榮華富貴,撇下正在懷孕的妻子,出家修行,就是要給所有眾生找到一條徹底解脫的道路,幫助一切眾生永遠消除苦難,這是何等的青春熱血?
 
提到學佛,怎麼學?
 
在佛教中,發菩提心的菩薩是正在修行的聖者,他的言行是我們學佛的榜樣。
 
如果留心一點的朋友都會注意到:大乘佛教中的文殊菩薩、善財童子等,顯現的都是青年的形象,爲什麽?
 
就是因為發菩提心的菩薩,修行六度(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四攝(佈施、愛語、利行、同事)*,四無量心(慈、悲、喜、舍),發心普度一切眾生,積極進取的精神,是與青年人的心境比較接近的。
 
因此,古代中國流行的觀念,主張老年才學佛,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
 
誰能保證自己一定活到老年,一切都是無常的,趁今天還活著,身體還好,要抓緊學佛。
 
更不要說,佛法博大精深,沒有充沛的精力,經論很難理解掌握。修行方面,無論是禪定自修,還是佈施利他,身體健康,修行效果才會更好。
 
更重要的是,老年或者晚年才學佛,讓許多人認為學佛不需要社會關懷,把普度眾生的積極佛教理解為自私自利只管自己解脫的消極佛教,這是與大乘佛教的精神背道而馳的。
 
其實,大乘佛教的精神就是積極救世的精神。
 
只不過,佛教對緣起性空領悟極為透徹,認為徹底的救度,必須要去除我執,達到無我的境界,這才是真正的覺悟。
 
而覺悟根本是要開啟般若智慧,學習佛教經論是幫助開啟般若智慧的一個有效途徑。
 
而且佛教關懷的對象遠比其他教派和學說要廣大,不僅包括所有人類,還包括其他的生命形態:如動物(佛經中稱為畜生)、地獄、餓鬼、阿修羅、天,要讓所有的生命形態都徹底解脫,究竟成佛。
 
爲什麽說青春熱血與轉帖佛教經論並不衝突,
 
爲什麽說宣傳吃素、救助動物與青春熱血並不矛盾,
 
您現在理解了吧?
 
延伸閱讀:
 
===============================================================
*四摄法  
 
四摄的“摄”字有导引、摄受之义,“四摄”即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是菩萨摄受众生时所应坚持的四种方法便:
  第一,布施(Samgaha-vatthu),有三种施:①财施,以金银、财宝、饮食、衣服、医药等物惠施众生,这叫外财施;以体力脑力,施舍他人,这叫内财施。②法施,顺应人们的请求,将佛法道理讲给他们听;将佛经印送给人看;或将自己礼诵修持功德回向众生,这都是法施。③无畏施,对疾病者,施与医药;对迷路者,指明方向;对冤仇者,调解道歉;对受灾者,解救危难等等,凡促使世界和平,社会安宁的,都叫无畏施。
  第二,爱语(Peyyavajja),《心地观经》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既是父母,自然亲爱。《华严经》说:“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能随顺供养诸佛,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古德说:“今生人见欢喜者,前世见人欢喜故。”因此,我们对人说话,都要和颜悦色,善言慰喻,说诚实话、质直语,调解语、柔和语,使他对三宝起恭敬之心,方能依教奉行。
  第三,利行(Atthacariya),《普贤行愿品》说:“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暗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我们修菩萨行的人,于身口意三业,做事、说话,存心动念,要以利益众生为出发点,助人为乐,与人为善,人们自然欢喜受教。
  菩萨为了利益众生,必须广学多闻。佛教要求菩萨行者学习五明:(1)声明,即声韵学和语文学;(2)工巧明,即一切工艺、技术、算学、历数等;(3)医方明,即医药学;(4)因明,即逻辑学;(5)内明,即佛学。五明是学者必须学习之处。“学处广大,悲心恳切”是菩萨的条件。大乘佛教号召难学能学,尽一切学。
  第四,同事(Samanattata),《观音普门品》说“应以长者身得度者,即现长者身而为说法;应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现居士身而为说法;应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现宰官身而为说法;……”观音菩萨普门示现,随类化身,同止同作,同学同修,既然志同道合,便易成该日志已被收录就菩提。
  以上四摄法,都是菩萨利益众生的方便。“善知方便度众生,巧把尘劳作佛事。”即是此意。
 该日志已被收录
 
 
 
 
该日志已被收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4810-456538.html

上一篇:动物权利手册42.动物有一天总是会死的?
下一篇:究竟是執著還是精進?
收藏 IP: 59.66.46.*| 热度|

27 吴飞鹏 武京治 陈国文 刘洋 刘庆丰 刘全慧 骆小红 汪梦雅 肖重发 陈飞 孟津 曾新林 黄锦芳 湛韬 鲍得海 王号 苗元华 冉思伟 阎建民 张树风 陈绥阳 DXY1234 xqhuang xmhu niming007 yezhidi XY

发表评论 评论 (2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6 16: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