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业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syokemos

博文

美国赠地大学/学院的历史及对我国大学建设的启示 精选

已有 18767 次阅读 2011-5-24 20:37 |个人分类:美国大学|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history, implication, Land-grant

美国的大学可谓是为数众多,各类大学有4000所之巨(点击数据来源),根据卡内基基金会和US News & World Reports对于大学的分类,美国的大学可大致分为3类:社区学院(community college), 四年制文理学院(当然不少还有硕士点)和拥有博士点(这个说法有点中国特色)的研究型大学,在美国4000余所大学中,数量最多的就是社区学院,并且往往一个社区学院在当地会有许多校区,以方便学生上课。如果说社区学院多如牛毛一点不夸张,我估计在美国,除了阿拉斯加等特别地广人稀的地方,一般10英里之内总能找到一个当地的社区学院,这类的学校一般学费很低,且免费注册上课,几乎是是个人都能上(当然要有高中毕业证),而我国不少高中的国际班,所谓的和美国大学联办直升大学,就是和这类的大学联办的。第二类大学:四年制文理学院数量就少多了,且大多是私立的,学费要远比社区学院高得多,有些顶尖四年制文理学院,如卫斯理学院(Wellesley College,即宋美龄的母校)的录取竞争程度不比一些美国常春藤名校差。而第三类:全美拥有博士点的研究型大学只有200多所,也可以说是美国大学的精英部分,这些大学在美国的地位有点像我国的211大学,姑且称为美国版的211。而这些大学中接近一半就是我接下来要谈的:赠地大学/学院Land-grant universities/colleges)。因此了解这些大学的历史对于了解美国大学的历史有重要意义。在写本文前,我对这些赠地大学的历史几乎一无所知,我相信科学网大多数网友也不清楚这段历史,因此,我将我的网上查询结果和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写出来,希望抛出这块烂砖能再次引出大玉来(此前我至少有三篇博文都干过这活)。

美国赠地大学诞生于19世纪50年代,在谈这段历史前,有必要简要说一下当时美国的历史背景,当时美国只有约三千万人,仅相当于现在的十分之一,且其中85%为农村人口,而现在的美国只有1%的人口从事农业,且其中相当多是墨西哥裔移民,简单的说,当时的美国远远没有现在牛,虽然可能还算不上一穷二白,但是和当时的西欧国家尤其是英国相比差距不是一点半星的,当时的英国的工业人口就已经超过了农业人口,而美国直到20世界50年代(即几乎100年后)才完成这一重要转变, 而我国迄今为止农村人口还超过城镇人口。当时的历史背景,根据网上一段资料则是:但当时美国的工农业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欧各国,生产力极其低下。西进运动使其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而农业劳动力又严重缺乏, 急需有实用工农业技术和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来提高美国工农业的效益, 推动美国经济发展。 但建国后的美国高等教育还长期受欧洲特别是英国传统大学的影响,大学与社会现实脱节,不能为国家培养实用人才,不能适应美国新的社会经济形势下的需要, 延缓了美国实用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实用工农机械化的进程,造成美国工农业长期发展缓慢,效率低下,这引起了社会各阶层的不满。于是改革美国高等教育, 创建新的高等教育形式以适应美国新形势下的社会经济发展就成为当时美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引号内内容资料引自此网站)。

简单的说,当时的美国联邦政府是差钱不差地,尤其是地广人稀的中西部地区,有的是土地,因此美国联邦政府于1862颁布实施了《莫里尔法案》Morrill Act)。该法案的主要内容为:一,联邦政府在每个州至少资助一所高等院校从事农业和机械工程教育;第二,按照 1860 年国会规定的议员分配名额,联邦政府根据各州的议员数,按每个议员 3万英亩的标准向各州赠予国有土地或等额的土地期票;三,出售这些土地发收入,10%用于购买校址用地,其余用于设立捐赠基金,其利息不得低于 5%;第四,这笔捐赠基金,如果 5 年内未能用于兴办上述学院,须全部退还给联邦政府。依照该法案建立的学院就叫赠地大学引号内内容资料同样引自上述网站)。值得一提的是,在莫里尔法案实施前,就已经有两所大学利用各自本州所有土地(美国不像我国所有土地都属国有)于1855年创立了,这两所大学后来都获得了赠地大学的法律地位,其中第一所是密西根州农业学院(Agricultural College of the State of Michigan),即后来的密西根州立大学(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该校也成为以后成立的赠地大学的模式/范例。另外一所是宾州州立大学(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这两所大学发展至今都是挺出色的大学,对于美国赠地大学的发展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美国邮政局(USPS)还专门在1955年,即两校成立100周年时专门发行了一枚邮票纪念(见下图)。

