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不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ch 读万卷书,参非常道,书在手中,道在心中;行万里路,勘寻常物,路在脚下,物在眼下。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Li-Qun_Chen

博文

重读《罗丹艺术论》

已有 3239 次阅读 2019-6-11 16:22 |个人分类:休闲阅读|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艺术, 随感, 札记

这是本旧书。沈琪译,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年第一版。我看的是1987年第二版的第二次印刷。书不厚,过去应该读过,而且可能不止一遍。只是没有看过具体的作品,或者只是看过书后附的质量一般的黑白照片,效果想必大打折扣。几年前看《罗丹的雕塑》,就想重读。后来一直放在床边,临睡时看看。只是出国出差,长时间不在家睡觉。而且床边还有别的书,如房龙《人类的艺术》等。结果很久没有看完。

 

该书是访谈录。记录者葛赛尔(Paul Gsell)整理成书。主要是对艺术一般性的议论,也有些作者自己的经验之谈。原书名称很简洁,L’ART。汉译本最早可能是傅雷先生译,译为《美术论》,就内容或许更贴切。该书所涉及的艺术主要是雕塑,也有绘画,但没有音乐戏剧等。

 

罗丹最著名的断语无疑是,“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就是性格和表现。(p. 58)”特别是最后的说明,其实强调了他所谓的“美”与通常所理解的有差别。

 

除了具体技法外,该书主要谈艺术。在作者看来,“艺术,就是所谓静观、默察;是深入自然,渗透自然,与之同行的心灵的愉悦;是智慧的喜悦。在良知的照耀下看清世界,而又重现这个世界的智慧的喜悦。(p. 8)”艺术的意义在于,“艺术向人们揭示人类之所以存在的问题:它指出人生的意义,使他们明白自己的命运和应走的方向。(p. 120)”作者反驳艺术无用的观点,“对于所谓有用和无用,一般人都弄不清楚。(p. 119) “凡是带给我们幸福的东西,我便称之为有用。世界上没有比冥想和幻想更使我们幸福,这正是现代人最容易忘却的东西。衣食不足,不改其乐,而以智者的态度享受眼与心灵时刻遇到的无数神奇,这样的人好似神仙下凡。(p. 119)

 

人们往往感慨世风日下,古来如此,艺术大师罗丹也未能免俗。他感慨同代人缺乏对职业的尊重。“我们这一时代的人所缺乏的,在我看来,就是对自己职业的爱好;他们仅以厌恶的心情来完成他们的任务。他们有意识地草率从事自上至下。社会各阶层都是如此。(p. 117)”希望通过艺术来追求尽善尽美。“一个人能够把工作做好,也能够做坏。我认为把工作做好这第一种情况更能令人高兴,因为更适合人的天性。(p. 118)”这也是他所理解的艺术的用处。

 

我个人觉得最有启发的是关于古希腊艺术及其与米开朗基罗代表的近代艺术的区别。罗丹的看法其实有些马克思主义的意味。古希腊的“胜利女神”就是“自由女神”、“她穿的是飘飘欲仙的纱衣,而不是粗布;她的娇躯生来不是要做家务的、她的动作,既矫健有力,又和谐、平衡。诚然,她不是所有人的‘自由女神’,而是高贵人的‘自由女神’。(p. 110) “希腊人所理解的美是‘智慧’,梦想的‘秩序’,所以仅仅服务于那些有学识的人。这种美轻视贫苦的灵魂,对于受损害者的良好愿望毫不动情,而且不明白每个人心中都有灵光。这种美对于不具高深思想的人,是残酷的。(p. 110)”尤其精辟的是,他指出,“如今我们对古代的神有好感,那是因为他们已经无能为力,再也不能加害我们。(p. 107)”与古典艺术不同,米开朗基罗的“雕像是表现人类痛苦的反省、不安的毅力、绝望的行动意志,为不能实现的理想所困而受的苦难。(p. 103)”,“古代艺术的含义是:人生的幸福、安宁、优美、平衡和理性。(p. 100)”“这位近代最有力的天才歌唱的是影的史诗,至于古代的人歌唱的则是光的史诗。(p. 103)

 

总之,《罗丹艺术论》是本颇有启发性的小册子。以后再多看些具体作品,特别是参观法国卢浮宫等博物馆后,还可以再重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0220-1184364.html

上一篇:深圳红树林公园
下一篇:忆往昔之养鸡
收藏 IP: 101.86.25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0: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