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谋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bseeker 图谋,为图书馆学情报学谋,为图书情报事业谋。

博文

关于张厚生研究进展的汇报

已有 2121 次阅读 2021-8-23 08:25 |个人分类:圕人堂|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关于张厚生研究,近段时间(从7月30日开始至8月23日),算是全力以赴。我梳理了一小部分内容:日记数篇,书信数十封(主要是梳理3个人的:钱亚新、彭斐章、张琪玉)。梳理这些内容,非常耗眼力和体力。我梳理出来的字数也就数万字,从2021年8月20日开始,我的眼睛已经吃不消了,报警了(两眼通红,吓我自己一跳),强制休息了两天(工作强度大幅降低),目前(8月23日)还没恢复。我在梳理这些东西的同时,实际是带任务的。比如完成两个作业:一个是《新世纪图书馆》的一篇约稿《张厚生先生与钱亚新的学术交往》(已完成);一个是第七届全国目录学研讨会的一个发言《张厚生先生的目录学情缘》(PPT已完成,会议延期举行)。我目前做的一些工作,算是在探路,在努力寻求机缘,比如获得科研项目经费支持,然后进一步推进。要想获得立项资助,需要先行打基础(包括前期研究和人脉资源等)。

      我目前手头掌握的资料,虽然只有20斤重,但份量确实是沉甸甸的。之前初步梳理了《张厚生先生书信概况》(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300028.html),算是有了基本了解。随后,重点关注日记部分,且主要是聚焦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63级,这一部分很大部分是得益于张厚生的同学提供了“实时在线”指导与帮助,由衷致谢!信息量很大。我手头,关于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的“正史“(图书)有不少本。有些人物有着高大上的正面形象。张厚生日记及健在的亲历者提供的“正正史”,犹如看到了镜子的背面。镜子的正面,光彩照人;镜子的背面,无人问津。种种原因,记忆是选择性的,存在误区和盲区,也存在敏感区和禁忌区。个人所能看到的或得道的真相,不见得就真是“真相“,所谓“一叶障目,不见森林“。这是我的一点感触。张厚生该时期的日记,可以粗略划分为两半:1963.8-1965.12;1966.1-1968.8。前半段较为和谐、安宁,师生之间友爱互助,积极向上;后半段则是惊恐、动荡,师生之间人人自危,抱团取暖。后半段,记录的是武汉大学1962至1965级173名图书馆学学生的共同记忆,甚至可以进一步拓展为武汉大学记忆,乃至武汉记忆。1963-1965年的日记有3本(本子形状不一样,黑色封面的,估计是当时的作业本),内容密实。大约会有50万字(其中有大量内容是书信的底稿或辑录稿,均是张厚生写的)。1966-1968的日记,一共有6本,我估计会超过60万字。    

       关于张厚生1966-1968年日记,我不大可能有时间去梳理。因为,内容实在是太多了。我梳理《初航——58年前大学新生报到旅程全纪录》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300315.html),那一篇文字,单单是重录一遍花了我7小时。科学网发布之后,多人次指正错误,修改加上考证的时间,估计不下3小时。也就是9千字的内容,花去我10小时,而且估计还会存在错误。关于1966-1968日记的梳理,一是难度系数大(字多,且字迹比较潦草),二是系统梳理很难得到认可(出版出来的可能性非常小)。短期内,我确实没有精力去做这方面的事情。当前,我围绕张厚生留下的资料做一些工作,更多的属于“业余爱好”范畴,一开学,事务性事情较多,真的是无暇顾及。另,张厚生老师,有一名泗阳籍高中同学,也是1963年考上武汉大学外文系的,日记中名叫“侯家华”,他们关系非常要好(还曾抄写过部分侯的日记),张老师特别佩服他。这位侯家华在校时成绩很好,我在网上检索他的信息没有收获,很有可能也是更名了。张厚生所在图书馆学63级,两个班49人,大致是有13位更名了(与入学时不同),更名率超过四分之一。据悉,图书馆学系62级(30人),更名率100%(有一部分,很可能是曾经改过,后来又改回原名)。

       给现代人修史,不少当事人还健在,我需要拿捏好分寸,不可以“损人不利己”。有些答案的求索,直接询问亲历者,效率更高且更准确。当前检索1960年代的信息,许多信息是不大好找的。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如果我决定做这件事,不单需要听健在的亲历者的,还需要听更多人的。不过,确实会非常辛苦。张厚生的武汉大学图书馆学63级同学及老师,大约有九成仍健在,而且几乎均有联系方式。我目前联系的只是个别老师和同学。因为同学层面基本属于“80后”(80岁左右),老师层面基本属于90后(90岁左右)。身体状况及使用现代通讯工具情况,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张厚生在世时同我说过,他们那批同学的文笔个个非常了得。许多人都曾经怀揣作家梦。实际上了也涌现了一批作家与准作家。文笔是一个方面,之后的社会贡献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大部分均属于社会精英,在各自从事的领域(不仅限于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成就不凡。我接触过的几位,思想、言辞、谈吐等,均是令人敬服的。我联想起1980年代,80多岁的钱亚新先生,那时他的健康状况并不是很好,行动上存在不便(许多场合,需要其夫人吴志勤女士照顾),但思维活跃、文丰笔健、硕果累累。今天的“80后”“90后”(泛指80岁以上的长者),实际上更是宝贵的社会财富,尤其是在知识领域,有待于适度地挖掘与利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300972.html

上一篇:圕人堂周讯(总第380期 20210820)
下一篇:图书馆业态对话录
收藏 IP: 114.237.123.*| 热度|

2 李宏翰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9: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