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美国三十年代经济大危机观评述》(《史学论衡》1)

已有 1855 次阅读 2019-6-14 07:38 |个人分类:个人藏书书目|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美国三十年代经济大危机观评述》(《史学论衡》1)

【个人纸媒文章(黄安年个人纸媒文章目录编号017)】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9613发布(第21798篇)

 

自2019年4月5日-5月28日起,笔者通过博客陆续发布个人论著收藏图书书目(GH001-GH041)、《黄安年文存选》目录(GH042-GH071)、黄安年书稿和讲稿目录(GH072-GH168)等总共编目168种。现在开始发布的是黄安年发表在纸媒上的文章目录(自GWH001起)。主要汇集发表在书籍中的个人文章和报刊上的个人文章,最先发布书籍中的个人文章。

  《史学论衡》(1)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史学论衡》编委会1990年编撰,19914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收入历史系教师论文25篇,“上自我国的殷商与外国的荷马史诗时代,下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若干中外历史问题和事件”。共29万字,印2500册, ISBN 7-303-01068-8/K.30, 本书收入了我的论文《美国三十年代经济大危机观评述》(第333-349页),收录于我的《美国经济史论》(第345-361页,陕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黄安年的博客/2008123发布

文章分析了美国三十年代经济大危机的动因和各种反危机措施及其影响,指出各种各样的危机观,并归纳出六点结论,指出造成1929-1933年那样严重的大危机决不是一两件具体事件的产物,而是各种弊端和偶然事件的综合产物在繁荣时期应当清醒地看到可能存在的潜在危机。”“危机具有危机性和机遇性双重特色。一般说来,经济危机是坏事,而不是好事.问题在于在一定条件下,它能否变坏事为好事。在大危机期间,许多人只认为这是件大坏事,只表明资本主义总危机的深化和资本主义末日的来临。然而,在反危机的调整内部机制后,人们逐步领悟到,如果在这期间处理得当,同样可以逐步转化为好事,成为一种难得的机遇,一种推动变革的紧迫信号。

 

下面是该书照相件17张。

1

 1 DSCN8392.jpg

2

 2 DSCN8393.jpg

3

 3 DSCN8394.jpg

4

 4 DSCN8395.jpg

5

 5 DSCN8396.jpg

6

 6 DSCN8397.jpg

7

 7 DSCN8460.jpg

8

 8 DSCN8461.jpg

9

 9 DSCN8462.jpg

10

 10 DSCN8401.jpg

11

 11 DSCN8402.jpg

12

 12 DSCN8403.jpg

13

 13 DSCN8404.jpg

14

 14 DSCN8405.jpg

15

 15 DSCN8406.jpg

16

 16 DSCN8407.jpg

17

17 DSCN8408.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1184902.html

上一篇:《史学论衡》(北师大历史系(1991)
下一篇:《史学论衡》(北师大历史系(1992)
收藏 IP: 1.202.19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22: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