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圕人堂文摘
图谋摘编自:张甲,姜小溪.高等教育的十字路口和图书馆的历史机遇[J].高校图书馆工作,2021,41(03):1-4.
《高校图书馆工作》2021年第3期刊发张甲、姜小溪《高等教育的十字路口和图书馆的历史机遇》,文章介绍了美国和欧洲正在发生的教育变革和国外图书馆发展的现状,并基于此总结出图书馆空间变革的六大特点,从而启发国内高校图书馆的空间变革。
在国外,尤其是美国,引领各高校图书馆空间改造沿着减少书库面积,增加非传统学习空间的方向高速发展,彻底改变以书为本的管理模式,进入以人为本的服务模式,为学生进入高速发展和变化的社会铺路。因此在图书馆的设计上更多的是围绕人和活动展开,而不是围绕图书存储进行设计。用户处于开发的中心,将重点放在功能上,例如,将物理和虚拟空间与广泛的无线网络可用性相结合,使用颜色、香气、美学、光、声音,有机的形状和非正式的座位安排。图书馆的开放时间延长,通常 24 小时都可以访问资源,而且技术装备也很好,包括学生可以在哪里插入、充电和使用笔记本电脑以及其他移动设备等。除了写作等传统活动外,图书馆还为学生提供了参与社会学习的合适环境,包括练习小组演讲、分享想法、团队规划会议,使用智能板、移动技术、投影仪、海报打印机创建学习成果,以及笔记本电脑和等离子显示屏。
在北美、澳大利亚和欧洲,公共图书馆无论大小,都会布置 3D 打印机,设有机器人软件实验室,并将计算机编程课程设置为标配,受众群体包括社区的幼儿到成人各个年龄组。图书馆不仅技术丰富,面向用户,而且通过最新技术的引入,使得图书馆在推进技术学习方面提供了社会性的引领。
正如传统的高等教育正在面临质疑,并正在进行变革,高校图书馆也面临着巨大的质疑与挑战,这其中关于图书馆空间的质疑最为明显。当资料和信息的获取已经逐渐转变为线上,为什么图书馆还需要实体空间? 既然所有学生都有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为什么还提供联网的台式电脑? 既然学校在各个楼里甚至宿舍楼下有了更多的学习共享空间,为什么要延长图书馆开放的时间? 除此之外,图书馆的空间为什么要率先进入变革?
在十年前,高校图书馆馆员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阻止用户的行为和行动,包括对于空间区域、借阅、活动范围、声音的限制等,而今天,图书馆正在积极促进和鼓励用户的这些行为和行动,提供了更多的社交空间,并且在家具上进行更多的投入和创新。当图书馆作为一个物理空间由于技术和社会的变化而受到质疑时,图书馆馆员和学者们开始思考图书馆作为场所的未来作用。
信息技术彻底改变了高校图书馆及其使用方式。改变旧世界比创造新世界更难,图书馆相比学校的其他学院和机构,与课程的紧密度相对比较低,同时又具有很多的空间资源,因此具备更多的创新和变革的要素,图书馆融合新的教育理念设计新的学习活动和设计与之匹配的空间,最终可以通过学习活动的创新在学习行为和线上活动逐渐影响师生,从而推进教学法的改变。因为高校图书馆在学校处于独特的地位,它可以观察学生的行为,对学术界和学生不断变化的需求作出反应,并与学校内的其他教育机构或学院进行比较,从而创新。空间是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的重要载体,空间的创新变革直接体现了图书馆的变革思考,结合教育发展趋势高校图书馆空间变革的特点列举如下。
一、空间需要满足个性化的学习习惯。不管是人才培养的变革还是学校的变革,以学习者为中心都是空间正在变革和即将变革的方向。因此图书馆的空间也需要为学习者进行个性化的画像,降低使用成本,功能设计上也要多样化。空间建设者需要通过用户研究来设计未来的学习体验,而不是设计学习空间。
二、需要打造所在即所得的个人环境。由于基于满足个性化的学习习惯和重在设计学习体验,未来的教学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环境、内容和活动都将变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未来的图书馆空间不管在物理上还是虚拟空间都要能够灵活地适应不同的使用方法和用户需求。这种趋势将会带复杂的配置。空间使用的学习成本也将越来越高,因此需要设计者打造所在即所得的环境,通过技术、预约和馆员打造具有个人偏好的个人场景设置。
三、提供舒适的学习和研究环境。物理空间创造了支持教育使命和目标的实际环境。它们组合在一起后形成了学校的实体,并定义了图书馆向师生所描绘的有形身份。简而言之,物理空间是其生活和生存的关键组成部分。众多的研究都表明空间的物理特征在不同的方面会影响学习者,这些影响会对学习者的认知和行为产生重要的后果。在国内消费升级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背景下,图书馆不管是在安全性、光学、声学、温度还是通用设计以及特殊设备的提供上,都应充分考虑并提供舒适的学习和研究环境。
四、提供硬软件工具环境。基于布鲁姆学习分类法,当学习方式由记忆和理解变为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生产型的学习活动将成为图书馆的空间创新和变革趋势。这类活动包括使用建模或模拟软件、制作艺术品,如书面论文、新的化学化合物或雕塑等,所以图书馆需要面向这类学习任务提供相应的环境和工具。由于接受型的学习活动变成生产型的学习活动,图书馆需要通过在现在和未来找到平衡点,这种改变是一种缓慢的趋势,连续性的学习行为更需要环境的支持,而且图书馆提供的环境应以完成一项完整的活动来审视其所应该提供的各项支持,并以此为基本的理论指导进行空间变革。
五、交流讨论环境和配套电子互动交流与数据展示平台。随着我们对学习共享空间的关注可能转向对协作技术和空间的要求,以及对展示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在美国,很多大学通过在图书馆内创建多媒体互动空间、数字内容创作空间等,利用信息技术和搭建展示平台帮助学生通过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如建构主义学习方式来使用他们的知识去分析、去创建、去解决问题,并通过沟通、协作和创新来获得学习技能。图书馆通过集成了信息、空间、家具、网络等要素以及计算、存储和交流和展示等多种能力,成为了学生的创新创客空间。作为一个拥有实际物理空间的场所,为区别于虚拟空间和其他院系及机构,图书馆在校内可以从单纯的变革合作者到合作伙伴进而创造有意义的知识,成为引领教育创新和变革的探索者。通过设计创新的学习体验,图书馆将拥有最全的跨领域的数据,并提供跨学科的交流场所,成为学校内交叉专业的实验室和文科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实验室。
六、放飞自我的第三空间。1989 年,美国社会学家 Ray Oldenburg 在他的《绝佳的地方》中从城市及社会研究角度,提出了“第三空间”的概念。“第一空间”是居住的地方,“第二空间”是工作的地方, “第三空间”初步理解为购物休闲空间,也可以延伸为其他两空间以外的非正式公共聚集的空间,突出地强调了场所的非正式的社交作用。这样的空间通常有较强的包容度、好玩或是激发创造力、有较强的体验感、提供服务的时间较长等等,公共图书馆通常也被成为第三空间。高校图书馆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可以提供更加丰富和灵活的空间,如涂鸦空间、艺术空间、咖啡吧等一系列的第三空间,让学生可以发挥想象力、表达艺术、放松和调整自我。
面向未来,高校图书馆提供形成主动学习和创新思维的学习环境,公共图书馆提供保障终身教育学习环境,两者共同成为新兴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1: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