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日天气新”,这句诗是不是今天写的呢?反正今天读起来特别有味儿。而且,阴雨多日之后,今天真的开心颜了。
三月初三是传统的“上巳节”,汉代以前定义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为“上巳”。这种确定节日的方法,倒被西方人发扬光大了。而我们的先辈似乎不喜欢算术,所以魏晋以后干脆定义为三月初三。应劭《风俗通》说,“巳者,祉也。邪疾巳去,祈介祉也。”所以,上巳节的主题活动是到河边玩儿水,去除一年的秽气(“祓除畔浴”)。这叫“祓”或“禊”。王羲之一伙在兰亭集会,也是为“修禊事也”。【“禊”字在羲之同学的墨迹里写成了“禾”旁,是古人一贯的错误。“示”、“禾”偏旁的错乱,是汉字从隶书到行楷的演变中发生的,例子很多。】
三月三的另一个好玩儿的活动,就是“长安水边多丽人”。《诗经》有一首诗(《郑风•溱洧》)像一场戏: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兰兮。
女曰:“观乎?”士曰:“既徂。”“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洧(音同“真伪”)是两条河,刚发了春水。妹妹对阿哥说,看看吧。阿哥说,刚去过了,没意思。妹妹说,那就再去一次嘛,那儿好宽广,好好玩儿哟。
勺药可不是二十四桥的芍药,而是辛夷草,那会儿就算定情的信物了(好省钱啊)。
在上巳日游春,也是一般士大夫的活动。平日难得一见的夫子,那天也会露面。刘驾《上巳日》就说:“上巳曲江滨,喧于市朝路。相寻不见者,此地皆相逢。”而有意思的是,这样的日子是孔夫子的人生理想:“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七沂,风乎舞雩,咏而归。”(金大侠在《射雕英雄传》里让蓉儿解读为72人,其实真有古人将它作如是解读的,《论语集释》收罗了很多材料,可以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