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在科研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低落情绪是正常现象,但虽然这个现象是常见的,应对不当的话不仅容易导致科研本身受到负面影响,还可能会影响当事人自身的身心健康。李宏翰老师的“提升境界:维护心理健康的简易方法”(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619783-1283749.html)一文提出了一些有关如何应对科研中的低落情绪的非常好的方法,下文是笔者对这个问题的评论和思考。
科研是追求完美的智力活动,在追求完美而未达的过程中,有低落期和压力感是正常的,分别出低落期中的压力感和生气感之间的差别,不要轻易把压力感转化成生气感,是重要的心理调节手段和自我校准方法。此外,实在无法达成科研目标的话,需要有自我接纳机制,不仅要接纳结果的不够完美,还要接纳自己的不够完美(也包括接纳他人的不够完美,以及接纳别人在某些指标上的可能更加优秀等等),努力了无怨无悔即可,不要过于强求事事都有完美的结果更不要强求事事都有非常好的回报;因此既要有上进心,又不能有过多的功利心,要提升自己的胸襟视野,减少自己的嫉妒心和平衡控制好自己的功利心;掌握好上述这几个度,就是一种非常棒的人生境界了。此外,自我催眠、自我麻醉甚至适度的阿Q精神也会有一定的心理自我调理效果,有些时候也是需要的甚至必要的心理调整方法,只是不能过多的依赖。
在技术层面,要避免把科研中的压力感转化成生气感,采取不断的对自己暗示说‘我来做科研不是为了生气的’之类的这种做法应该是非常好的办法(李宏翰老师的“提升境界:维护心理健康的简易方法”(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619783-1283749.html))。
除了上述这些当事人自己的自我调整的方法以外,我认为导师在其中也会而且理应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是导师要有能力进行恰当的引导、帮助和激励,而不能仅仅是督促,更不能是压迫式的督促;另一方面,导师和学生都需要避免过于功利性的去对待自己的科研。科研的功利心越重(包括对科研结果的时间要求过于死板或急切等),科研目标迟迟无法达成时的生气感就会越重,就越容易混淆科研过程中的压力感、兴奋紧迫感与生气感之间的差别,从而更加容易陷入情绪的低谷。科研本身是有(或是应该要有)智慧美感的,把更多的关注力和注意力放在体会科研过程中的智慧美感本身,应该也是克制科研功利心和避免陷入科研困境中的情绪低谷的重要方法之一(参见:“如何应对科研道路上的低落压抑情绪?”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234816-1141647.html)。
综上,在应对科研中的低落情绪时,应该可以采取多种方法,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等多个视角进行自我审视、自我校准、自我完善和自我调整。这个过程不仅仅是科研中的情绪应对过程,也是人生境界和思想境界的自我审视、自我体验、自我提升乃至自我升华的过程。体验这些过程本身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体验这些过程本身(即使有些体验是并非那么愉快的),就是人生的意义甚至乐趣之一,因为能够在自己身上亲自体验情绪低谷期、平潮期乃至高潮期之间的分别,能够在自己身上体验事业的低谷、平常和各种或大或小的成功之间的区别,这本身就是真正生动的、真实的和有趣的人生经历呀。
补充:以下这段文字来自笔者在如何应对科研道路上的低落压抑情绪?后的评论回复中所做的表述,也与这个话题紧密相关。
“这和兴趣有很大的关系,真对科研和学术探索有兴趣的话,苦闷感会减少非常多,甚至这种苦闷感和压抑感并不是生活中遇到挫折苦难时的那种压抑感,而是一种可能类似打猎的紧张感和兴奋感。当然,要真有这种感觉和心境,又与当事人的境遇、境况有很大关系,如果是被经济压力、生活压力、业绩压力所驱动去做科研的话,这种科学摸索中的感觉就会畸化成真正的心理压抑和焦虑苦闷了。
因此,唯有在非功利性的科研探索中,才能充分体会到科研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的快乐感和智慧美感。
更为根本的问题是,科研的过程其实和科研的结果是一样重要的,甚至更加重要。原因是:唯有充分体会到科研中的酸甜苦辣、迷惑与顿悟的过程的科学探索,才是最为完整的科研经历,才能成就最为完美的科研人生,而且真正的科研美感、智慧美感,不是只在获得最终的结果时才能获得的,而是在探索的过程中,在解决一个个小的问题、一个个小的顿悟时不断获得的,这些小的快乐、小的成就感,积累起来,一样是非常重要的科研体验,而且在时间上占据了科研过程的绝大多数时间。最终彻底成功、完全解决时所获得的成就感和快乐感,虽然可能在峰值上达到顶峰,但在总量上未必超过日常的这些点滴积累。因此如果在日常的科研过程中,缺乏这种小的成功体验或是忽视这些小的成功体验和快乐体验的话,要么是当事人的价值观有偏差过于急功近利于最终的结果了,要么是当事人科研能力的确太差真的不适合科研(在漫长的科研过程中,连小的这种科研快乐体验都没有的话是非常糟糕的事情)。
然而,要有这种体验过程,又与科研方法和科研氛围都有极大的关系。在科研方法上,有章法的科研活动和学术思考,能够对所研究的事物有非常好的梳理和剖析,并可以由此非常快速地获得一个个小的突破点和快速找到一个个小的问题的症结所在,其中每个小问题的解决和突破,都会不断地让自己进行自我确认,提升科研的信心和兴奋感,乃至获得一个个小的成功感和快乐感。当然,这些问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既需要自己的领悟力和分析力,(如果是学生的话)也需要导师的及时有效的摆渡掌舵(前提是导师要有这个学术理解力和洞察力,而不仅仅是泛泛而谈的指导和协助)。而后者又与科研氛围有极大的关系,在师生之间的科研氛围、科研关系经常会有天壤之别,不好的氛围会让好学生被废掉,好的氛围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潜力同时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6: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