       

                             

 

1890 年美国国会又通过了第二个《莫雷尔法案》做赠地学院(Land Granted College),规定:联邦政府对依靠联邦赠拨土地建立起来的赠地学院提供年度拨款 (每年对每所赠地学院拨款最低限额为一万伍千美元,以后逐年递增,最高限额为两万伍千美元),以保证这些新型的技术学院具有充足的财力得以正常地运行。 引号内内容资料同样引自上述网站)。后来美国又通过一些新的法案以进一步促进赠地学院的发展。

这些大学有如下特点值得一提:

1.正如第一个《莫雷尔法案》所规定的,每个州都建了至少一所赠地大学,就连远离美国大陆的夏威夷和阿拉斯加州都分别成立夏威夷大学和阿拉斯加大学。这大大促进了高等教育公平。

2. 虽然这些大学都是由联邦政府资助的大学,却并非都是公立大学,当然大部分是公立大学,除了上述1855年成立的两所州立大学外,公立大学最著名的当属拥有10所分校包括伯克利在内的加州大学系统,另外比较出名的公立赠地大学还有UIUC(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普渡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OSU)等。但是这些赠地大学中也有私立大学,最NB的应该算是麻省理工学院(MIT)和康奈尔大学(李登辉的母校)。而反观150年后的我国,时至今日,私立大学在我国是什么地位,甚至连法律层面的都不能和公立大学平等,所以在150年前老美就在相当差钱的条件下还资助私立大学,不知是说明资本主义社会腐朽呢,还是…(为防被和谐,此处省略~300)。 

这些赠地大学目前已达106所,和我国的梁山好汉的数目相差无几,这些大学也有自己的聚义厅,除了两所不知名的大学外,其余104所都属于Association of Public and Land-Grant Universities (APLU)这个协会组织,如果这个特别的聚义厅也排个座次的话,MIT应该做头把交椅。

. 赠地大学开办之初,以农业和工程/机械专业为主,比如上述的密西根州农业学院外,还有俄亥俄州立大学(美国最大的大学之一,点击参见我的另一博文:看看(侃侃)中国、美国与世界最大的大学)的前身Ohio Agricultural and Mechanical College俄亥俄农业与机械学院),这些从大学的名字即可看出来,当然这些大学由于学科发展和农业在美国的地位和比重日益下降,这些大学也大多都改名了,当然也有一些大学保留至今,这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德克萨斯农工大学(Texas A&M University,  A: Agricultural, M:  Mechanical",不过该校的原名是Agricultural and Mechanical College of Texas,只是名字还保留了A&M而已。而回头看我国的大学,农工大学尤其是农业大学几乎就没有吃香过,大家都想玩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结果却是既没有研究出了多少让世界瞩目的成果,学生也没有学到实用技术,可以说是两不靠,所以研究美国大学的历史和人家大学的成果之道,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办大学定有借鉴意义,美国也曾经是发展中国家,人家的成功之道虽然不能像唐骏一样可以复制(或复印),但是我们至少可以研究人家,学习人家,少走弯路。

