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谋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bseeker 图谋,为图书馆学情报学谋,为图书情报事业谋。

博文

关于高校图书馆工作的思考

已有 2633 次阅读 2021-10-14 10:02 |个人分类:圕人堂|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有一天,小孩问我:“以后图书馆是不是不需要人了?你在图书馆能干到退休吗?如果不能干到退休,你能做点啥?”妻子也说:“图书馆员忙成你那个样子的,说出去人家根本不信。”很惭愧,小孩的提问,我不能很好地回答,或者说无法给出令小孩满意的答案。妻子的说法,也的确是事实,有时连我自己都不相信。

    图书馆消亡论由来已久。我自1999年开始,干图书馆工作干了20余年,这20余年图书馆的业态发生了很大地变化。当前,距离我的退休年龄也就10来年。能不能干到退休,我还真的说不准。如果干不到退休,我能做点啥营生,我没想过,想也没啥用,真的不知道。我的职业生涯过程中,一直在积极观察与思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于高校图书馆工作,有过许多思考,结合近期情况,写下本篇文字。

    在我的眼里,高校图书馆是有干不完的活。有种观点认为“数字图书馆”或“智慧图书馆”,有钱就行,买买买。当前大大小小地图书馆购买了或多或少的资源与服务,实际上使用的效果是存在很大差距的。买来的资源与服务,还需要进一步结合实际进行宣传与推广,不仅如此,有的需要进一步地沟通与协调,解决“最后一公里”或“最后一米”问题,较为充分地发挥其作用。我是10月12日上午发现读秀学术搜索可以挂接CADAL图书馆的。自2021年10月12日开始,我校读秀学术搜索图书中整合了CADAL数字图书馆资源。读秀检索其它图书馆借阅(CADAL图书馆),点击登录之后可以直接利用CADAL图书资源。CADAL资源在校园网IP范围内注册之后,可以关联微信,之后,在校园网内外均可以通过微信扫码登录,使用权限与校园网IP范围一致。使用很方便。当前CADAL的共建共享单位总共是866家(共建单位121家,共享单位745家),我校2019年8月成为共享单位之一。我校自2019年开始积极宣传推广CADAL服务,目前我校是江苏高校使用CADAL服务较多几家高校馆之一。全国有将近3000所高校,目前为止,使用CADAL服务单位不足三分之一。我校算是“率先”通过读秀挂接CADAL图书馆。我第一时间与读秀学术搜索供应商进行沟通,并于当天解决问题,次日在我校学科服务群进行宣传与推广,欢迎我校师生进一步关注与利用。(图谋注:2021年10月14日下午,因另有原因,被告知暂停挂接CADAL图书馆服务。

    关于高校图书馆业务自动化。近期,我接触了多个图书馆业务自动化产品与服务,这是瞄准高校图书馆市场的软硬件供应商主导完成的。他们的开发通常是有原型的,以某校或某校需求进行研发,再进行延伸与拓展,进而形成较为成熟的产品与服务进行营销推广。对于核心业务或者“时尚业务”,很快就可以有自动化产品与服务。设计的理念很好,但由于高校图书馆业务缺乏标准规范,或者标准规范应用情况不甚理想,因此应用价值或者市场营销,或许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一个具体的例子是数字资源的使用统计及其绩效评估,理论与实践,探索了很多年,当前并未形成广泛运用的产品服务。

    关于流通业务外包。近期参与了图书馆业务外包的交流与探讨。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许多馆头大。“流通阅览服务”是各个馆人力资源消耗最多。高校图书馆在许多高校的处境是挺尴尬的。部分馆存在“明星馆员”,他们确实付出很多,一个人当N个人用。我认识一些“明星馆员”,他们的科研任务很重,事务性的工作也不少。部分高校所谓定编定岗,搞了三轮,实际上是因人设岗,所制定的一些文本(岗位职责、岗位聘期考核),更多的是象征性存在。 “双一流”建设大学层次,A馆2018年在编职工人数为113人,目前事业编为88个左右,当前外包有四十人左右。据悉,外包业务较为简单,要求低,主要是耗时间或者体力活,较为便宜。同地域,有的高校馆外包人少,2021年2个岗位,24万元,看工作要求基本属于“当自己人用”,因此费用较高。A馆那个层次的高校图书馆,有不少馆是借助学生力量参与“流通阅览服务”分担,真正将其外包的馆还比较少。比如另一所双一流建设大学图书馆,他们的在编职工人数同A馆比较接近,他们馆是学生参与“流通阅览服务”力度较大的。很多馆的处境尴尬,想要的人进不来,不想要的强塞进来。高校馆受到许多约束,馆员个人发展空间确实很小。校内其它部门到图书馆挖人,甚至强制性要人,很多学校不同程度存在。图书馆如果能成“人才培养基地”,可能也是一种“双赢”。据悉,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人员流动性很大,但他们基本是达到一种“平衡”,挖走一个已成长成材的,补一个新人进来。依靠外包解决“燃眉”之急,但不会是“长久之计”。

    种种原因,高校图书馆工作价值的显示度较低。A馆那个层次的馆,原本算是性价比相当高,输出远远大于输入。他们的人力资源同样“捉襟见肘”。本文的粗浅思考,重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期待有助于助力解决问题或解决部分问题。


延伸阅读:

王启云.关于高校图书馆人员定编的思考.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302471.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307914.html

上一篇:闲话时间管理与利用
下一篇:[转载]储节旺:以本为本的高校图书馆服务框架体系
收藏 IP: 61.132.1.*| 热度|

7 李宏翰 郑永军 尤明庆 李学宽 郁志勇 宁利中 张利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8: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