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过两次失败,终于去年获得一项青年基金。本来想今年不再申报,可以休息休息,因为每次撰写基金都像脱去一层皮,不停的修改、反复斟酌,请专家提意见等等。由于今年副高职称拿到,又有申请基金的机会,我的心里又开始荡漾,还是申请吧,尽管连续命中的机会不高,恐怕这都是做科研的“职业病”。
春节前,一直在进行实验,直到接近除夕才停止,没有时间下笔,但是基金的思路在不停的思考、调整、变化。回老家过完年,匆匆赶回北京。从初三开始,连续10天,终于完成基金的初稿,头发也白了好几根(老婆发现的)。这是假期的好处,可以有时间来安心撰写而不受干扰(手机干掉,呵呵)。接下来再找几个专家看看,如果提出思路大改等建议,我也无力去调整,只能精雕细磨,如若不中,来年再战吧。
延续去年命中基金的写作思路,尽力去挖掘前期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再用放大镜的原理来说明其科学理论的不完善性,再竭尽去提出一些创新性的思想和方法来研究它。这要损耗多少闹细胞呀。
每次基金写完,总感觉问题很多,不停修改,一直到上交的前一刻还在修改。即使上交了,在等待基金评审的时候,还不停拿出来品读,还是觉得有些地方不太完美。如果命中了,仍会欣喜的拿出本子来端详一篇。恐怕这也是一种“职业病”吧。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8: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