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ngli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onglie

博文

自我安慰的“数据” 精选

已有 7915 次阅读 2010-8-18 09:02 |个人分类:随想|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卫军英先生发了两篇“数据陷阱”的博文,虽然是从营销角度说的,但我觉得在“科研”过程中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于是“借题发挥”一点儿感想。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3207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3771  ) 
 
军英兄说, 
大约是8年前我帮助海尔做一个品牌规划,带着我的研究生搜集了很多数据,并且煞有其事地用spss做了大量的数据分析,最后提出了一个报告。其实只有我自己心里明白,那个数据对我做品牌判断的意义并不大,它的最大好处是帮助我忽悠企业,表明我们花了很多力气,做的多么“科学”……  
这样的例子在“科研活动”里也不少。有些经验公式,它们的“误差”(如果也可以叫“误差”的话)悬殊几倍,从50到500,你喜欢什么数字,它都能算出来——只要你“合理地选择好参数”。怎么叫合理呢?算出了大家需要的结果,参数就合理了。而需要的结果,正是根据“需要”来决定的——什么“需要”呢?你需要什么需要,就是什么需要。不过,写报告或论文时要把次序颠倒过来:  
1)进行大量考察; 
2)根据考察确定参数;  
3)利用公式进行计算;  
4)计算结果满足需要。  
于是,本来坐在办公室就能写出来的东西,要经过这样的逻辑“变换”,才能表明我们花了很多力气,做的多么“科学”……
 
直接写出来的东西,人家不信;有了数据,大家就信了——也不管那数据为结论增加了几克拉的分量。为什么呢?我不知道。也许是因为我们对某些理论和方法没有信心,只好“崇拜”数据。有了数据,至少说明那思想有实现的可能,而不会是空来空去的。这样看来,有些时候,数据对自己是安慰剂,对别人是定心丸,科学成了心理学(当然,心理学也是科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992-354051.html

上一篇:“物理学之外 ”
下一篇:画家眼中的色彩
收藏 IP: .*| 热度|

33 武夷山 赵星 李小文 王桂颖 卫军英 孙学军 朱志敏 王德华 曹聪 钟炳 杨秀海 牛登科 丁甜 吉宗祥 任国鹏 黄晓磊 赵宇 张天翼 陈湘明 李学宽 许文婕 张水 侯成亚 鲍海飞 李琦 白图格吉扎布 蔡津津 刘广明 黄锦芳 pkuzeal luxiaobing12 nm rg9981

发表评论 评论 (2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9: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