4. 赠地大学的一个成功之道是:美国联邦政府是相继通过多个法案对大学进行干预,各个州的大学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而非像我国60余年的对大学的折腾。我国的大学至今超过100岁高龄的屈指可数,并且建立之初都或多或少的有洋人的帮助,无论是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前身)还是南洋公学(上海交大前身),其校名中的字都多少说明了大学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刚办完百年校庆的清华大学更是几乎是美国人将美国的 大学直接移植到了中国。在1949前,根据欧美现代大学制度创办的大学在我国已有不少,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更是创造中国大学史上的奇迹,这个高度,60多年来,在中国大陆数以千计的大学中迄今尚无一所能够超越。1949年前,是连年的战争和日本人在折腾中国的大学,1949后,就开始以长达60多年持续到现在的折腾这种折腾,简单的说,可以用三个字(即“分、合、扩”)概括为三个方面:1)“ 20世纪50年的院系调整,简单的说就是合并同类项,按照前苏联模式,将综合性大学的相关科系拆分进行合并,比如北大的工科砍掉并到清华去,而像清华之类的综合性牛校就给大卸八块了,只剩下工科了,这种做法,对大学的打击和影响是深远的,就好像一个正当壮年的帅哥壮男被人给强行阉割了,去了势,大学精神丧失殆尽。男人没有了 精神头,就像太监,而大学没有大学精神,还能算大学吗?!解放前建立的私立大学更是在院系调整时死光光,连公私合营这种模式也没有一个。

2) “:这个就是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大规模、强制性大学合并,其实大学合并本身并没有错,欧美的大学合并也不稀罕,但是靠强制性行政命令进行大规模合并,这在世界大学史还真是罕见。如果不是当初有人顶住压力,天津的那两所最著名的大学就变成一家了,这次大规模的合并对中国的大学质量提高有没有什么帮助?!至少现在还没有看出来,弊端和问题倒是一大堆。3) “:即火箭速度的大规模大学扩招,由于这都是最近10年才发生的事,其后果大家也都深有体会,这方面的文章也多的是,我就不啰嗦了。当然,文革10年中的大学三年停招、推荐上大学的工农兵学员等大折腾更是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绝无仅有。

 我想说的是: 上述的都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事,我国制定过任何相关法律吗?广泛征求过民意吗?!连国务院的行政法规都没有一个!这种折腾相信以后还会不断在中国大陆上演,最近就有一件雷倒全世界各国教育部部长的事,胡总在清华百年校庆讲话后不久,教育部就在第一时间向全国大学(港澳台除外)发布通知,要求各大学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这个世界如果光靠发发通知就能把大学建成世界一流,我相信世界各国都会向我天朝的大学朝拜取经,因为论发通知,哪个国家也玩不过咱们教育部。

另外,记得有个电视剧中有句台词说“xxx, 不折腾,你会死啊!?,这是被折腾者对折腾者无比愤怒的呼声,但是我国数以千计的大学,就这样一直被折腾着,哪个大学的校长胆敢这样质问教育部或更高层?!记得有位知名学者说过党管文艺,文艺必死! 当然我们不能就说我们的大学也必死无疑,但是,在无数贫困孩子上不起学的情况下,我国的大学尤其是985大学,每年得到来自纳税人的数以十亿百亿计的巨额投资后,并没有看到活的更健康。如今的“大学”,确实是“大”(楼大了,校园大了),但是离“学”,却越来越远了。

总之:少折腾,甚至不折腾,真正按照大学的办学规律去办大学,我国的大学才会离世界一流大学的梦想更近一些。

致谢:本博文经《科技导报》编辑王芷删改,刊载于2011年《科技导报》第17期,该文的PDF全文可点击下载。并向王芷编辑致谢。


(王守业写于2011524日,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感谢作者。引文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63591&do=blog&id=447584


一流大学之路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3591-447584.html

上一篇:浅议中科院所属科技期刊的未来发展
下一篇:明明白白才是真: how to write a scientific paper clearly?
收藏 IP: 68.60.124.*| 热度|

23 许培扬 曹聪 吴云鹏 胡坤 谢鑫 刘广明 孙学军 杨海涛 刘颖彪 董志刚 王云才 徐迎晓 王中任 李欣海 刘全慧 张伟 Imperfectionist liguoshuai cj1968 neilchau arpku wttong74 bridgeneer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3: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