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从清华园搬到王府井深巷的协和校园,还时常惦念着荷塘对面小山坡上盛开的桃花,惦念着学生艺术团摄影队的活动和展览,时不时回医学图书馆看看协和这边没有的外文书,但最惬意总是,回清华食堂吃一顿非常丰盛却只用十元钱的晚餐。
刚刚过去的半个学期,经历了6门可怕的考试,几乎无暇再回清华园肆意游荡。而且从下个月起,我将走出教学楼,正式走入临床学习,成为北京协和医院各个科室的一员。以后可能再难专程回清华看水木的桃花、看主干道的银杏了。翻出以前在清华拍的最有感觉的一些照片,纪念在那里度过的短短两年时间,纪念我们真正的“大学”生活。
也祝母校百岁生日快乐!
工字厅,清华园的灵魂之所
水木清华附近小山上的桃花。每年三月,春光烂漫。
99周年校庆时,在大礼堂和日晷前合影的老校友们
恰同学少年,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作为医学生,我们的课业是极其繁重的,不但要和理工科的同学一起学3学期的微积分、线性代数、大学物理,要和化学系的同学一样学无机、有机、物理化学,还得和生物系的同学一道学习生化、细胞、分子、遗传和微生物等专业课,每学期必修的学分都是满满当当。
期末考试周在老图书馆复习,每学期都是看到人一天天多起来,又一天天少下去,而我们总坚持到全校最后才能放假。临床医学生想要取得毕业,以平均80分为限,大家都很努力,常常是数学、物理平均分比理工科同学好,生物、化学成绩又比生物系同学高一筹,让老师们刮目相看。
拍摄者:清华美院 杜云
清华大学严谨务实的风气,是让我们终身受用的。在这里,通过书籍,通过自由的课堂讨论,我们了解社会,了解中国。
图片中是每天清晨图书馆开馆前,同学们已经在门口排队等候了。
图书馆老馆的旋转楼梯。老馆一期工程建成于1911年,水磨石的地板在当时非常时髦。
楼上是自习室,楼下是开水间,之间有一扇很大的窗户,可以看到外面的爬山虎,放松一下心情。
老图书馆窗外。这里是我最喜欢的读书之所,从容、典雅、惬意。
医学院新大楼拥有清华最好的设施,而明亮的天窗、落地玻璃旁的小座椅、门口的咖啡屋,都让这里显得更加温馨。
只是可惜,由于人为问题,医学大楼目前还与临床医学无缘,主要用于基础的生命科学研究。
清华的图书馆是最温馨的,也是进步最快的。还记得高中毕业时香港几所大学招徕学生时介绍到他们图书馆的方便和齐全,清华都在两年之内达到并开始赶超,让人不得不佩服清华的进步。现在,只要学生推荐,就可以很快买到全世界新的书籍和教材。
一个好的图书馆,硬件只是一方面,最让人感动的其实是软件。
在图书馆的日子里,有一位专业、敬业、细心的图书馆员,一直照顾着大家。
他不仅把图书摸得清清楚楚,还在业余时间提着水壶,给每张书桌上的盆栽轻轻浇水,让我们的图书馆生意盎然。
离开时,专门回到这里,和他合影留念。
北苑遗址旁的草坪上,正在读书的同学。理工科男生也可以读得很典雅:)
(小赫同学帮我处理成了很特别的颜色)
很多人都说,协和同学在清华的日子,是得到最充分利用的。因为我们进校的第一天起,就知道自己真正的大学生活比别人短很多,迫使自己充分利用好每一天。不论是潜心科研、艺术爱好和社会工作,协和同学都在清华园里的表现得到了大家认可和尊敬。谨以此照片代表我在生物系进行研究训练的日子。
清华园的艺术生活 国标队演出
清华园的艺术生活 莫斯科大学合唱团演出
和清华学生艺术团摄影队一起,在坝上草原外拍。
参加在国家级贫困县的支教,让我们了解社会。
98周年校庆时的清华大学主楼
尽管我深深知道,母校还远未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甚至在某些方面不如台湾大学等亚洲一流学府,但母校终归是母校,是我们心灵的家。衷心为母校的每一点一滴进步而开心,将来用汗水为她尽绵薄之力。
更多请见去年上传的 校影·清华园 (上)
清华印象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640-435520.html
上一篇:
菜鸟见习医师的外科初体验下一篇:
为改善医疗环境做一点小小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