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术思想一般由一系列有密切联系的想法构成,单个的想法不能称为思想,正所谓“独木不成林”嘛。解决某一科学难题,某个神来之笔的想法可能打开突破口,但要想扩大战果——形成系统的理论方法且用于实战,需要攻克一连串彼此关联的子问题,也就需要与之相应的想法助力。所谓正确的学术思想,也就是揭示了某种事物本质之道的思想。诚然,科研人员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也就是学术思想形成过程中,要着重调查分析,要聚焦剖析机理,要落实实证研究,还要以奥卡姆剃刀律为指导以纠偏研究方向和少走弯路。
科研人员正确的学术思想,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也不是。科研人员正确的学术思想,只能从思想实验、科学实验和实践中来。以下,将分别予以简述。
一、思想实验
思想实验又称构想实验或抽象实验, 是指人们源于自身经验和已有知识, 按照实体实验的格式,凭借人们敏锐的直觉、丰富的想象和深邃的逻辑思维进行仿真,最终给出一个所考虑问题之理论解答的高级思维活动。其一般涵盖以下几个层面。(1)对从未进行过或潜在可实现实验的预想;(2)对实体实验的理想化抽象或推理,即理想实验;(3)与经验或已有知识相矛盾但逻辑上讲得通、科学上有意义的想象。
思想实验以无拘无束畅想、哲学思维(辩证、联系、动态地看问题)指引、逻辑思维助力、另辟蹊径探索、顺藤摸瓜追踪为特点,是一种快速聚焦型创新思维,有如“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即顿悟也。对久攻不下的科学难题,思想实验常起到临门一脚的作用。若其给出的理论解答进而能得到实体实验和实践验证,则确实说明找到了解决难题的正招。
纵观科学史,伽利略的自由落体运动、麦克斯韦妖、牛顿的水桶和抛球、爱因斯坦的电梯与火车、薛定谔的猫等等这些著名的思想实验,均在塑造科学的历史进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举一个思想实验的例子。我在几个地学微信群,看到不少科研人员为地球“膨胀论”和“收缩论”争执的不可开交,各有各的“盲人摸象”般的证据支持。在我看来,若能从支配地球演化的内因——热——出发,基于大家公认的物理学原理——热胀冷缩原理,进行一个思想实验,或能抛砖引玉。
我们知道,有大就有小,有快就有慢,有高就有低,有冷就有热,有渐变就与突变。因此,一般说来,极端的的单向说法,如地球一直膨胀或一直收缩,均可能存在认识误区,因为其不符合辩证法的思想。
地学界普遍认为,地球诞生之初是个热球。随着其向外太空不断地释热,地球温度逐渐降低;由于越靠近表层,越容易降温,故当降到一定温度时,外部硬壳层形成。此时,被硬壳层包裹的内部物质仍处于高温,其通过硬壳层向外释热。如此,一方面,随着温度的逐渐降低,硬壳层将变得越来越厚;另一方面,随着厚度的逐渐增加,释热速率逐渐减小。根据热胀冷缩原理,地球体积应呈逐渐变小的趋势,但速率逐渐变慢。
如果这样的过程不受干涉自发地进行下去,地球体积肯定会越来越小直至释热几乎停止。
然而,被硬壳层包裹的内部物质,其不断进行的化学反应、放射性元素衰变等释热,提供热补给。不难预料,随着时间延续,会出现两方面情况:一方面,当热补给量大于热释放量时,硬壳层受热应力作用产生膨胀,相应地地球体积变大;另一方面,在硬壳层膨胀过程中,此种非均匀脆性介质易破裂(导致不连续面出现)形成大小不一的板块,不连续面的出现以及由此引起的火山喷发,加快了释热速率,导致膨胀速率减缓。当热积累和热释放达到某种准平衡或平衡时,地球体积几乎保持不变。这说明,地球内部存在着负反馈机制,不可能允许地球无限制膨胀。我进一步推测,这样的过程可能重复多次。
由于化学反应、放射性元素衰变等释热总有终止的时候,故未来总有一天,地球开始单向体积收缩直至趋于某个近似不变的值。
总结下,从地球诞生直至寿终,地球的体积大致呈现如图1所示的变化,即总体呈收缩趋势,但某些时段呈现膨胀现象。显然,上述分析是在忽略某些因素(如地球和外太空的物质交换)影响下思想实验的结果,其正确性有待检验,也欢迎大家质疑讨论。
图1 地球体积随时间变化示意图
二、科学实验
一方面,思想实验的结果,无论自己觉得多么靠谱,都必须通过科学实验的检验才能初步确认其正确性。另一方面,通过科学实验可以发现新现象,进而可揭示新机理,建立新理论方法。因此,科学实验即是验证学术思想正确性的重要依据,也是催生新学术思想的重要源泉。
三、实践
无论是思想实验还是科学实验,都存在某种局限性。例如,思想实验依赖于推理的前提和推理过程的严密性;又如,某项技术通过了实验室小试和中试的检验,但用于实际可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必须结合实践才能加以解决;再如,地质体承受的加载速率远低于室内岩样的加载速率,故根据所得的岩样破裂机理和模式,几乎不能外推用于滑坡和地震预测。鉴于此,基于这两者所得的学术思想,需要在实践中校核、纠偏、完善。注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如果基于某思想实验的理论方法与科学实验结果不符,但得到了实践的认可,也可认为其是正确的。这说明实践是判断学术思想正确性的最权威裁判,没有之一。
当然,正确的学术思想也可从实践中直接产生。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本文不再赘述。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2: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